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就诊科室:
妇泌尿科性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但在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细菌培养也无淋球菌生长。女性患者常合并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炎症。 而后者则指的是淋病双球菌以外的其它微生物所致的尿道炎,也称为非特异性尿道炎。这类尿道炎中,已知其病原体的,则称为真菌性尿道炎和滴虫性尿道炎等,而不再包括在非淋菌性或非特异性尿道炎之内。

病因

  (一)衣原体

  根据许多国家报告,NGU中30%-50%,淋病病人中20%和性活动强但无尿道炎症状的人中0.5%,以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养出衣原体,女性病人因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等妇科症状,难以确定其发病率,有人估计女性病人可能为男性的4倍, 衣原体是一种寄附于腺上皮细胞胞浆内的微生物,呈球型,有特殊的生长周期,每个生长周期有两种发育型, 感染型为原体(elementary body)呈球形,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300-400mm),原体可在细胞外生存,有感染性,当其附着在易感细胞表面时,被细胞吞饮,在细胞内原体变成另一种繁殖型, 繁殖型即始体(initial body)始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始体按二分裂方式繁殖,最后始体重新组织成原体,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再感染其他健康易感细胞,整个生长周期为72h, 衣原体分类:1,鹦鹉热衣原体,2,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沙眼衣原体至少有15个血清型,D-K8种血清型与NGU有关,L1,L2,L33个型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有关。

  (二)支原体

  1,分解尿素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是一种原核微生物,能产生尿素分解酶分解尿素,呈球杆状,因其缺乏坚硬的细胞膜,故不为青霉素所抑制,四环素,红霉素,壮观霉素对之有效,现已从人类泌尿生殖道分离出来7种支原体,其中分离率较高而与泌尿生殖道疾病有关,是分解尿素支原体,其次是人型支原体,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找不到分解尿素支原体,而性生活越乱,这种支原体阳性率也越高,Mc Donald 1982年报告587例急性尿道炎症状病人中,209例(36%)中段尿中分离出分解尿素支原体。

  2,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支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45℃15min即可被杀死,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敏感, 衣原体除致成尿道炎,眼结膜炎外,还可致成其他生殖器官炎症,如附睾炎,前裂腺炎,宫颈炎,阴道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等,新生儿通过感染的产道可诱发眼结膜炎,肺炎,男性同性恋者,可患直肠炎及咽炎。

症状

  常见症状:尿急、尿痛、尿道痒感、尿道刺痒、尿道烧灼感、尿道口疼、尿道流出分泌物、外阴瘙痒、宫颈糜烂、瘙痒、宫颈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增多

  (一)临床症状

  1,非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为10-20天。

  2,起病不如淋病急,症状拖延,时轻时重,但比淋病轻,约50%的病人有尿痛,尿道痒等症状,初诊时很易被漏诊,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道不适,发痒,烧灼感或刺疼,尿道红肿,尿道分泌物多为浆液状,稀薄,晨起有“糊口”现象,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宫颈的炎症和糜烂,分泌物增多,宫颈分泌物中有多数分叶型白细胞(高倍镜下每视野超过10个),阴道及外阴瘙痒,下腹不适感,注意:有些病人可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宫颈分泌物中有多数分叶型白细胞(高倍镜下每视野超过10个)。

  3,尿道分泌物少,稀薄,粘液性或粘膜脓性,较长时间不排尿(如晨起)尿道外口可溢出少量稀薄分泌物,有时仅表现为晨起痂膜封住尿道口或污染内裤,检查时,需由后向前按挤前尿道才可能有少许分泌物由尿道口溢出,有时病人有症状无分泌物,也可无症状而有分泌物。

  4,常与淋病同时感染,前者先出现淋病症状,经抗淋病治疗后,淋球菌被青霉素杀死,而衣原体,支原体依然存在,在感染1-3周后发病,临床上很易被误认为淋病未治愈或复发。

  5,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并发症(1%),如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结肠炎,咽炎,女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前庭大腺炎,阴道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异位妊娠,不育等。

  6,新生儿通过感染的产道,生后3-13d可发生眼结膜炎,眼部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也可无分泌物,但多不侵犯角膜,下生后2-3周可发生肺炎,症状不断加重,呼吸急促为其特点,但不发热,其中半数患儿有眼结膜炎。

  7,极少数病人可伴发Reifer综合征:尿道炎,关节炎,角膜炎,结合膜炎及皮疹。

  (二)诊断

  1,不洁性交史,潜伏期及症状。

  2,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排除淋球菌,念珠菌及其他细菌感染,涂片有大量白细胞,10-15个以上/400倍,5个以上/1000倍显微镜检。

  3,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刮片,单克隆衣原体荧光抗体检查或培养,标本取法:男性2h以上不排尿,棉拭子插入尿道2-4cm,轻轻旋转5s,放置 2-3s,然后取出培养,女性用窥阴器充分露暴宫颈,第一根拭子将宫颈表面分泌物擦掉,第二根拭子插入宫颈1-2cm,旋转10s,停2-3s,取出拭子,不要碰阴道壁。

检查

  检查项目:外生殖器检查、淋球菌免疫学检测、尿道分泌物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分泌物培养

鉴别

本病主要应与淋菌性尿道炎相鉴别,后者潜伏期较短,平均3天~5天,尿痛比较严重,分泌物多为脓性,量多,淋球菌检查阳性,而NGU的分泌物多为浆液性或粘液脓性,较稀薄,量少,查不出淋球菌。

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有何不同

(1)病原体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等,而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2)临床症状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症状是分泌物呈乳白色,以慢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淋病的开始症状是自尿道口流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以急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

预防

  治疗期间禁饮酒,劳累,熬夜性生活, 夫妻双方有一方感染时,双方应同时检查治疗, 不与别人共用洗阴部的毛巾,盆具,不混用内衣裤,家中有婴幼儿者,要严格物品及手的消毒,以防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可减少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传播 。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护理方法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发病较缓慢,而且相当部分的患者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略了,合并淋病时病情易被淋病的症状掩盖,给诊治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男性患者自觉尿道口刺痒,有烧灼感,尿道口红肿充血,尿频,尿急,有时有轻度排尿困难,如在较长时间不排尿,或晨起时尿道口有水样或稀薄粘液流出,有时尿道口有一层痂皮似的薄膜"封口",或者内裤上有污秽物,有些病人无尿道分泌物或者分泌量很少,需用力挤压阴茎才有分泌物从尿道口溢出。

  女性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红肿,子宫颈糜烂或有子宫颈炎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患者有轻微尿痛而无分泌物,还有些患者伴有腰疼但无任何其他症状。

  非淋菌性尿道炎虽然症状较淋病淋病轻,但危害并不比淋病轻,由于症状较轻,很多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从而使治疗非常困难,本病尤其在女性中症状极其轻微,而女性感染者由于症状轻微往往不予治疗,增加了本病传播的机会,本病除引起尿道炎外,在女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有合并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宫外孕,不育症和流产。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护理方法:

  1,提倡洁身自爱,根除性混乱现象。

  2,患者未治愈前不得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3,个人预防感染与淋病类似。

  4,患者应专用浴盆,浴巾,连同内裤都要经常煮沸消毒。

  5,治疗性伴侣。

治疗

  非淋菌性尿道炎西医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非淋菌性尿道炎确诊后,采用广谱抗生素疗法,并且强调要连续不间断用药,要规则、定量、彻底治疗。治疗后10-20天复查再次均为阴性,并用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本病治疗时所需的疗程较长。

  (一)西药治疗

  1、目前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已有不少菌株产生耐药。新一代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不但对衣原体、支原体有效,对淋球菌也高度敏感。

  (1)氟哌酸200mg,3/d 共用14d。

  (2)氟嗪酸200mg,2/d共用14d.

  (3)环丙氟哌酸250mg,2/d,共用14d。

  2、磺胺、利福平对衣原体有效,对支原体无效。

  3、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对衣原体无效。

  4、链霉素、壮观霉素对衣原体无效,对支原体有效。

  5、四环素0.5g,4/d,共用7d,改0.25g,4/d,共用14d。

  6、强力霉素0.1g,2/d,共用7d。

  7、红霉素硬脂酸盐0.5g,4/d,共有7d。

  8、红霉素琥珀酸乙酯0.8g,4/d,共用7d。

  9、美满霉素0.2g即刻,0.1g,2/d,共用14d。

  非淋菌性尿道炎中医治疗方法

  (二)中药治疗:

  1、膀胱湿热型:

  组成: 生地、木通、滑石、甘草、萆?、黄柏、泽泻、栀子、路路通

  主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小便短赤而刺痛,排尿不利,尿道口红,灼热感,刺痛,刺痒,尿频、尿急、尿痛、会阴、肛门、下腹部不适。

  注意:尿痛剧加“石苇、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伴有小腹痛者加“川楝子、乌药、白芍”等。

  2、膀胱气滞型:

  组成:瞿麦、黄连、大黄、木通、桔梗、元胡、牵牛子、枳壳、羌活、麝干、腹皮、当归、肉桂

  主证:舌苔薄而白,脉沉而弦,尿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会阴坠胀,小腹不适,附睾及前列腺部位,间断性的疼痛。

  注意:下腹痛甚者加“乌药、桔梗、川楝子”,伴腰痛者加“牛膝、川断、狗脊”。

  3、膀胱寒湿型:

  组成:山药、小茴香、当归、白芍、椒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主证:舌苔薄白,脉沉而缓,体质虚弱,怕冷,尿频,腰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尿痛、尿急、尿频已不明显,会阴坠胀,小腹不适等。

  注意:食欲差伴胸闷、恶心者加“苍术、陈皮、半夏”。

  4、虚寒型脾、肾气虚型:

  组成:党参、黄花、白术、甘草、当归、柴胡、升麻、陈皮、泽泻、车前子、萆?、乌药、石菖蒲、益智仁

  主证:舌体胖、舌苔淡白而腻,脉虚而迟,附睾及前列腺不适痛,尿浊迁延,点滴而出,白带余沥,尿微痛,会阴坠胀加重,下腹胀痛加重,腰酸腿困,四肢无力。

  5、虚热肾阴虚型:

  组成:阿胶、滑石、生地、土茯苓、蚤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知母、猪苓、肉桂

  主证:舌体裂纹,舌尖红,舌苔少或剥,脉细而数。尿道口红肿,小便刺痛,刺痒等时轻时重,会阴坠胀加重,输精管增粗,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及附睾丸,腰酸腿困,小腹胀坠,消瘦,手、足、心发热,口干,小便无力,尿频,大便干。

  注意:疼痛甚者加:赤芍、元胡、桔梗、川楝子;输精管增粗者加:海浮石、茜草;睾丸硬结者加:桔核、夏枯草、元参、泽兰、红花。

  6、气血双虚型

  组成:党参、黄花、莲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怀中膝、地骨皮、茯苓、车前子、炙甘草

  主证:舌体胖而少津,舌薄,脉细软迟弱,尿频,淋漓不尽,外阴灼热、痒,白带多,异味浓,下腹坠胀,腰酸,面无光泽,心神不宁,乏力,四肢酸痛,便秘或稀,而局部症状更加严重。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