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继发性肾脏疾病
继发性肾脏疾病

继发性肾脏疾病

就诊科室:
肾病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继发性肾脏病是指全身系统疾病导致的肾脏损害 :包括高血压肾病 、糖尿病肾病 、紫癜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肝源性肾损害、 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疾病等 其中不少继发性肾病发病率高、 危害大、 应引起充分重视 。

病因

  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均匀肥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肾小球囊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呈结节性肥厚及渗透性增加。其发病机理包括:

  ①高蛋白饮食加剧糖尿病肾病的恶化:糖尿病病人由于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以高蛋白纤维食物供给为主,顾此失彼,致使蛋白分解产物及磷的负荷过度和积聚,进而加剧了DN的病理损害。

  ②高血压的影响:糖尿病病人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原因,合并高血压者为数不少,这些病人中几乎都可见到尿微量蛋白,表明肾损害普遍。

  ③高血糖:长期与过度的血糖增高,可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损害,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

症状

  常见症状:尿少、腰痛、血尿、营养不良

  有糖尿病病史,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肾小球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出现微量蛋白尿时,糖尿病病史多已5~6年,临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任何临床表现; 约80%的患者在10年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即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通常无明显血尿,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贫血,提示已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检查

  检查项目:彩超、肾功、肾盂造影、尿常规

  (一)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min或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大于 0.5g/24h),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沉渣一般改变不明显,较多白细胞时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三)糖尿病肾病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四)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五)眼底检查,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动脉瘤等糖尿病眼底病变。

预防

  常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②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③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还应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佳。

治疗

  一、糖尿病肾病尚无特效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绝大多数不宜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或雷公藤治疗亦无明显疗效。

  二、应积极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应用胰岛素。当出现氮质血症时,要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

  三、限制蛋白质摄入量(≯0.8g/日)。必要时加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治疗。

  四、伴高血压或浮肿但肾功正常者,可选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肾功能不全者应选用袢利尿剂或吲哒帕胺片;高度浮肿者,除严格限制钠的摄入,应适当扩容利尿;若血压过高或有心功能不全,经积极扩溶利尿病情无改善者,可考虑透析治疗。

  五、积极将血压降到18.6Kpa以下。建议首选ACEI,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GFR和减少尿白蛋白排出率,但要防止功能性GFR下降;酌情合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六、应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七、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的药物,如潘生丁、抵克力得、阿司匹林或肝素等。辨证施治正确使用中药,尤其对控制血糖、改善微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作用。

饮食

  1.饮食总则

  通常需要低脂、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g/kg/d(肾病综合症可适当增加外0.8-1.0g/kg/d),忌食用酒及辛辣性食物,少食油腻食物。不同的肾脏病,饮食也不同。

  食物含蛋白质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为高生物价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质,能提供最完全的量和比例适当的必需氨基酸谱,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产生代谢废物少。这类食物有蛋清、牛奶、牛肉、家禽、猪肉、鱼等;另一类为低生物价蛋白质,又称非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较少,如米、面、水果、豆类、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质。

  2.我们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盐量约5~6克,盐为氯化钠,进食盐过多,容易使水潴留在人体内,诱发水肿,所以对水肿患者应该控制盐入量,每人进盐2~3克即可。无盐饮食也不科学,时间长了易乏力、头晕等。对于无浮肿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进盐,但要适度。

  3.正常人尿量一般一天1500~2000ml,急性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以及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伴少尿浮肿患者,要控制入水量(包括饮水量、食物含水量和静脉用药的液体量)。因为喝进去排不出去,水潴留在人体内加重水肿,也易加重高血压,此时水入量以尿量加500ml为宜。尿量增多后入水量可放宽。而尿量正常的患者可正常饮水。另外,泌尿系感染患者如急性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除及时就诊服药外,多饮水、多排尿对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