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热侵肤,指周身皮肤呈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红斑或瘀斑,指压退色或留有红色不散,偶尔发生深浅不一的溃烂;相当于西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新生儿中毒性红斑,猩红热样药疹,漆性皮炎,颜面丹毒
本证多为皮肤科危笃重证,系由毒热亢盛,波及营血,激惹气血的沸腾,外达肤腠,内扰心、肺、胃诸脏腑,使之病势危急而复杂多变。
本病类同现代医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认为他和自身免疫损伤有关,属于一种结缔组织疾病,病因复杂(如下所述),具有多样性,但具体病因并不太清楚。 1.遗传因素 5%的病人有家族发病史。患者亲属中如同卵孪生DR2、DR3姐妹、母女等患本病的机会更多。晚近免疫遗传学研究证明,大多数病人与DR2或DR3相关。当C4a缺乏时SLE患病率增高。T细胞受体同SLE的易感性亦有关联。TNF-α低水平可能是狼疮性肾炎的遗传基础。 2.环境因素 本病常在下列因素作用下发病或者使病情恶化: (1)病毒感染:许多事实提示本病可能与慢病毒(C型RNA病毒)感染有关。NZB/NEW F1小鼠组织中分离出C型RNA病毒,并在肾小球沉积物中查到抗C型病毒抗体。在人类发病中尚未证实与任何病原体有直接关系。病原体可能只是一种多克隆B 细胞刺激因素而促发了本病。 (2)日光及紫外线:25%~35%的SLE病人对日光过敏。大多学者认为本病与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关。紫外线的照射使皮肤的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提高了免疫原性,并使角质细胞产生白介素1,增强了免疫反应。 (3)性激素:本病发病女性远较男性为高,但在儿童和老年人此种差别并不明显,提示生育期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对SLE的发病起重要作用。妊娠时SLE病情的变化亦与性激素水平有关。妊娠初3个月病情加重,与孕妇血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此后由于孕酮水平迅速增高,孕酮与雌二醇的比值相应增高,从而使病情相对稳定,产后孕激素水平降低,病情可能再度加重。晚近发现,SLE患者血清中泌乳素值升高,导致性激素的继发性变化,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4)药物:有些药物是半抗原,一旦进入已处于超敏状态的SLE体内则诱发免疫应答而诱发SLE症状。此类药常见者有: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保泰松、金制剂等,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另一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氯丙嗪、苯妥英钠、异烟肼等。此类药物长期和较大量应用时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免疫学改变。这类药物性狼疮样综合征在停药后症状能自行消退或残留少数症状不退。药物引起狼疮样综合征与特发性红斑狼疮的区别为:①临床表现轻,累及肾、皮肤、神经系统少;②发病年龄较大;③病程较短和轻;④血中补体不减少;⑤血清单链DNA抗体阳性。 (5)生物制品及血制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生物制品如丙种球蛋白、疫苗、转移因子、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等对亚临床型SLE患者来说是急性发作的敏感激发因子,一旦激发病情急性发作,即使停药也不能终止其发展。临床对SLE患者输血(包括血浆、血有形成分、白蛋白等)可造成不可逆转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由此说明生物制品及输血皆为SLE的诱发因素或恶化因素。 (6)食品:国内外的临床资料均证实,日常饮食成分对SLE的发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诱发SLE发作的食品中,最常见者为无鳞鱼(海鱼有巴鱼、台巴鱼及刀鱼,淡水鱼为黑鱼、鲶鱼)、干咸海产品(各种鱼干、海米等)。另外含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等;含联胺基因的食物,如蘑菇,烟熏食物等;含L-刀豆素类的食物,如苜蓿类种子、其他豆菜类,也与本综合征有关。这些常被临床工作者及病人所忽视,严重地干扰了或影响了病程的转归。 (7)情绪及心理状态:长期处于紧张情绪状态及过度受压抑状态者,或已处于静止状态的SLE者,一旦受到严重精神刺激或者情绪过度受抑制,则容易诱发病情急性发作,此种情绪效应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起致病作用。这种情况在SLE的女性多见,因为女性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作用较男性弱,起关键作用的还是雌性激素对该网络的调控作用较雄性激素弱。 3.免疫反应异常 一个具有 LE 遗传素质的人,在上述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使抗体的免疫稳定机能紊乱,表现为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而产生多种针对自身组织,包括细胞核及各种核成分、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组织成分的自身抗体,其中尤以抗核抗体为重要。引起B细胞功能亢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抑制性 T细胞丧失,不仅在数量上,且其功能亦降低,使其不能有效地调节B细胞,从而使大量自身抗体形成而致病。②有人认为是由于辅助性T细胞功能过强,引起免疫调节障碍,产生大量自身抗体。③亦有人提出可能是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活力过度,通过产生某种因子,刺激辅助性T细胞,或直接刺激B细胞,引起自身免疫。 ④有人在狼疮鼠中发现早期有B细胞的过度活跃,但没发现调节T细胞的缺陷,提出产生自身抗体的B淋巴细胞株逃脱了T细胞的控制调节,即在T淋巴细胞调节功能正常时,亦能产生自身抗体。 SLE患者有细胞因子分泌异常。IL-1由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它可使SLE的B细胞增殖,介导B细胞产生IgG,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IL-1可诱导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产生,与狼疮肾炎发生有关。约50%患者血清中IL-2水平升高,几乎所有患者有高水平的 IL-2R,且活动期较缓解期高。IL-2主要由CD4 T细胞所产生。SLE患者IL-6水平升高,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有关。在SLE活动期,IL-10水平升高,IL-10在B细胞异常活化中起重要作用。 SLE病人血液中出现的自身抗体大体分以下几类:一类为针对DNA、核蛋白等细胞核成分的抗体,统称为抗核抗体,它是所检查的自身抗体中种类最多者,现已知有30多种。在这些抗体中,有的对某种疾病特异性高,如抗ds-DNA和抗Sm抗体是SLE的特征性抗体。所谓LE因子即抗DNA抗体,它在血中与DNA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全身各处的小血管。在补体参与下引起小血管炎,并因此引起肾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肺、肝、皮肤及神经病变。抗核抗体作用于白细胞的细胞核,二者可被吞噬细胞所吞噬,此种吞噬细胞即LE细胞。 另一类为针对血细胞的自身抗体,如抗红细胞抗体、抗粒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和抗淋巴细胞抗体,可引起溶血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淋巴细胞减少等。此外,尚有类风湿因子、抗线粒体抗体、抗微粒体抗体、抗凝血因子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等。
常见症状:皮肤红肿、发紫黑、疼痛、淋巴肿大、肝肾功能异常
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多见于蝴蝶斑、胎赤、中药毒、漆疮、抱头火毒等病过程中。其他并发症主要是过敏和感染:
1.过敏 本病易发生药物过敏,且表现较重,一旦过敏则不容易逆转或病情恶化,有时疾病处于相对稳定期,接受致敏的药物即可引起病情急性发作如持续性高热等,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常见者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雌激素、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等,故狼疮病人禁用以上药物。 部分病例对一些食品容易发生过敏,对病情的危害性与上述药物基本相似。特别是对动物性肉食容易发生过敏。如狗肉、马肉、羊肉等,故应告诫患者谨慎食用,以免恶化病情。 2.感染 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因及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易感染的原因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尿毒症及疾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肺炎、肾盂肾炎及败血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致病菌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奴卡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结核菌、隐球菌及病毒等。
食疗:
(1)银耳糊:银耳15克,炒白扁豆10克,冰糖适量。小火煮至稀稠糊状,分2次服用。益气护阴,凡属毒热侵肺者,以本方补之。
(2)荷叶粥:取叶大、完整、色绿、无斑点的鲜荷叶1张(干荷叶亦可),洗净煎汁,再放入粳米60克,冰糖少许,共煮成粥。早、晚各食1小碗以清热、解毒、活血,适用于本证的调理阶段。
(3)三豆糊:绿豆12~15克、赤小豆10克、黑大豆(若缺,改用薏苡仁代替)10克,
冰糖适量,小火煮至豆烂成糊状,早、晚各食1小碗,功可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本证毒热极盛时期,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患者宜多吃什么?
排毒食物:1)蜂蜜: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补强身,排毒养颜的佳品。
功效:对润肺止咳,润畅通便,排毒养颜有显著功效,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2)胡萝卜:味甘,性良,养血排毒,健脾健胃的有效解毒食物。
功效:与体内的汞离子结合后,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体内的汞离子的排除。白萝卜、红萝卜、小萝卜也具有上述功效。
3)海带:味咸,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
功效:海带中的碘能被人体吸收后,促进有害物质,病变物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同时海带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能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
4)木耳:味甘,性平,是排毒解毒,消胃涤肠,和血止血的最佳食物。
功效:木耳含有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再排出体处。
5)黄瓜:味甘,性平,是具有明显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排毒食物。
功效:黄瓜所含的黄瓜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出毒素,所含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能美白皮肤,使其保持弹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而且吃黄瓜有助于化解炎症,还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
6)苦瓜:味甘,苦,性平,是解毒,养颜美容的少有食物。
功效:苦瓜含有一种具有明显抗癌功效的活性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活性,清除体内有害物质。
7)荔枝:味甘,酸,性温,是解毒止泻、生津止渴、排毒养颜的理想食物。
功效:荔枝有补肾益精,改善肝功能,加速毒素排除,促进细胞生成,使皮肤细嫩等功效。
8)猪血:味甘,性温,是解毒清肠,补血养容,排毒养颜的理想食物》
功效:猪血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产生一种解毒清肠分解物,能将有害粉尘及金属微粒排出体外。
9)绿豆:味甘,性凉,是清热解毒,去火的常备食品。
功效:常食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10)茶叶:性凉,味甘苦,是清热除烦,消食化积,通利小便的排毒卫士。
功效:对醒脑提神,清利头目,清暑解渴的功效尤为显著,茶叶富含一种生物性物质----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用于保健强身和延缓衰老。
患者应少吃什么?
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腻,忌饮酒,忌海鲜,忌腥荤及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