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尺桡关节的功能是稳定桡骨在尺骨远端的旋转。主要稳定因素是:尺侧侧副韧带,该韧带附着于尺骨茎突尖端,止于豌豆骨和三角骨;三角软骨盘,其附着于尺骨茎突基底到尺骨边缘和桡骨凹;尺侧和后侧的尺桡韧带与关节囊部分相连;旋前方肌;桡骨远端的部分表面和尺骨及骨间膜。
下尺桡关节脱位除可与Colles骨折、Smith骨折及Galazzi骨折伴发外,亦有不少病例为单发者。下尺桡关节脱位对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常易漏诊。因此,对此脱位的诊断,必须强调以临床表现为主,同时还应尽量利用双侧对比摄片来发现与解决疑难问题。
(一)发病原因
腕部的扭伤,或提起重物,使腕关节桡偏,背屈或旋转的应力均可造成此种损伤。
(二)发病机制
跌倒手撑地、腕部的扭伤或忽然提起重物,使腕关节桡偏、背屈或旋转的应力均可造成此种损伤。当下尺桡背侧韧带断裂时,旋前过程即会发生尺骨小头向背侧的半脱位;当下尺桡掌侧韧带断裂时,旋后过程会发生尺骨小头向掌侧的半脱位,如没有三角纤维软骨盘的撕裂或是尺骨茎突骨折,不可能发生完全的尺骨头脱位。换言之,当下尺桡关节完全脱位时三角纤维软骨盘的破裂或尺骨茎突骨折两者必居其一。三角软骨盘的撕裂需在中心部,横形或长形。尺骨茎突骨折常在基部发生,是三角纤维软骨盘及腕的尺侧副韧带牵拉所致。
常见症状:腕部疼痛、 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 腕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
以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最为多见,此时,可见前臂旋前时尺骨小头向背侧突出,旋后时自动复位。局部肿胀并有压痛,被动活动下尺桡关节,可感知较正常侧松弛,并伴疼痛,有时出现弹响。
主要为下尺桡关节局部症状,表现为:
1.腕痛 局限于下尺桡关节及尺骨茎突处,旋转及尺偏时加剧。
2.弹性隆起 与健侧对比,可见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隆起,压之复位,抬手即弹回原处。
3.活动受限 因疼痛患侧前臂旋转及尺偏明显受限,伴有三角软骨损伤时尤甚。
4.肿胀 一般较轻。
1.腕痛 局限于下尺桡关节及尺骨茎突处,旋转及尺偏时加剧。
2.弹性隆起 与健侧对比,可见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隆起,压之复位,抬手即弹回原处。
3.活动受限 因疼痛患侧前臂旋转及尺偏明显受限,伴有三角软骨损伤时尤甚。
4.肿胀 一般较轻。
5.X线摄片 应双侧对比,便于观察及判定。
检查项目: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对本病的预防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劳动保护,防止创伤发生,体育锻炼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动作,防止损伤,对儿童应避免用力牵拉。
1.充分热身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反应能力和对抗能力,循序渐进地加大对抗程度,对减少关节脱位是有帮助的。
2.顺势翻滚 专业运动员在跌倒时的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也值得普通人借鉴。例如,排球运动员在鱼跃救球或足球运动员在冲撞后跌倒时,都会顺势翻滚,将直接伸手撑地改为手掌撑地后逐步由肘部、肩部依次着地完成翻滚。有时,运动员在地上翻滚了好几个圈,好像受力很严重,但马上就能站起来继续投入对抗,原因就在于,他们着地时的巨大冲击力在翻滚中被身体多个部位分担,从而不会集中在某个位置导致严重损伤。
(一)治疗
此种损伤应于急性期,旋后位短臂石膏托制动4~6周。如急性期失治,常会遗留下尺桡关节的松动、不稳定,引起腕部的无力和疼痛。
下尺桡关节掌侧脱位,损伤较重,除腕部肿痛,尺骨小头突向掌侧外,腕及前臂旋转活动明显受限。尺骨小头常绞锁于脱位位置,而需麻醉下复位。复位时,前臂应于旋后位,牵引下向背侧推压尺骨小头,复位时常伴有弹响声。复位后短臂石膏托制动4~6周,前臂应置于旋前位。
(二)预后
预后常欠佳。
方1炒油菜苋。组成:油菜苋250克。用法:油菜苋洗净,切成小段,菜油起油锅,将油菜苋炒熟,加少许精盐、味精,分次食用,每日2次,连续1周。功效:活血祛瘀通络。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肿胀明显不退者。
方2赤小豆竹笋汤。组成:赤小豆100克,绿豆100克,竹笋30克。用法:将赤小豆、绿豆、嫩竹笋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分次食用,连服1周。功效:消肿活血,逐血利湿。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局部肿胀明显,瘀块不退者。
方3薤白鲫鱼汤。组成:鲫鱼1条,薤白25克。用法:鲫鱼活杀,去鳃、内脏等,洗净,油锅煎至鱼背微黄,加清水500毫升;薤白洗净,纱布包扎,同置锅中,急火煮开3 分钟,加黄酒、姜、葱、精盐等,改文火煮20分钟,去薤白,食鱼及汤,连续1周。功效:消肿行气活血,利水湿。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关节部胀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者。
方4韭菜炒佛手。组成:韭菜250克,佛手200克。用法:韭菜洗净,切成小段;佛手洗净,切成小片。油锅烧热,将韭菜、佛手同置锅内,热炒炒熟,分次食用,连续10天。功效:行气止痛,温经通络。主治:关节脱位复位中期,关节仍肿胀,活动不利者。
方5葱油拌莴笋。组成:莴笋300克。用法:将莴笋洗净,去皮切成丝,热油加葱末,与莴笋丝拌匀,分次食用。功效:通经络,养筋骨。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关节僵直不能动者。
方6百合桃仁汤。组成:鲜百合250克,桃仁20克。用法:鲜百合洗净,桃仁洗净,同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分次食用,连续10~15天。功效:活血止痛,和营通络。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关节活动不利者。
方7木瓜粥。组成:木瓜250克,粳米50克。用法:木瓜洗净,切成小片,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连服10~15天。
功效:接筋续损,和营通络。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关节活动不利者。
方8大枣甘草米粥。组成:大枣10枚,炙甘草5克,粳米50克。用法:大枣、炙甘草洗净,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20分钟,成粥,趁热分次食用。功效:调卫调营,缓急止痛。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中期,关节隐痛不愈者。
方9猪蹄黄豆汤。组成:猪蹄2只,黄豆100克。用法:猪蹄洗净,剁碎,置锅中,加黄豆,加清水10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加黄酒、姜、葱、精盐少许,改文火煮60分钟,分次食用,连服10天左右。功效:滋养筋骨、滑利关节。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晚期,关节僵硬,不能伸屈者。
方10猪肝炒首乌。组成:猪肝250克,鲜首乌10克。用法:猪肝洗净,切成小片;鲜首乌洗净,切成片。起油锅,将猪肝片与鲜首乌同炒熟,加少许黄酒、精盐等,分次食用。功效:补血养阴止眩。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期,伴关节酸软、目视昏花者。
方11牛蹄筋白芷汤。组成:牛蹄筋100克,白芷20克。用法:牛蹄筋洗净,切成小块;白芷洗净,纱布包扎。牛蹄筋、白芷同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去浮沫,加黄酒、姜、葱、精盐等,文火煮30分钟,分次食用,连服10―20天。功效:强筋骨,利关节。主治:关节脱位复位晚期,关节仍僵硬不能伸屈,腰膝酸软乏力者。
方12猪蹄筋杞桂汤。组成:猪蹄筋100克,红枣15枚,枸杞子10克,桂圆肉15克。用法:干猪蹄筋水发后洗净,切成小段,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加红枣、枸杞子、桂圆肉,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分次食用。功效:养气补血,滑利关节。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期,气血虚损,肝肾不足,或有习惯性脱位者。
方13龙眼大枣粥。组成:龙眼肉50克,大枣10枚,粳米50克。用法:龙眼肉、大枣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连续10~20天。功效:壮阳益气,温补中阳。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期,属肾阳虚损,怕冷,手足不温者。
方14莲肉米粥。组成:莲子肉30克,粳米50克。用法:莲子肉洗净,置锅中,加清水l0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分次食用,连续10~20天。
功效:补益脾肾。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期,脾肾两虚,腹泻便溏,心烦失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