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鼓膜内陷

鼓膜内陷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当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的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腔原有的气体被逐渐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使得鼓膜正常结构有所改变的状态为鼓膜内陷。

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包括机械性阻塞,如儿童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等和功能性障碍如咽鼓管肌肉收缩无力、腭裂等。

  2.中耳局部感染。

  3.变态反应。

  4.气压损伤。

症状

  常见症状:听力有所降低,伴有耳鸣、耳闷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检查

  检查项目:听力测试

  吞咽试验法

  1、将听诊管两端的橄榄头分别置于受试者和检查者的外耳道口,然后请受试者做吞咽动作,咽鼓管功能正常时,检查者可听到“嘘嘘”声。

  2、请受试者做吞咽动作,此时观察其鼓膜,如鼓膜随吞咽动作而向外运动,示功能正常。

  捏鼻闭口呼气法

  受试者以手指紧压两侧鼻翼,同时上下唇闭紧用力呼气,咽鼓管通畅者,此时呼出的气体经鼻咽部循两侧咽鼓管咽口冲入鼓室,检查者可从听诊管内听到鼓膜的振动声,或可看到鼓膜向外运动。

  导管吹张法

  1、鼻腔以1%麻黄素和1%地卡因收缩、麻醉。检查者手持导管末端,前端弯曲部朝下,插入前鼻孔,沿鼻底缓缓伸入鼻咽部。

  2、当导管前端抵达鼻咽后壁时,将导管向受检侧旋转90度,并向外缓缓退出少许,此时导管前端越过咽鼓管圆枕,落入咽鼓管咽口处。

  3、将导管向外上方旋转约45度,并以左手固定导管,右手将橡皮球对准导管末端开口吹气数次,同时经听诊管听诊,判断咽鼓管是否通畅。

鉴别

  鼓室硬化症:属于中耳炎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钙质沉积在鼓膜和中耳黏膜下组织和进行性传导性听力下降,中耳手术探查发现硬化灶可确定诊断。

  耳硬化症:多有耳聋家族史而无中耳炎病史,常在成人后发病,鼓膜外观多正常听力呈进行性下降。手术探查可确诊。

并发症

  会合并外耳道骨折感染,可发生严重耳聋。胆固醇性肉芽肿一旦坏死而出血,可以使鼓室内积血,出现有“蓝鼓膜征”,其蓝颜色的深浅,取决于组织中渗液内血液分解产物的含量多少。突感耳痛、听力减退、耳鸣,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爆震伤除引起鼓膜破裂外,还可由于镫骨强烈运动而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或混合性聋。

预防

  加强卫生宣教,禁用火柴杆、发卡等锐器挖耳。取外耳道异物或耵聍时要细心、适度,避免伤及鼓膜。遇及爆破情况如炸山、打炮、放鞭炮等,可用棉花或手指塞耳,如戴防护耳塞效果更佳。应及早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如经3个月以上的观察而不愈合的穿孔,可考虑行鼓膜修补术。

治疗

  出现了鼓膜内陷,应当对症治疗。如患分泌性中耳炎、咽喉部疾病或鼻炎,则要先把这些病治好。其次是采取咽鼓管吹张法来畅通咽鼓管。具体做法是:捏住鼻孔屏住呼吸向外鼓气,但用力一定要适当,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完成,如果用力过猛,容易造成鼓膜破裂。用此法应时注意,由于存在着将鼻咽部的感染传致中耳的可能,尤其是鼻、咽部有炎症分泌物较多时,不要做捏鼻鼓气的动作。咽鼓管发炎堵塞的急性期和感冒引起的鼻堵塞,不要做通畅度检查和吹张术,也不可过分用力擤鼻,此时应及时点些麻黄素一类粘膜收敛药,以保持鼻腔通畅,防止并发中耳炎。

饮食

  鼓膜内陷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可多用健脾补肾之品,如淮山、扁豆、苡米、党参、杞子、杜仲、芡实、核桃、栗子、黑豆、猪羊肾、狗脊骨、甲鱼等。

  2、饮食宜清淡,宜多食清凉之品,如新鲜蔬菜(蔬菜食品)、雪梨等,其中芥菜、芹菜、蕹菜、荠菜等泻肝胆之火最好。

  鼓膜内陷患者饮食上有何禁忌

  1、不能过食肥腻、寒凉生冷之品。

  2、忌食葱、蒜、虾、蟹,少食蛋类及其它引发毒邪的食物。

  鼓膜内陷食疗小偏方

  1.熟地海参汤:熟地,海参,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调味食用。

  2.枣肉圆肉枸杞粥:枣肉,圆肉,枸杞,粳米,煮粥,粥煮好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服用。

  3.二地二冬猪脊汤:猪脊髓,熟地,生地,麦冬,天冬适量。将全部用料洗净后放人炖盅内,加清水适量。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