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疣状表皮痣
疣状表皮痣

疣状表皮痣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疣状痣(Verrucous nevus)也称表皮痣、线状表皮痣等,一般在初生时或幼儿期发病,但也有10~20岁才出现,男女均可发病。通常表现为淡黄色至棕黑色疣体损害。其大小、形态及分布各有不同,大多呈乳头状隆起,排列成带状或线状或斑片状,全身各处均可发生,通常呈线状排列。发生于身体一侧。发生在男女生殖器和肛门及其周围的,此时,往往容易误诊为尖锐湿疣。

病因

  本病属于一种先天性表皮疣状增生,自幼发病。

症状

  常见症状:皮肤疣样突起、皮肤感染

  临床症状多见于儿童,两性发病率相等,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多数情况下呈疣状增生,呈褐色或黑色。乳头瘤样小棘,不规则形隆起,触之表面呈油腻样。或长或短呈条状,条状走行很不规则。无自觉症状,只是不美观。

检查

  检查项目:HPV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相关抗体检查

  组织象类似于良性乳头瘤,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和表皮突延长,基层内色素常增加。局限型的特征为致密的角化过度,棘层上、中部空泡形成和细胞内、外大的透明角质颗粒。炎症型则常示表皮灶性角化不全,偶或棘层轻度海绵状态。真皮上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就泛发型而言,大多数单侧和部分双侧泛发的病变与局限型相同,大部分双侧和少数单侧泛发的患者常示特殊的棘突松解性表皮角化过度,往往波及整个表皮。

鉴别

  幼年发病呈线状疣状隆起性皮损,诊断不难,但应与一些线状皮损的疾病鉴别.

  1.线状苔藓(1ichen striatus)为炎症性线状皮炎,发展迅速,具有自限性,大多在3一6个月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脱失斑.组织病理无特异性,表皮可见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无棘层肥厚,真皮血管周围有中等度慢性炎症性浸润.

  2.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inflammatory linear verrucoas epidermal nevus)临床上呈红斑瘙痒性炎性皮损.组织学上出现角化不全,真皮慢性炎症浸润,可以鉴别.

  3.线状汗孔角化病(linear porokeratosis)周缘往往有堤状角化性隆起,组织病理可见特征性角化不全柱(鸡眼样板cornoid 1amel1a),其下颗粒层消失.

  4.线状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linearis〕由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簇集呈带状排列,自觉剧痒,组织病理检查,具有特征性.

  5.线状银屑病(1inear psOriasis)皮损虽呈线状,但仍具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可以鉴别.

  应在青春期皮损停止扩展后进行.可行手术切除植皮,刮术,化学剥皮法(三氯醋酸或苯酚外用),激光或冷冻疗法.亦可试用维A酸软膏,水杨酸软膏或5-氟尿嘧啶软膏外用姑息治疗.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治疗

  在局麻下进行激光治疗即可,术后稍有印迹,但基本上属于正常皮肤。

  1、疣状痣又称线状痣,通常呈线状排列。发生于身体一侧。较小的皮损可手术切除。若皮损太大,切除后还要植皮,皮损处也可用电灼,激光和液氮冷冻治疗。学龄前治疗较好。

  2、鼻梁两侧,皮薄,皮下脂肪也薄,行走于其下的静脉,可透过皮层呈现发青瘀血的样子,但要排除血管瘤。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