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大疱性鼓膜炎
大疱性鼓膜炎

大疱性鼓膜炎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大疱性鼓膜炎或称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和邻近鼓膜的外耳道皮肤的急性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和30岁以下的成人,是伴随感冒或流感的病毒性炎症,耳内剧痛。

病因

  一般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如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多与流感流行有关,也可发生于上呼吸道其他病毒性感染之后。有报道少数病例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症状

  常见症状:耳闷胀感、耳内剧痛,听力轻度下降、鼓膜充血

  1.耳痛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耳痛往往突然发生,并迅速加重,一般在流感发热消退后2~3天发病。耳痛一般较剧烈,可伴同侧头痛及颊部疼痛。大疱破裂后,耳痛可逐渐减轻。

  2.耳溢液

  大疱破裂后,耳内可流出淡黄色或略带血性的浆液性分泌物,量一般不多,持续时间短暂。

  3.听力下降

  一般不重。

  4.耳鸣及耳闷胀感。

  5.眩晕

  不多见。

  6.可有低热、乏力及全身不适感。

检查

  检查项目:鼓膜

鉴别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痛多不如大疱性鼓膜炎重,检查可见鼓膜弥漫性充血,无血疱形成,鼓膜穿孔后流脓性或黏脓性分泌物。

  2.颈静脉球体瘤

  多无耳痛的主诉,肿物来自于中耳腔,与大疱相比更具实体感,鼓膜向外膨隆。

治疗

  1.由于大疱性鼓膜炎疼痛较重,可给予镇痛药物。其多为病毒感染,可口服抗病毒药物。

  2.在大疱破裂前局部保持清洁,并用消炎镇痛的滴耳液,如2%酚甘油。局部物理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

  3.大疱破裂后,拭干外耳道,保持清洁,不能再用2%酚甘油,可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继发感染。

饮食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