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小儿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
小儿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

小儿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血液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SIgAD)是最常见PID,是一种体液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多数起病于10~30岁,男女发病数相等。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多数认为本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综合征,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亦很重要。

  

症状

  常见症状:反复感染、免疫力下降、过敏性皮炎 、腹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智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溶血性贫血

  最轻者可长期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仅表现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也有的患者发生各种伴发病,特别是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反复感染等。诊断年龄自6个月~12岁,与国外相比,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对少见,而呼吸道感染和肠道疾病则较多见。

  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在婴幼儿期开始,部分患儿可持续到青春期,此后有所缓解。还有一些患者在成人期开始出现症状,甚至可推迟至50~60岁才发病。

  部分病例存在胃肠道症状,如腹泻和吸收障碍。小肠活检可发现黏膜固有层中几乎都是IgM浆细胞,而缺乏IgA浆细胞。本症可伴发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小肠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肠淋巴管扩张症、肠道贾第虫感染、胰腺炎和肝炎等。

  约50%的病例伴有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慢性甲状腺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常见有自身免疫现象(仅有自身抗体,而无症状),包括抗IgA抗体、抗IgG抗体、抗IgM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脱氧核蛋白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基底膜抗体、抗壁细胞抗体等。

  有些患者伴有智能低下和感觉神经异常,与原发性癫痫也有密切关系。还可伴发哮喘或荨麻疹,约10%的欧美哮喘患者为选择性IgA缺乏症。

  输注含IgA的血浆、全血或IVIG(含微量IgA)可使病儿致敏,产生高浓度抗IgA抗体。当再次输注含IgA的血制品时,则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既往并无输注历史者也可发生过敏反应,这可能与母子胎盘输注和喝牛奶造成的对IgA致敏有关。

  选择性IgA缺陷患者有时伴发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胸腺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诊断本症时采用Stiehm的诊断标准:①血清IgA含量<50mg/L;②血清IgG、IgM水平正常或升高;③细胞免疫功能正常或减低;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清IgA低下。但诊断时应注意IgA系统发育与年龄关系密切。1岁内婴儿,尤其是<6个月婴儿血清IgA呈缺乏状态,且SIgAD有自然恢复倾向,故对SIgAD的诊断应持慎重态度。此外,一般血清IgA量可间接反映SIgA的状态,但个别患者血清IgA正常,却存在分泌成分缺乏,故疑为SIgAD的患者应检测唾液的SIgA,以除外分泌成分缺乏。

检查

  检查项目: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患者血清IgA水平常低于0.05g/L,甚至完全测不出。重症患儿唾液中未能测到分泌型IgA,尿液中含量极低。IgG和IgM水平正常或升高,甚至可2倍于正常值。约40%的患儿可测到自身抗体。

  根据病情选择,如肺部感染时做胸片检查;胃炎、胃溃疡时做胃镜和钡餐检查;癫痫做脑电图检查等等。

鉴别

  免疫缺陷性疾病其特点均为反复感染,且可发生不常见的严重感染、感染持久不愈,治疗效果不佳等等。体液免疫缺陷多见革兰阳性菌感染,细胞免疫缺陷多见革兰阴性菌、真菌、原虫、病毒、分枝杆菌等感染;X线检查在婴儿期缺乏胸腺者提示细胞免疫缺陷或联合免疫缺陷。本症属体液免疫缺陷性疾病,应注意与其他体液免疫缺陷病相鉴别,如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婴幼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及选择性IgM缺乏症等。血清IgA定量测定,IgA<0.05g/L提示为IgA缺乏症,同时SIgA缺乏,而其他Ig正常;临床表现相对于其他体液免疫缺陷病症状较轻,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婴儿期反复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并常伴过敏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体液免疫缺陷病一般预后严重,易致患儿早期死亡。

并发症

  常伴发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慢性甲状腺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伴有过敏性疾病、反复感染等;有吸收障碍,可至营养性疾病,可伴发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小肠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胰腺炎和肝炎等;可有智能低下,癫痫,可伴发哮喘或荨麻疹,输注含IgA的血使病儿致敏,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可伴发恶性肿瘤。

预防

  病因尚不清,目前重点是做好遗传疾病防治工作。如:

  1.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筛选检查。

  2.遗传咨询,检出致病基因携带者,指导生育。

  3.产前诊断等。

提高免疫力中药有玉屏风散,黄芪,党参等,西药有左旋咪唑,转移因子,核酪,胸腺肽,匹多莫德,泛福舒,免疫球蛋白等。食品常见有牛初乳制品,益生菌制剂,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等。

治疗

  主要治疗各种伴发病,如伴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免疫抑制剂。如发生感染则以敏感抗生素或中药积极抗感染。对于腹泻患者可考虑口服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的人初乳。

  禁忌输含IgA的新鲜血和免疫球蛋白制剂。当患者需要输血时,血液的供者也应当是选择性IgA缺乏症患者,或输给洗过的红细胞。

  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虽有些患者能自发的恢复IGA的合成,但通常缺陷是持续存在的。输入的纯IgA制品可使患者致敏,产生抗IgA抗体,当再次接受含IgA制品时,患者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另外,输入的IgA几乎不能进入外分泌液。故输入纯IgA既不安全,又无多大应用价值。患者需要输血时,应选择SIgAD供血者的血液,对于吸收不良和腹泻,有人输新鲜血浆,使血清IgA恢复到正常水平,疗效较为满意,但治疗前和治疗中应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抗IgA抗体,如果存在,则应禁忌输入新鲜血浆。在严重腹泻时也可采用初乳疗法,以补充IgA。胸腺素与其他肽类制剂可促进血清IgA水平增高。国内报道用胸腺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获良好疗效。胸腺素剂量为10mg/次,每周2次,连用2个月;干扰素每周1次,每次1.5×104U,最短用1年,最长3~5年。

  对各种特异的伴发病应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和免疫抑制治疗。

 

饮食

  平时注意选择一些清淡营养高的食物,注意生活习惯。营养要均衡,蛋白质、糖类、粗纤维都要适当摄入,荤素搭配,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挑食。另外,提高免疫力需要多种因素,不能光靠吃,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