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指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的个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和皮肌炎的患者)发生的淋巴组织增殖或淋巴瘤。
(一)发病原因
近2/3病人在停用MTX后能自发缓解或部分缓解,提示本病的发生与MTX密切相关,但是,流行病学调查表明85%本病病例见于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未接受MTX治疗的RA病人中,估计的淋巴瘤发病危险性比正常人群增加2~20倍,因此是否为MTX本身增加了发生淋巴瘤的危险性目前仍有争论。
(二)发病机制
尽管约50%病例的肿瘤细胞EBV阳性,但一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在RA伴发淋巴瘤的病人中EBV的阳性率并没有比无RA的淋巴瘤病人的高,提示RA病人发生淋巴瘤与免疫抑制无关。因此,本病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常见症状:临床表现与MTX无关的同类型的淋巴瘤无区别
40%病例累及结外组织,包括胃肠道、皮肤、肺、肾和软组织。在各组织类型中,结外累及率不同: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50%,霍奇金淋巴瘤(HL)为20%,滤泡淋巴瘤为40%,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或不典型淋巴浆细胞浸润为100%。其他临床表现与MTX无关的同类型的淋巴瘤无区别。
有长期应用甲氨蝶呤的药物史,有相应症状及组织学检查,即可诊断。
检查项目:细胞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细胞免疫学
细胞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在报道的病例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DLBCL,占35%,其他组织类型包括HL(25%)、HL样淋巴增殖性疾病LPD(8%)、滤泡淋巴瘤(10%)、BL(4%)、外周T细胞淋巴瘤(4%)。此外,约14%病例表现为多形性小淋巴细胞或淋巴浆细胞浸润。
细胞免疫学,本病的细胞免疫表型基本上与MTX无关的同类型的淋巴瘤一样。HL样LPD的肿瘤细胞为CD20 和CD30 ,但CD15-,而HL的肿瘤细胞CD15 。
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与MTX无关的同类型的淋巴瘤一样。
主要与淋巴瘤鉴别,鉴别要点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学。病理诊断是淋巴瘤,也是所有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不管病灶的深浅、位置、大小、形状、硬度如何,必须进行病理活检才能诊断或排除淋巴瘤。浅表淋巴结可以行切除活检,深部病灶则需要在B超或CT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胃肠道、鼻咽部、呼吸道病灶可以行内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胸腔或盆、腹腔病灶可以行胸、腹腔镜检查和活检,必要时可能需要开腹、开胸探查取病理组织。虽然比较麻烦,但对于确诊淋巴瘤是不可缺少的。即便过去曾经患过淋巴瘤,再次出现淋巴结肿大,考虑复发时也要尽量再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淋巴瘤是否复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淋巴瘤类型可能会发生病理转化,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治疗和预后往往也会随之而变。
1. 爆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有病毒相关的噬血综合征(virus associated hematophagocytic syndrome,VAHS) 占58%,最为常见。发生于5~17 岁。表现为CD8+ T 细胞、EBV 感染B 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并在全身各脏器浸润,造成爆发性肝炎和骨髓增生不良。其他受累组织有脾广泛白质坏死、脑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轻型单核细胞心肌炎,轻型间质性肾炎和胸腺细胞缺乏和内皮细胞坏死。肝功能衰竭是引起死亡的常见原因。VAHS 发生于90%的FIM 男孩和近一半的XLP 患孩。全身性大量吞噬了红细胞和核碎片的组织细胞浸润是VAHS的特点,大多数在EBV 感染后1 个月内死亡。 2.丙种球蛋白异常 占31%。此型较为常见,于EBV 感染后,常有不同程度的低IgG 血症,也可有IgM 增高。淋巴组织(淋巴结、脾白质、胸腺、骨髓)可发生坏死、钙化和缺失。 3.淋巴组织恶性肿瘤 占30%。淋巴瘤总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部位,最常侵犯肠道回盲区,较少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病理学通常是Burkitt型,少数为霍奇金淋巴瘤;大多数为B 细胞性,少数为T 细胞性。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占3%。少部分患儿在EBV 感染后发展为单纯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性贫血或纯红细胞再障),其发病机制知道很少。 5.血管和肺部淋巴瘤样肉芽肿 占3%。发展为淋巴样脉管炎而致动脉瘤或动脉壁扩张性损坏。可表现为肺部T 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样肉芽肿。淋巴细胞增殖主要为CD4+ T 细胞活化的结果,与EBV 感染可能无关。
预防淋巴滤泡增生注意事项:
1.少吃冷饮。
2.严禁烟、酒、辛辣食物。
3.主要为尽量少讲话,尤其不能高声叫喊。
4.在变声期、月经期和感冒期要慎重用嗓。
5.饮食不宜过咸、过甜、过干、过燥、过饱。
6.生活、工作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预防感冒。
(一)治疗
一般不需要治疗,停药后即可缓解。
(二)预后
60%病人在停用MTX后少部分缓解,大部分对停用MTX有反应的病例为EBV阳性。在停用MTX后,约40% DLBCL病例、30%HL病例、100%HL样LPD病例和100%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能缓解。DLBCL总生存率约为50%。HL和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总的生存率均为75%。
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必要是及时的停用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
2.注意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3.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抽烟喝酒,避免接触射线、放射源等。
4.注意规律生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熬夜、劳累,以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