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迷路震荡

迷路震荡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迷路震荡是指颅脑闭合伤时无颞骨骨折的迷路损伤,有时可伴有迷路穿破裂。据统计,脑震荡伤员40%有迷路症状。主要有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眼震及平衡障碍。当有耳石沉积于后半规管壶腹嵴的嵴顶沉石症时,可有典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病因

  头部外伤时的加速运动中,由于惯性而发生的听觉及前庭末梢感受器的移位,以及强大震动波经颅骨传导到内耳,是迷路震荡的直接原因。头外伤时脑脊液压力的突然升高可通过蜗导水管或内听道底的传导使外淋巴压力升高,以致迷路穿[圆穿膜和(或)卵圆穿环韧带]破裂。爆炸或打耳光时,外耳道或鼻咽部局部气压的骤然升高,也可通过中耳向内传导,致迷路窗向内爆裂。

症状

  常见症状:震颤、辨别不清

  主要有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眼震及平衡障碍。当有耳石沉积于后半规管壶腹嵴的嵴顶沉石症时,可有典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常伴有脑震荡症状及精神症状。有些伤员听力可恢复,前庭症状一般在一年内可消失。若听力、眩晕常有波动,应考虑迷路窗破裂所致的淋巴瘘,此时多有典型的耳蜗性聋,活动量增加时外淋巴溢出增多,耳蜗及前庭症状可加重;阈上听功能试验、瘘管试验、位置试验和Romberg征可为阳性,前庭功能检查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近年来,手术探查及手术标本的组织症状等耳神经学检查,证明头部外伤后前庭障碍不仅限于迷路,第八脑神经与脑干相接处病变或脑干病变约占50%。因此在诊断为迷路震荡时,应进一步确定其损伤部位。

检查

  检查项目:脑CT、血液检查

  阈上听功能试验、瘘管试验、位置试验和Romberg征等检查。

鉴别

  主要与迷路窗破裂所致的淋巴瘘相鉴别,后者听力、眩晕常有波动。迷路窗破裂,耳科检查鼓膜一般正常,偶有充血混浊和液平面,患耳朝下侧卧有旋转性眼震,有潜伏期,伴有眩晕感,呈疲劳性周围前庭型,据Singleton报告,外淋巴瘘时位置性眼震潜伏期短,不易疲劳,26%~60%瘘管试验呈阳性反应,凡有明显头面或耳部气压创伤或外伤史,或在飞行,潜水和用力后突然出现眩晕耳聋,并有瘘管试验阳性者,应想及此病,应住院观察,进行颅内摄片。

并发症

   伴有脑震荡症状及精神症状。主要表现在1.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而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但不超过半小时。2.近事遗忘:清醒后对受伤当时情况及受伤经过不能回忆,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3.其他症状: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等症状。4.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预防

  迷路窗破裂者卧床休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酌情使用能量合剂,以促破裂自行修复。头部应抬高30%,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活动和动作,如擤鼻、剧咳、用力大便等。若症状继续加重,或卧床一周后症状不减弱,可考虑行鼓室探查,证实为窗膜破裂后立即进行修补。

治疗

  迷路震荡的治疗可按脑震荡处理原则进行。卧床休息1~2周,酌情给予镇静、止痛剂,必要时适当输液。

  迷路窗破裂者卧床休息,头部应抬高30%,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活动和动作,如擤鼻、剧咳、用力大便等。若症状继续加重,或卧床一周后症状不减弱,可考虑行鼓室探查,证实为窗膜破裂后立即进行修补。

饮食

  1.食疗方:

  木耳10克,加水炖烂,加少许白糖后即食。适用于阴虚者;燕窝适量,加水炖烂,加少许白糖即食。

  2.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禁止食用以下类型食品:兴奋性饮食,如酒、咖啡、浓茶等;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绿豆、黄瓜、冬瓜、芹菜、荸荠等;油腻食物,其可使脾胃运化失常,加重病情,故应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辣油、芥末、韭菜等。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