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慢性创伤性滑囊炎
慢性创伤性滑囊炎

慢性创伤性滑囊炎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疼痛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滑囊又称滑液囊、滑膜囊或黏液囊,与腱鞘同是肌肉和肌腱的附属结构,为一结缔组织扁囊。滑囊多数独立存在,少数与关节腔相通。人体凡是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的部位,都有滑囊,多存在于人体坚韧结构的两个摩擦面之间,如骨突、肌肉、肌腱、韧带或皮肤等相互之间。滑囊壁分两层,外层为薄而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但并不形成包膜;内层为滑膜内皮细胞,起源于原始的间叶组织,有分泌滑液的功能。正常滑囊呈裂隙状,仅含少量滑液。滑囊有减少摩擦、减轻压力、促进运动灵活性的功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人体的滑囊很多,分布较广。滑囊分两种,一部分是恒定存在的,在胎儿期已形成,称为恒常滑囊,全身有100多个,重要者如上肢的肩峰下滑囊、鹰嘴滑囊,下肢的大粗隆滑囊、坐骨结节滑囊、髌前滑囊、跟后滑囊等。另一部分是不定滑囊,因人而异,数目更多,是为了适应生理或病理的摩擦需要而继发的,称为摩擦囊或附加滑囊,其囊壁多由纤维组织增生而来,比恒常滑囊的囊壁厚得多。

  滑囊根据其存在的部位,可分为皮下滑囊、肌腱下滑囊、肌肉下滑囊、筋膜下滑囊、韧带间滑囊、关节滑囊等。

  滑囊炎是滑囊的急、慢性炎症,根据其病因和性质。可分为创伤性滑囊炎、化脓性滑囊炎、结核性滑囊炎、类风湿滑囊炎、痛风性滑囊炎、化学性滑囊炎等。

  临床上以慢性无菌性滑囊炎最常见,多与持久的摩擦、受压有关。

  (二)发病机制

  当滑囊受到过度的摩擦和(或)压迫时,滑囊壁发生炎性反应,滑液分泌增多,同时囊壁渗出增加,使滑囊膨大、肿胀。急性期囊内积液为血性,以后红细胞破溃,含铁血黄素沉积,滑液呈黄色;至慢性期,囊内积液可为正常黏液,但囊壁增生、肥厚、纤维化。滑膜增生可呈绒毛状,有的囊底出现钙质沉着,可影响关节活动。

症状

  常见症状:肿块、疼痛

  1.一般症状 临床慢性创伤性滑囊炎可见于任何年龄和各种职业,中老年人多见,但都有该部位的过度摩擦、压迫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肿块和疼痛。无疼痛的肿块多是在洗澡等时无意中发现。有时肿块可影响关节活动,或压迫周围的神经引起不适。

  2.局部症状 检查时肿块大小因部位而异,圆形,囊性,与皮肤无粘连,肿块硬度与其囊内压力有关,多数较硬,边界清楚,少数柔软,边界不清。肿块无压痛或仅有轻压痛,自发性疼痛少见。可因摩擦、加压等出现症状加重,休息后多能缓解。

  根据病史、职业、年龄、局部症状,对包块的物理检查及B超、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包块穿刺,诊断即可成立。

检查

  检查项目:B超、穿刺、X线摄片

预防

  1.注意卫生

  加强劳动保护,养成劳作后用温水洗手的习惯。

  2.注意休息

  休息是解决任何关节疼痛的首要方法,所以应让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

  3.冰敷

  如果关节摸起来很烫,可以使用冰敷的方法。以10分钟冰敷,10分钟休息的方式交替。只要关节仍是热的,就不要用热敷。

  4.冰热交替

  假如急性肿痛减弱,且热已消除,就可以冰热敷交替的方法来治疗,即冰敷10分钟后热敷10分钟,如此反复。

  5.摆动手臂

  如果疼痛的部位在手肘或肩膀,建议将手臂自由地摆动,以缓解疼痛。

  6.其他

  尖头欧版鞋由于鞋面较窄,长期穿这种鞋,双脚受到挤压、摩擦,易造成女性患滑囊炎、拇外翻畸形等疾病,严重的患者关节脱位,需要手术治疗。但这种病短期内不会显现出来。如跪位工作者的髌前滑囊炎、瘦弱的老年妇女久坐后发生坐骨结节滑囊炎;鞋子过紧引起的跟后滑囊炎等。

治疗

  (一)治疗

  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慢性无菌性滑囊炎,治疗以保守疗法为主,经休息、去除病因如过度摩擦、受压,炎症常可消退。穿刺抽液、注入类固醇药物和加压包扎,常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方可考虑做滑囊切除术。

  (二)预后

  预后良好。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