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就诊科室:
烧伤科血液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高温引起溶血性贫血以烧伤为最多见。面积达15%以上的Ⅱ、Ⅲ度烧伤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高温可直接导致血循环中红细胞损伤。

  (二)发病机制

  大面积的Ⅱ度或Ⅲ度烧伤后24~48h内可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溶血程度与烧伤面积有关。严重烧伤后贫血,因素是多方面的,与红细胞膜组分、结构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温度超过49℃时红细胞膜收缩蛋白会变性,使膜弹性及变形性减低,因而红细胞易于破坏。但在某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温度达46℃时即可发生上述变化。烧伤患者血浆脂质的变化也可能与溶血有关。据文献报道,烧伤休克期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增加,红细胞膜乙醇胺磷脂(PE)含量明显降低。PE在膜脂与膜骨架的连接中有重要作用,PE含量降低是引起红细胞易于破坏的因素之一。严重烧伤后大量产生自由基,红细胞虽自身具有抗活性氧保护体系,但当抗氧化能力不足以对抗自由基时,可造成膜脂质过氧化,使红细胞膜变硬而易于溶破。另外,在高温下,红细胞膜的钙泵(Ca2 、Mg2 -ATP酶)功能不良,使细胞内钙浓度增高,过多的Ca2 与骨架蛋白结合,使膜变硬或变脆而易被破坏。烧伤后红细胞的损伤是可逆的。至于急性溶血后较长期的贫血,有人认为可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慢性病性贫血。

症状

  常见症状:腰痛、棕褐色尿、皮肤黄疸、易疲乏、头晕

  可表现为腰痛、棕褐色尿(尿液的颜色如同酱油色一样或者浓茶一样。这是由于尿中含有大量游离血红蛋白的缘故)、皮肤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等,急性溶血及脱水电解质紊乱。急性溶血后贫血可持续数周等症状。

检查

  检查项目:外周血象、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血液学特殊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肾功能、肝功能

  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检查项目:周围血中异型细胞检验、血常规、血涂片、血液电解质检查。   周围血中异型细胞检验是神经系统细胞学检查的一种,常用于类脂质沉积病、Ⅱ型糖原沉积痛、β-脂蛋白缺乏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周围血中异型细胞检验正常值:正常周围血中无异常细胞,如泡沫细胞、棘红细胞等。红细胞形态大小一致,蝶形凹陷正常。   1.外周血 可见到球形细胞,棘细胞和破裂的红细胞及其碎片,贫血程度与烧伤面积平行,严重者多达30%的循环红细胞被破坏。   2.红细胞渗透脆性和机械脆性升高。

鉴别

①贫血及网织红细胞增多:如失血性、缺铁性或巨幼细胞贫血的恢复早期;

②非胆红素尿性黄疸:如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等);

③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伴轻度网织红细胞增多:如骨髓转移瘤等。以上情况虽类似溶血性贫血,但本质不是溶血,缺乏实验室诊断溶血的三方面的证据,故容易鉴别。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时兼有贫血及非胆红素尿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的血管外溶血,应予注意。

预防

  防止烧伤、烫伤。严重贫血、急性溶血、慢性溶血合并危象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溶血发作期不应吃酸性食品(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鳗鱼、牡蛎、干鱿鱼、虾、白米、面粉制品、花生、啤酒等),宜选择碱性食品如豆腐、海带、奶类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应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肛周感染;恢复期患者可进行适当活动,但不可疲劳过度。

饮食

  一、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香菇炒猪肝

  [原料]香菇30克,新鲜猪肝200克,黑木耳20克。

  [制法]先将香菇、黑木耳分别拣杂,放入温水中泡发,胀发后,捞出,浸泡水勿弃,待用。将香菇洗净后切成片状;黑木耳撕成朵瓣,洗净,待用。将猪肝洗净,除去筋膜,剖切成片,放入碗中,加葱花、姜末、料酒、湿淀粉,抓揉均匀,待用。炒锅置火上,加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投入葱花、姜末煸炒炝锅,出香后即投入猪肝片,急火翻炒,加香菇片及木耳,继续翻炒片刻,加鸡汤(或鲜汤)适量,倒入香菇、木耳浸泡液滤汁,加精盐、味精、酱油、红糖、五香粉,小火煮沸,熘匀,用湿淀粉勾薄芡,淋入麻油即成。

  [吃法]佐餐当菜,随意服食,吃猪肝,饮芡汁,嚼食香菇片、黑木耳。

  [功效]补虚养血。

  2.芦笋汁阿胶牛奶

  [原料]绿芦笋汁100毫升,阿胶15克,鲜牛奶200毫升。

  [制法]先将新鲜绿芦笋适量,削去表皮,用冷开水洗净,切碎,榨取鲜汁100毫升,备用。将阿胶拣杂,晒干后敲碎,研成细粉,放入沙锅,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烊化,兑入煮沸的牛奶,离火,再加入绿芦笋汁,拌和均匀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频频饮用,当日吃完。

  [功效]补气养血。

  3.海带鸭血汤

  [原料]水发海带50克,鸭血500毫升,原汁鸡汤1000毫升。

  [制法]先将水发海带洗净,剖成2厘米的长条,改刀切成象眼片(即菱形片),放入碗中,备用。将鸭血加精盐少许,调匀后放入碗中,隔水蒸熟,用刀划成1.5厘米见方的鸭血块,待用。将汤锅置火上,倒入鸡汤,大火煮沸,再倒入海带象眼片及鸭血,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煮10分钟,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五香粉,煮沸时调入青蒜碎末,拌和均匀,停火,淋入麻油即成。

  [吃法]佐餐当汤,随意服食,吃鸭血块,饮汤汁,嚼食海带片。

  [功效]滋补养血。

  4、枸杞银耳羹

  银耳20g,枸杞25g,冰糖或白糖100g,鸡蛋2个。将银耳泡发后摘除蒂头,枸杞洗后沥水,打蛋取清。沙锅加水,沸后投蛋清、糖撑匀,再沸时入枸杞和银耳,炖片刻。

  5、枸杞蒸母鸡

  枸杞20g,母鸡1只,调料适量。将枸杞装入鸡腹内,置器内加葱段、生姜、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适量、加盖蒸2小时取出,加姜、葱、味精等调料,饮汤食肉。

  6、花生红枣羹:

  红枣(去核)250克,连衣花生250克,黄豆500克,加水后先以武火烧沸,转以文火慢慢熬至浓稠似胶时即可。

  二、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吃哪些对身体好?

  1、平时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牛肉、肝、肾、海带、豆类等。

  2、宜吃碱性食物,如豆腐、海带、奶类及各种蔬菜、水果等

  三、高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患者应注意休息;溶血发作期不宜吃酸性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鳗鱼、牡蛎、干鱿鱼、虾、白米、花生、啤酒等。

  2、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