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涎腺结核

涎腺结核

就诊科室:
传染科内分泌科口腔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涎腺结核(tuberculosis of salivary gland)系由头面部皮肤、口咽区的结核菌经淋巴引流所致的腮腺内淋巴结核破溃后侵入腺体内而发生的腮腺实质结核,是一种少见的涎腺感染。1893年Depaoli首先报告涎腺结核,以后不断有病例报道。

病因

  涎腺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可为原发感染,也可能是继发感染。感染途径一般是头面部皮肤、口咽部,特别是扁桃体区域的结核菌经淋巴引流而感染。血行感染,如发生粟粒性结核也不能完全除外。导管逆行感染则极罕见。北村报告1例腮腺导管结核,可能由于唾液分泌低下,肺部有活动性结核排出结核菌所致。但有人认为亦不能排除血行感染所致。少数病例有结核病史,或有家族结核病史。

症状

  常见症状:脓性分泌物、疼痛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多发生在20~30岁之间,占60%~70%。性别无明显差异。病程长短不一,短者1个月,长者数年。可发生在涎腺实质,也可发生在涎腺中的淋巴结。后者常被误诊为肿瘤而按肿瘤治疗。三对大涎腺中最常见的是腮腺(淋巴结)结核。原发感染出现在腮腺组织内,感染可能来源于扁桃体或口腔。常见的腮腺结核是单侧受累,也可能累及双侧。常见的部位是在耳屏前及垂后下。胸锁乳突肌在乳突附着部前缘的腮腺后下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扪诊可能是硬性或软性,甚至有波动(存在干酪样变或有化脓感染),肿块活动,边界一般较清楚。后期可能出现疼痛。颌下淋巴结核很常见,有时可累及颌下腺,引起颌下腺组织结核。病人自觉症状为缓慢逐渐长大的肿块,但有时也表现为在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出现轻微的缩小;也可能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为弥散的腺组织受累,出现红肿,甚至有波动。

  【诊断】

  OT皮试,穿刺活检或将穿刺物接种于逐鼠体内,对诊断有价值。 腮腺造影,如病变局限于淋巴结内,恰似良性肿瘤,呈导管移位及占位性病变;若病变破坏包膜累及腺实质,则可见导管中断,出现碘油池而似恶性肿瘤表现。因此,术前正确诊断是很困难的。确诊只有靠组织病理检查,脓培养有时也很培养出结核杆菌。

检查

  检查项目: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造影检查

  OT皮试,穿刺活检或将穿刺物接种于逐鼠体内,对诊断有价值。

  腮腺造影,如病变局限于淋巴结内,恰似良性肿瘤,呈导管移位及占位性病变;若病变破坏包膜累及腺实质,则可见导管中断,出现碘油池而似恶性肿瘤表现。因此,术前正确诊断是很困难的。确诊只有靠组织病理检查,脓培养有时也很培养出结核杆菌。

鉴别

  注意与肿瘤相鉴别。腮腺造影时出现碘油池而似恶性肿瘤表现。因此确诊只有靠组织病理检查,脓培养有时也很培养出结核杆菌。

1 除具有一般炎症症状外,还有该腺体肿大,胀痛,饮食时加剧,导管口充血,肿胀,有脓液排出,严重者炎症扩散成蜂窝织炎。

  2 慢性炎症也有腺体肿大,无急性炎症症状,颌下腺炎常可在口底颌舌沟触及结石。腮腺炎导管口排出粘稠性唾液或稀脓液。

  3 腮腺、颌下腺x线造影摄片可见导管腊肠样破坏及腺泡呈雪花状或棉絮状破坏。

  4 急性腮腺炎应与流行性腮腺炎,嚼肌区蜂窝织炎等相鉴别。

  5 慢性腮腺炎有腺体肿大者,应与腮腺肥大相区别。

  6 慢性腮腺炎、颌下腺炎有时可呈肿瘤样肿大,导管无明显改变及脓性分泌,此时应与肿瘤鉴别。涎腺造影可以提供参考,前者有导管及腺泡的增粗与破坏,后者常有占位性病变。临床无法完全鉴别者,有时在手术后才能确诊。

并发症

  

涎腺结核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1)颌下腺组织结核。有时也表现为在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出现轻微的缩小;也可能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为弥散的腺组织受累,出现红肿,甚至有波动。如临床明确诊断为涎腺结核,应行病灶清除术,并在术前、术后抗结核治疗以防感染扩散。如形成结核性脓肿,可抽除脓液后,向脓腔内反复多次注射抗结核药物,对全身或其它系统 结核患者,应以全身抗结核治疗为主。

(2)耳聋和眩晕:产生听力障碍。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或幻觉发作时多数患者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少数患者出现视物摆动或摇晃(他动感眩晕);也可有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倾倒沉浮或摇晃(自动感眩晕)。

治疗

  一、如临床明确诊断为结核,应即行抗结核治疗,并作单纯肿块摘除,以防感染扩散。

  1.异烟肼(INH):对结核菌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其价格低廉,是治疗结核病必不可少的药物。

  2.链霉素(SM):是初治肺结核强化期〈开始两个月〉治疗化疗方案组成药物之一,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杀菌作用.该药对颅神经有损害,可引起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口唇麻木等副作用,故孕妇、儿童及老人应禁用或慎用。

  3.利福平(RFP):对结核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是继异烟脚之后最为有效的抗结核药,也是初治肺结核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药物。

  4.乙氨丁醇(EMB):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已耐异烟肼、链霉素的结核菌仍有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视力变化。

  5.吡嗪酰胺(PZA):对细胞内或静止状态下的结核杆菌具有特殊杀灭作用.

  二、如形成结核性脓肿,应切开引流。由于常被误诊为肿瘤,因而手术切除也是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