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杀鼠剂中毒多见幼儿误食或自杀口服等情况。常见的杀鼠剂有磷化锌、敌鼠及华法林等。磷化锌对消化道有强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作用。敌鼠和华法林主要影响血液系统。
本病主要是由于误食或自杀口服等导致。
常见症状:抽搐、惊厥、烦躁不安、腹痛、恶心与呕吐、咯血、便血、出血倾向、血尿、鼻出血、呕血
1.敌鼠和华法林中毒可有恶心、呕吐、鼻出血、紫瘢、呕血、便血、咯血等;
2.磷化锌中毒有恶心、呕吐、呕血、肌肉震颤、心律失常、休克、昏迷等。
检查项目:血浆氟化物、尿氟(F)、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
杀鼠剂中毒检查项目:
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大生化检查、血液酸碱度(pH)。
大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通过血中某些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可反映体内的代谢或功能状况,因此与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胃内容物检查:胃内容物检出杀鼠剂。
1、敌鼠和华法林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鼻出血、紫瘢、呕血、便血、咯血等。
2、磷化锌中毒:一般多在误食后48小时内发病,首先发生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有时整个腹部持续性疼痛,不易缓解;呕吐物为暗灰色。剧烈呕吐可带有胆汁和少量血性液体, 呕吐物和大便可有大蒜气味。逐渐出现烦躁、血压下降、全身麻木及四肢无力,活动不灵。有的病人出现肝大、黄疸、少尿或血尿。严重中毒者,神经症状明显,可有震颤、抽搐、谵妄及昏迷,多数病人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严重时可发展成为化脓性痿管﹐导致下颌骨骨质疏松和坏死,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头晕﹑失眠﹑多梦﹑无力,消化系统症状可有口内蒜臭味﹑恶心﹑厌食﹑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又可见贫血。
1.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
2.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 /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尽量不使用黄磷作为原料﹐以红磷或其它化学物质来代替,注意安全生产和加强磷和磷化合物的保管,不用沾染有磷及磷化合物的手吸烟和进食,注意口腔卫生﹐接触磷后最好用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冲洗,从事磷生产的人员应定期体格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和颌骨X射线摄片,凡患有严重的口腔疾病﹑呼吸道和肝肾疾病﹑血液病和代谢内分泌疾病的人不宜从事磷作业。
1.彻底清除毒物(洗胃、导泻、利尿)。
2.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感染。
3.轻度中毒者以大量补充液体、大量维生素C、利尿治疗。
4.重症者按用药框限“A”、“B”、“C”综合治疗。
5.维生素K1不适用于磷化锌中毒。
1、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酸奶酪、紫花苜蓿、蛋黄、红花油、大豆油、鱼肝油、海藻类、绿叶蔬菜。
2、少量多餐,应该以流质食物为主,如:
米面类(米汤,各类米面糊,如芝麻糊、枣泥糊、杏仁茶、核桃酪、油炒面糊及过箩的花生酪等);
汤类(排骨汤、牛肉汤、鸡汤、肝泥汤、过箩菜汤、番茄汁等);豆类(豆浆、嫩豆腐脑、过箩绿豆、赤豆汤);
乳类(牛奶、牛奶冲蛋花、牛奶蒸蛋、牛奶可可、冰淇淋、杏仁豆腐、奶油、奶酪等);饮料(果汁、水果冻、菜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