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常发生在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少见。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见于免疫受损的病人、酒精中毒的病人、烧伤病人。大部分病人为成人;在婴幼儿可作为广泛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并发症。
HSV-1和HSV-2属于疱疹病毒的a亚科,其体征为复制周期短,在组织培养中产生溶细胞性感染,在神经节中呈潜伏状态。HSV-1和HSV-2均有一20面体的核壳,核壳厚度约100nm,由162个壳粒组成,核壳包裹含病毒DNA的核心。当病毒体穿过细胞核膜时获得富含磷脂的病毒包膜。核壳体穿过核膜出芽释放至细胞表面,可释放至细胞外或直接进入邻近细胞开始进一步的复制。完整的病毒体直径约 110~120nm。HSV的DNA呈线型双链,相对富含G+C,分子量为96×106道尔顿。HSV-1和HSV-2的基因组有50%同源性,这与两种血清分型的抗原交叉反应和某些生物学特性近似有关;但每型均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能被各种技术所区分。单纯疱疹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产生疱疹病毒复制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即所谓的细胞病变效应,包括细胞肿胀变圆,并可见到巨细胞和融合细胞,病变迅速扩展到整个细胞层,可见CowdryA型核内包涵体。HSV能在许多细胞中增殖常用人胚肺、人胚肾、兔肾、地鼠肾、猴肾等。HSV的宿主范围很广,能感染多种动物如小鼠、家兔、豚鼠、地鼠、棉鼠、鸡及鸡胚尿囊膜等。
HSV可被脂溶剂灭活;该病毒处于pH小于4或温度≥56℃的环境超过0.5h即可消除其传染性。
HSV-1可能为正常人口腔寄生病毒株,可从正常人口腔分泌物中分离出,如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免疫抑制,单纯携带病毒不会引起致命的呼吸衰竭,很少有病人以单纯疱疹病毒肺部感染为第1原因入院。
常见症状:有哦皮肤感染史、咳嗽、气急、发热、肺部啰音、
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下呼吸道感染近似:咳嗽、气急、发热(>38.5℃)、白细胞降低、肺部啰音、低氧血症、呼吸功能不全、氮质血症。常见的初发症状为气急和咳嗽。HSV肺炎可伴有皮肤黏膜HSV损害,且早于肺炎出现,可同时伴有弥漫性真菌、巨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气管支气管炎可表现为常规治疗无效的支气管痉挛或狭窄,病人可无慢性肺部疾病和无免疫抑制性疾病,有时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治疗。
检查项目:胸部平片、血常规、痰培养加药敏
(一)实验室检查
HSV病毒可从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中获得。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收集标本应早期进行。经皮细针抽吸肺活检和开胸肺活检无多大帮助。皮肤黏膜损害囊泡液体中病毒的最高分离率为80%~98%,当溃疡结痂和愈合分离率则下降(<25%)。标本的收集和运送在分离病毒过程中相当重要。标本应尽快收集,因为在疾病进展后分离到病毒的可能性减少。收集标本后及时接种,可能有较高的病毒分离率。必须注意运送和储存标本的条件,在正式检测前,标本不能放在-20℃的冰箱中冷冻;运送过程中标本可保存4℃48h。
HS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应从两方面评价:首先,确定病人是否正在排放病毒,有无存在HSV现行感染以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其次,在可疑患者病毒重新激活出现临床症状前,确定病人血清抗体是否阳性,以检查过去是否感染HSV以确定在骨髓移植、器官移植、诱导化疗前有无必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1.细胞培养
组织培养为最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亦可用于病毒的分型。在病毒高滴度的标本,24~48h内可获得阳性结果,接种后 72h内在90%的培养基中可产生特征性的细胞病变效应;而在低滴度的标本,7天后方可看到特征性变化然而,组织培养并不能始终确立病毒的存在,这是因为标本的收集和运送欠妥以及使用抗病毒药可能出现假阴性。
2.检测病毒
(1)Papanicolaou(Pap)或Tzank试验 是快速、便宜的细胞诊断方法,先进行病变部位的刮片细胞染色,能在20min内显示细胞改变,即多核巨细胞形成胞质空泡样变和包涵体。阳性涂片结果可靠,但不能区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HSV-1或HSV-2。阴性涂片亦不能排除疱疹病毒感染在理想情况下,Tzanck涂片约50%阳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且依靠检测者经验;由于许多技术和实际原因,应用受限。
(2)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查 用于病灶刮片检查敏感度为78%~88%,假阳性少见。直接电子显微镜检查很诱人因为可在2h内完成,但敏感性多变,特异性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查敏感度可达95%, 特异性高,但标本收集后如不立即检查其敏感度下降。亦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查单纯疱疹病毒。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或使用单克隆抗体的酶免疫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价格低廉,快速不需要细胞培养技术。新近产生的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的离心技术快速敏感,但更常用于巨细胞 病毒的诊断。使用免疫荧光直接检测HSV抗原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差,且依靠标本质量。
酶免疫测定法(EIA)测HSV抗原,有培养放大技术和直接检测技术,研究结果显示:HSVEIA对各种来源的标本高度敏感(93.7%),高度特异(96.6%);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快速(4h),标本受细菌污染时影响结果,已治愈或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病人结果不可靠。气管支气管标本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毒培养,阳性结果通常需2~5天,但阴性结果需2周才能确定。
(3)DNA探针技术的应用 DNA探针有助于HSV感染的诊断DNA探针在细胞形态学可疑时能确定诊断。几种因素能混淆形态学诊断:①HSV包涵体与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和腺病毒(adenovirus)的包涵体相似。②发生HSV和CMV双重感染时。③除了HSV其他呼吸道病毒也能产生多核细胞。原位杂交使特殊病毒基因组序列定位,它比传统的确定方法简单快速。
(4)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 PCR对HSV病毒感染可提供结论性依据,即使在石蜡包埋组织只要有一致的病毒病理改变即可。每次检查必须有阴性对照组织。尽管存在隐性感染的可能性,但对没有病毒病理改变的对照组织PCR检查HSV仍为阴性如进行合适的对照,该方法快速(1天内完成)准确特异,敏感性高能对陈旧或复杂的标本进行处理 PCR和HSV培养结果近似,PCR没有Tzanck涂片和病毒培养的许多技术和实际限制,PCR在快速诊断可疑HSV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病人显示其优越性。
3.血清学检查
该方法的最大价值是证明病人已经感染过HSV,血循环中的抗HSV抗体是存在反复感染可能的标志。抗体滴度增加4倍或更多提示HSV的近期感染。HSV抗体可通过许多方法检测,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微量中和试验和酶免疫分析法。这些方法高度敏感和可靠,但血清学检查不能区分内源性病毒感染和重新感染。血清学检查结果无诊断意义无助于快速诊断另一问题为HSV-1和HSV的交叉反应,故不能确定HSV急性感染的血清分型。仅仅在急性期血清中无HSV抗体时,血清学检查可用于诊断HSV初次感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恢复期血清中抗体出现可称为血清转阳现象。HSV肺炎时抗体滴度不增高常提示预后较差,病毒容易广泛播散。
4.病毒分型
常用3种方法为单纯疱疹病毒分型首先采用和标准的方法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并经琼脂凝胶电泳分离,HSV-1和 HSV-2的DNA类型不同据此很容易鉴别HSV-1和HSV-2。第2种方法为用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病毒的分型该方法具有对切片和培养基进行快速和直接检测的优点。第3种方法为使用溴乙烯去氧苷,该物质在细胞培养基保持适当浓度仅可阻滞HSV-1复制。HSV血清分型对于流行病学很重要,临床医生很少需要这种信息,HSV生殖道感染和HSV脑炎例外。
对于非致命性HSV感染,可进行病毒培养的实验室检查,因为这种感染常常临床上即可鉴别,提取标本后数天内可获得病毒确认而对于致命性HSV感染,须进行立即抗病毒治疗,所以必须进行快速准确的HSV感染的诊断最好的方法为免疫荧光染色。严重HSV感染患者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有较好的预后。虽然在确诊之前可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快速的阳性检查结果能促使医生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新生儿HSV严重感染患者可能仅有皮肤损害作为HSV感染的证据,快速诊断检查尤为重要,如耽误了诊断和治疗,将很快发生其他部位的播散,预后将明显恶化。在无症状的HSV感染病人,不能过分强调进行HSV快速诊断试验。
(二)其他辅助检查
X线胸片与其他肺部感染较难鉴别。可显示局限性、多发性或弥漫性间质浸润,早期可有典型的肺门或弥漫性间质密度增加,支气管壁增厚,随着病情进展可见斑片状肺泡填塞。单纯疱疹病毒性气管支气管炎胸片可正常。
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可通过DNA探针、PCR技术以及免疫学检查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带状疱疹病毒性肺炎等鉴别。从皮肤黏膜病灶分离出病毒结合肺炎症状不能确立诊断。上呼吸道和涎腺分离出HSV病毒无诊断意义。血清学检查也无诊断意义。
可同时伴有弥漫性真菌巨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
对HSV感染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因HSV,尤其是HSV-2与宫颈癌关系密切一般不主张用常规疫苗预防,但如分离纯化病毒包膜上糖蛋白抗原作为疫苗,则可避免病毒核酸的潜在致癌危险。
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如移植前血清HSV抗体阳性移植后头5周,80%的病人有病毒重新激活的机会。HSV抗体阳性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在诱导化疗期间25%产生HSV感染。亦有作者发现:48%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开始诱导化疗后平均17天产生HSV重新激活。另一研究提示:HSV抗体阳性的病人66%病人病毒重新激活,HSV抗体阴性的病人则无感染。免疫受损的癌症患者HSV反复感染,尤其是血液肿瘤,可能比无免疫受损的病人更为多见、严重和持续时间长。如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毒可持续播散,病灶加重,合并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阿昔洛韦的预防HSV感染作用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或准备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效果明显,静脉用药尤佳。在血清抗体阳性的其他癌症患者应暂时不进行预防性用药,除非确定在化疗时合并HSV感染。一旦用药应在整个化疗期间持续用药,或用至免疫抑制状态恢复。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的患者,在白细胞缺乏症和化疗的巩固维持阶段应继续用药。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后阿昔洛韦至少用药4~6周。预防性静脉应用阿昔洛韦每12小时250mg/m2,在90%的病人可产生病毒抑制。根据阿昔洛韦的药代动力学,每12小时75~125mg/m2静脉应用亦可能有效。预防性口服阿昔洛韦亦有效,800mg口服,每天2次,可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然而,在癌症病人,静脉和口服用药可联合应用,尤其当病人有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时。阿昔洛韦预防性口服应限制于可能感染的人群。
阿昔洛韦证明有确切疗效的预防和治疗HSV感染的药物。阿昔洛韦静脉使用耐受性较好但可引起局部疼痛和静脉炎。口服阿昔洛韦可引起恶心,持续用药可消失。该药亦可有神经毒性,包括嗜睡、震颤、谵妄和脑电图异常。
1、单纯疱疹病毒肺炎食疗方:
鱼腥草、生山楂各15克,水煎饮。
绿豆30克,芦根50克,加水煎饮。
另可服绿豆汤或赤小豆汤。
2、单纯疱疹病毒肺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进清热解毒作用之清淡食品,如绿豆芽、冬瓜、黄瓜、丝瓜、小白菜、鲜藕、马兰头、荠菜、芹菜等。宜以绿豆衣、金银花泡汤代茶。可多吃西瓜。多饮水。
3、单纯疱疹肺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咖啡、浓茶水等。 忌食辛辣鱼腥及鸡、狗肉、虾、蟹、猪头肉、鹅肉、甜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