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尿路刺激征
尿路刺激征

尿路刺激征

就诊科室:
妇泌尿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尿路刺激症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明显增加。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不能控制。尿痛指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受刺激产生疼痛或烧灼感。 尿道综合征是一组症状,并不是指某一种疾病。临床上在中年妇女中往往出现尿路刺激征而尿培养找不到细菌,因此在病因、病理、诊断等 方面尚存在着争论。

病因

  Tait提出其病因中有一半病人尿中多次培养发现细菌。Brooks调查138例有症状的妇女,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者67 例,10^5/ml以下者50例。tamm观察181例中>10^5/ml者102例,<10^5/ml者79例,其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 腐生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Stamm还培养出沙眼衣原体。Buchsbaum认为"尿道综合征"也称为"无菌性膀胱炎",系由非感染的病因如性交时尿道损伤,膀胱三角区阴道组织变形,药物过敏,尿道膀胱颈部梗阻,化学物质刺激,情绪紧张,过多饮茶或咖啡,免疫机制缺陷,对尼龙衣裤、阴茎套、子宫帽物质的过敏,雌性激素不足的老年性萎缩,尿道口囊肿息肉,以及卫生条件差或过多用肥皂等所致。

症状

  常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烧灼感或血尿

  尿频

  ①生理性: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气候改变。

  ②病理性: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正常,全日总尿量增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

  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或仅有尿意并无尿液排出,见于膀胱尿道受刺激;膀胱容量减少;下尿路梗阻;神经源性膀胱。

  尿急

  见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输尿管下段结石、膀胱癌、神经源性膀胱等;少数与精神因素有关。尿急常伴尿频、尿痛。

  尿痛

  见于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结石、膀胱结核、异物、晚期膀胱癌等。尿痛为灼痛或刺痛。尿道炎多在排尿开始时出现疼痛;膀胱炎常在排尿终末时疼痛加重;前列腺炎除有尿痛外,耻骨上区、腰骶部或阴茎头也觉疼痛;膀胱结石或异物,多有尿流中断。

检查

  检查项目:尿常规、尿培养加药敏、肾功能、泌尿系B超

  1、应检查尿液、并做细菌培养。专家指出,尿路刺激症,不仅会让患者朋友尿频、尿急,还会伴有尿痛的症状表现,因而必须进行尿常规检查,此外做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病情。专家指出,如果是婴幼儿期间,其尿频、尿急等症状不会很明显,因而这个阶段的诊断会较为困难。

  2、进行尿常规检查。由于肾炎初期也有轻微的尿路刺激症状,因而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检测白、红细胞是否正常,确诊疾病的诱因,以便对症下药。

  3、进行肾盂造影。可以有效看到肾盂、肾盏的异变,此外,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可检测到尿液中的结核菌情况,从而鉴别疾病。

  4、膀胱镜检查。专家指出,患者在确诊疾病时不仅要进行膀胱镜检查,还需要进行超声波检查、腹部X线检查,以确诊是否是膀胱结石的症状,这几种检查方式都是有效确诊尿路刺激症的方法。

  5、尿道镜检查。专家指出,如果患者的尿频次数明显增多,但是尿液的量却比较少的话,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尿道镜检查,以帮助疾病的确诊,防止疾病误诊,给疾病的治疗带来隐忧。

鉴别

  1、尿频与多尿 前者日排尿总量不多,后者超过正常上限。

  2、尿频、尿急与尿失禁、尿潴留 ,后二者分别表现为尿淋漓不止和膀胱有残余尿(尿不禁)。

并发症

  尿急:见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输尿管下段结石、膀胱癌、神经源性膀胱等,少数与精神因素有关,尿急常伴尿频、尿痛。

  尿痛:见于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结石、膀胱结核、异物、晚期膀胱癌等。尿痛为灼痛或刺痛。尿道炎多在排尿开始时出现疼痛,膀胱炎常在排尿终末时疼痛加重。

  前列腺炎:除有尿痛外,耻骨上区、腰骶部或阴茎头也觉疼痛,膀胱结石或异物,多有尿流中断。

预防

  1、保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嘱病人于急性发作期间注意休息,心情尽量放松,因过分紧张可加重尿频。指导病人从事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如听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轻音乐、欣赏小说水看电视,和室友聊天等;以分散病人对自身不适的注意力小减轻病人的焦虑小缓解深路刺激征。另外,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宜集中进行,尽量少干扰病人。

  2、水分的摄入在无禁忌证的情形下,应嘱病人尽量多饮水、勤排尿;以达到不断冲洗尿路的目的,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的时间。

  3、皮肤粘膜的清洁指导病人做好个人卫生,女病人月经期间增加外阴清洗次数。教会病人正确清洁外阴部的方法,以减少肠道细菌对尿路的感染机会。

  4、疼痛护理指导病人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以缓解疼痛。对高热、头痛及腰痛者给予退热镇痛剂。

  5、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反应及有无出现副作用,嘱病人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勿随意停药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口服碳鞍氢钠可碱化尿液,减轻尿路刺激症。此外,尿路刺激症明显者可予以阿托品、普鲁苯辛等抗胆碱能药物对症治疗。

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利尿、热水坐浴、下腹热敷、理疗及针刺治疗等。

  2.行为治疗

  包括心理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医生需与患者进行耐心的交谈,使患者对疾病能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

  膀胱功能训练是行为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的重要内容,通过膀胱训练能增强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能力,降低膀胱的敏感性,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从而缓解或消除尿频及尿急症状。具体方法是白天鼓励多饮水,进行其他劳作或休闲活动,分散对尿意的注意力。主动控制排尿时间,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适量配合有关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1)α-受体阻滞药:如萘哌地尔25mg,1次/d,特拉唑嗪2mg,1次/d,或坦洛新(哈乐)0.2mg,1次/d或2次/d口服。

  (2)解痉镇痛药:抗胆碱类药物如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氢溴酸山莨菪碱);或选择性平滑肌松弛剂如泌尿灵;毒蕈碱受体阻滞药如舍尼亭等。

  (3)镁离子口服液:可以提高细胞外液镁离子的浓度,降低逼尿肌的兴奋性,使之处于舒张状态,提高膀胱的顺应性。

  (4)镇静及抗抑郁药;如阿普唑仑(佳乐定)0.25mg,3次/d或氟西汀(百忧解)20mg,2次/d或3次/d,有抗焦虑、抗抑郁的协同作用。

  (5)辣椒辣素或辣椒辣素类似物:2%利多卡因40ml注入膀胱保留30min作为局部麻醉。正常膀胱容量者于排空膀胱后以30ml/min的速度注入浓度为100μmol的辣椒辣素溶液100ml,保留30min。灌注后膀胱容量增加,有局部烧灼痛副作用,疗效好,维持时间长,可作为顽固性尿道综合征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有研究表明,人类膀胱内存在对辣椒辣素敏感的神经,应用辣椒辣素阻断传入神经后,94%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甚至消失。而辣椒辣素类似物辣度为辣椒辣素的1000倍,所需灌注浓度小,具有同样治疗效果,无辣椒辣素的副作用,似乎更值得应用。

  (6)抗生素:感染仍可能是本症的基本因素,故仍主张在发作时,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但应避免长时间应用。

  (7)局部封闭治疗:常用封闭药物如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加入2%普鲁卡因6ml。可用于膀胱颈及近端尿道封闭,膀胱三角区封闭。

  (8)雌激素:用于雌激素水平低下者,分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常用尼尔雌醇2mg,每半月或1月1次;或己烯雌酚0.5mg,1次/d,连用3周,停药1周,酌情重复1疗程;或替勃龙(利维爱)隔天或每3天半片;或己烯雌酚霜剂,外阴或阴道局部应用等。

  4.外科治疗

  (1)尿道扩张:适用于不同程度包括无症状的尿道梗阻,在尿道黏膜麻醉下施行,每周1次,尿道扩张器号码应逐渐增大至F36~F42,多数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2)尿道松解术(Richardson术):尿道狭窄经扩张术无效者,可在局麻下行此术,待伤口愈合后可配合使用每两周1次的尿道扩张。手术去除尿道阴道膈间远端1/2弹力组织索或多处环形切开弹力组织索,可降低尿道阻力。

  (3)尿道口、处女膜变异矫治:

  ①小阴唇融合:小阴唇分离术。

  ②尿道外口呈瓣形、堤坝形者行堤坝或瓣切除术;处女膜伞应予切除。

  ③尿道处女膜融合型:有多种手术方式,如尿道外口成形术、阴道口前缘后移术、尿道前庭移植术等。前两种术式设计似乎更合理,效果也较好。适应证:症状与性交关系密切的尿道处女膜融合症患者最适合此手术治疗;经各种治疗无效者,尽管症状与性生活关系不大,但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婚后未育者暂不宜手术治疗,以免日后因分娩创伤而影响手术效果。手术要求达到尿道口和远端尿道平滑,延长尿道口-阴道口间距(1cm以上),效果较好,且性生活满意度提高。

饮食

  1.玉米粥

  原料:玉米渣?或面?50克,盐少许。

  制法用法:玉米渣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加盐少许即成。空腹食用。

  2.大麦粥

  原料: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用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3.竹叶粥

  原料:鲜竹叶30~45克,石膏15~30克,粳米50~100克,砂糖少许。

  制法用法:竹叶与石膏加水煎煮,取汁与粳米、砂糖少许共煮,先以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稀粥即可食用。

  4.青豆粥

  原料:青豆?未成熟的黄豆?50克,小麦50克,通草5克,白糖少许。

  制法用法:先以水煮通草去渣取汁,用汁煮青豆、小麦为粥,加白糖少许,搅匀即可食用。

  5.车前子粥

  原料:车前子10~15克,粳米50克。

  制法用法:车前子布包入砂锅内,煎取汁,去车前子,加入粳米,兑水,煮为稀粥。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