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坏死性口炎(necrotizing ulcerative stomatitis)是一种严重的由Vincent螺旋体或梭形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口腔坏疽性病变。
常见症状:口腔溃疡、口腔痛、食欲下降
根据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浅溃疡,迅速发展成坏疽并蔓延、扩大,从而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形成穿透性溃疡,放出异臭的特点,可以诊断。
中医辨证:因癖疾积火,余毒上攻,积火热毒而成,但气血亏损也是发病重要因素。
检查项目:局部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口腔检查、免疫细胞检查
临床体格检查:口腔黏膜出现浅溃疡,迅速发展成坏疽并蔓延、扩大,从而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形成穿透性溃疡,放伴有臭味,以及局部组织的化脓性损伤造成脓性分泌物的流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常为阳性,白细胞增高明显,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 口腔溃疡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
鼻黏膜溃疡主要的特点就是鼻子出血,有时候会很严重。中医习惯上把鼻黏膜溃疡或切开的疮面统称为溃疡,有别于现代医学所指缺乏愈合倾向的疮面为溃疡的含义。中医鼻黏膜溃疡多属虚证。
(一)治疗
精心护理。补充蛋白质、维生素、输血、能量合剂等以增加抵抗力。控制感染,可用红霉素,先锋类等。
中医疗法:清热解毒与扶正补益之剂。病儿十分衰弱时可先用独参汤口服,以补元气。若病儿手足不温,可用红人参9g、附子9g、肉桂9g、甘草6g煮水服用,以温肾阳而补气血。
病情较轻者,可用消毒饮,三黄解毒汤等。
局部可用化毒散,或用玉红膏外敷。
(二)预后
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形成穿透性溃疡,往往可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