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聋是指出生后即已存在的耳聋。其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主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75% 以上,非遗传性先天性耳聋约占20% ,遗传性耳聋分为非综合征( nonsyndromic )和综合征性 (syndromic) 两大类,分别占80% 和20% 左右。还有一类线粒体病引起的耳聋。非遗传性耳聋可因先天性感染、孕妇代谢因素等所引起。
(1)遗传性聋: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聋。
(2)非遗传性聋:妊娠早期母亲患风疹、腮腺炎、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患,或梅毒、糖尿病、肾炎、败血症、克汀病等全身疾病,或大量应用耳毒性药物均可使胎儿耳聋。母子血液Rh因子相忌,分娩时产程过长、难产、产伤致胎儿缺氧窒息也可致聋。
常见症状:听力障碍
(1)家族中有儿童期便发生耳聋的人;
(1)母亲先天性宫内感染(如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性疱疹等);
(2)婴儿头、颈部(包括脸和耳)有先天畸形;
(3)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小于1500克;
(4)高胆红素血症;
(5)产时严重窒息;
(6)婴儿患有化脓性脑膜炎;
(7)三级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超过48小时的的新生儿。
(8)母亲孕期内或新生儿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1周以上或严重低体温(硬肿症)者,也应列为耳聋高危因素。
检查项目:听力检查、听力图
本病应该和应注意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的鉴别:
1.传导性耳聋:耳部传音系统有外耳道、鼓膜、听骨、蜗窗等。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引起上述部位的损害均可导致耳聋。如外耳道先天性闭锁、耵聍、异物、炎症及肿瘤等;鼓膜的疾病,如鼓膜破裂、穿孔;中耳的畸形、炎症、外伤及肿物等。但比较多见的是中耳炎及外耳道阻塞性病变,因此积极防治中耳炎对预防耳聋有重要意义。
2.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
2.提高生活水平,防治传染病,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减慢老化过程。
3.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的适应症,尽可能减少用量及疗程,特别对有家族药物中毒史者,肾功不全、孕妇、婴幼儿和已有耳聋者更应慎重。用药期间要随时了解并检查听力,发现有中毒征兆者尽快停药治疗。
4.避免颅损伤,尽量减少与强噪声等有害物理因素及化学物质接触,接触烟酒嗜好,不得已时应加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