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老年人尿毒症性肺炎
老年人尿毒症性肺炎

老年人尿毒症性肺炎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老年病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为尿毒症性肺炎,又称尿毒症肺,或尿毒症肺水肿,是由尿毒症引起的肺水肿和非感染性肺炎,是以肺水肿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肺在全身器官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肺直接与外部环境相通,与外界环境相联系。所以肺既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又受内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全身各系统疾病,均可导致呼吸系统的改变。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许多感染、毒素、免疫等因素均可以对肺部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对肺部的直接作用即感染,同时可能对肺脏产生间接作用,如钠水潴留所致的肺水肿,即尿毒症性肺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因钠水潴留引起的肺水肿,能直接造成肺功能损害,另慢性肾衰时体内各种毒素可直接造成肺损伤,损害肾脏的病理过程同样可引起肺脏的改变,如硬皮病、韦格内肉芽肿、结节病和肺-肾综合征等。

  近年来据国外学者报道引起尿毒症的常见病因依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而患有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的大多数为老年人,这些患者多合并有冠心病,故更易发生尿毒症性肺炎即尿毒症性肺水肿。而多囊肾患者一般要60岁左右才出现临床症状,故此类患者也多为老年人。

 

症状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反复肺炎、水肿、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痰中带血、口唇发绀、肾部积水现象、湿啰音、高热寒战

  1.症状 其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夜间尚能平卧,活动后气促。而早期尿毒症肺炎患者症状不明显,具有尿毒症引起的全身症状。某些患者症状不典型,肺水肿已非常明显,但呼吸困难及咳嗽、咳痰的症状却很轻,所以易被忽略。如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则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约半数患者可并发胸腔积液,多为纤维素性渗出液,少数为血性。

  2.体征 早期尿毒症性肺炎患者可无明显体征,晚期可出现典型体征,呼吸促、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湿性?音,少数患者可闻及干性?音。

  临床上对于已明确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如在病程中出现了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肺底部出现湿?音及胸腔积液体征时,如能排除其他因素(肺炎、Goodpasture综合征、心源性肺水肿等),应考虑尿毒症肺炎的可能性。

检查

  检查项目:胸部透视、肺功能检查、胸腔积液检查、动脉血气分析、阴离子隙、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棘形红细胞、尿环磷酸腺苷、尿锌、二氧化碳总量(TCO2)、耳、鼻、咽拭子细菌培养 、脑脊液乳酸

  化验检查:可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所有化验检查表现,如晚期并发肺间质纤维化,血气分析可出现低氧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表现,病原学检查常为阴性,胸腔积液常规检查为渗出液。

  1.影像学 胸部X线上的表现随病情的轻重与病程长短有所不同,分为4期:

  (1)肺淤血期: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肺门影增大,中下肺野呈毛玻璃样改变。

  (2)肺间质水肿期:肺门周围的支气管和血管断面外径增粗,边缘模糊,称为“袖口征”,可出现Kerley B线和A线。

  (3)肺泡水肿期:弥漫性点片状阴影以及融合为大片阴影。

  (4)肺间质纤维化期:肺野内多数条索状及网状阴影。

  (5)其他:可出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胸膜增厚,肺钙化等征象。

  2.肺功能测定 肺活量减低,弥散功能减退。

鉴别

  1、结核性胸膜炎:是机体对结核菌蛋白成分高度过敏的反应,为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感染或继发结核病累及胸膜的后果。临床上起病可较急,亦可渐缓,有发热、胸痛、干咳,同时有疲乏,消瘦,食欲缺乏、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2、肺炎衣原体肺炎:是由肺炎衣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在聚居场所的人群中流行,如军队、学校、家庭,通常感染所有的家庭成员,但3岁以下儿童患病较少。

  3、肺脓肿:是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导致组织坏死、破坏、液化形成脓肿。以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

  4、其他细菌所致肺炎。

并发症

  并发症有肺脓肿(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正常情况下,吸入物经气道粘膜-纤毛系统、咳嗽反射和肺巨噬细胞可迅速清除)、胸膜炎(可伴有持续性胸痛症状)、心肌炎、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老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痰、咳血、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等。

预防

  尿毒症性肺炎的预防应该首先做好尿毒症的预防,临床预防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和无症状患者,首先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多囊肾,系统性红斑狼疮,尿路梗阻的患者应采取一级及二级预防措施,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即对个人进行劝告,改变其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

  ①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普查,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早期发现疾病。

  ②消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危险因素如感染,心衰,脱水或治疗不当。

  ③坚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治疗,如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都需要坚持长期治疗。

  ④饮食治疗:应用低蛋白,低磷饮食,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出代谢产物的能力下降,体内毒素堆积,这些毒素基本上都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所以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但是过多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又可引起营养不良,造成低蛋白血症,所以对于慢性肾衰病人要进行营养疗法,宜用高效价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肉,瘦肉等,少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保证足够的热量,并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B。

  ⑤禁用或慎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⑥如发现尿量减少,水肿加重,夜尿增多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⑦对于已明确为尿毒症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不能平卧,痰中带血,考虑合并尿毒症性肺水肿,直立即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治疗

  1.常规治疗 主要治疗原发病,改善肾功能,氧疗。合并肺部感染时可选用敏感而无肾毒性的抗生素,一般应用青霉素族抗生素。合并心衰时可给予半量或1/3量的洋地黄制剂或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用法为5%葡萄糖250ml+酚妥拉明10mg,1次/d,静滴。

  2.择优方案 为血液透析治疗,可迅速获得疗效。

  3.康复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易产生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使病情迅速加剧,因此家人要注意和患者沟通,消除紧张情绪。住院患者要注意和医护人员配合,以利于病情的恢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规律,勇敢地面对疾病,发挥主观能动性,住院期间应积极向医生了解病情,了解疾病的性质、病理过程,配合医生做特殊检查如肾穿刺活检等,还可以阅读有关肾病的书籍,了解有关防护调养知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老年人由于老年性动脉硬化等诸方面的原因,调节功能减退,同时肾脏血流量减少,肌酐清除率可降至正常人的一半,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退,药物半衰期延长,容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故在用药方面应遵医嘱,并仔细阅读说明书,禁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慢性肾衰的早期治疗,对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中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来说,饮食和药物治疗也可使其症状缓解,透析时间推迟。在应用非透析治疗时,需以营养疗法为基础,配合应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对氮质血症明显的病人,可加用肠道导泻或口服吸附疗法。目前也有采用中药药浴疗法,中药外敷法等,有待于进一步摸索。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特别是尿毒症性肺炎患者,应以休息为主,其运动是在休息基础上进行的运动,可考虑练太极拳等,不宜做剧烈运动。

 

饮食

应用低蛋白,低磷饮食,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出代谢产物的能力下降,体内毒素堆积,这些毒素基本上都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所以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需要摄入优质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肉,瘦肉等,少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保证足够的热量,并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