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药养是运用中药的各种性味及配伍,以达到防病保健、补虚强身、美容驻颜、延年益寿目的的养生方法。
主要是通过药物的偏胜来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偏颇,以治疗疾病或通过药物的作用保持健康,延年益寿。具体作用可有以下几方面。
补虚救偏
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总系全身,维系人的正常活动,任何部位、任何物质、任何功能出现虚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用药填补修复。气虚者益其气,血虚者养其血,阴亏者滋其阴,阳衰者助其阳,使阴阳和调、气血旺盛、经络通畅、脏腑坚固,因而身体康强不病、强健多力。
延年益寿
人体无病,并不等于处在最佳状态,而要延年益寿,就必须使人体能保持在一个接近青春状态的水平,生机旺盛不衰。药养不同于一般的补虚,而是用一类性质平和、助益人体、久服无害的药物养命以应天,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美容驻颜
人当青年,肌肤细腻、柔软、润泽,面容红润,眼睛明亮,头发乌黑、浓密、柔润,乃精血充足、滋润蓬勃之生机外露的现象。相反,肌肤干枯、皱缩、粗糙,面容苍老,目涩无光,头发斑白、稀疏、焦脆,乃精血亏虚、生机衰退之象。药养能使之恢复青春活力,或保持青春状态。这类方药多具有补精血、生津液、润干燥的作用,被称为美容驻颜药,其中也包括一些类似近代美容化妆品的外用方药。
防病保健
药物的防病保健作用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保持人体处于正常状态,如补虚强身;二是防御外邪侵袭人体,如预防六淫之邪、疫疠之气、虿虫之扰,凡能祛邪气、除瘴疠、避杀毒虫的药物都可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中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其中每类都有与养生直接相关的药物,但是古代重在矿物药,近代则转向动植物药。
矿物药
《神农本草经》中上品前十余味均为矿物药,且均有久服或炼饵服能轻身、不老、延年等功效的记载。其中丹砂、云母、石钟乳等均为服石的重要成分。丹砂,甘寒,久服通神明、不老。云母,甘平,久服轻身、延年。石钟乳,甘温,安五脏、通百节。其中丹砂虽本身无毒,但一经加温炼制,可有游离汞析出,产生剧毒。有些矿物药亦有类似情况,故古代不乏服丹者暴亡的记载。
动物药
古人有取象比类的法则,故而将动物中生机旺盛、形体健美、寿命长久的列入可以令人长寿的药物中,如龟、鹿之类,故龙骨、龟甲、鹿茸、石蜜、蜂子等皆有轻身、益寿、延年等记载。现今看来,这部分药物大多具有良好的滋补营养作用。
植物药
在种类繁多的植物药中,具有养生作用的多为性味平和补益的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益气类。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甘草、冬虫夏草等。②补血类。如当归、阿胶、鹿茸、鹿胎、白芍、龙眼肉、大枣等。③滋阴类。如地黄、枸杞子、山萸肉、五味子、女贞子、天门冬、麦门冬等。④助阳类。如仙茅、仙灵脾、肉桂、生姜、肉苁蓉、蛇床子、薤白等。⑤延年类。本类的特点是性质平和,无峻补之力,有益寿之功,能在长期服用中得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如茯苓、松脂、菊花、黄精、柏子仁、松子仁、梅花等。
养生方剂可分为单方和复方两大类。
单方类
特点是只选取一味药,经过炮制加工,按一定的剂量和方法长年服用,以求延年益寿。如服杏仁方:于平旦空腹未漱口时,取生杏仁二七枚,口中退皮,熟嚼咽之。其他如服松脂方、术方、椒方、鹿角霜方、菖蒲方、胡麻方等,多数药性平和,但个别药性稍偏,未必适合于所有人。
复方类
本类方剂颇多,涉及药物甚广,组方各有所取。兹举例如下:
①灵仙散方:白茯苓(去黑皮)、巨胜子(去皮炊一日)、天门冬(去心焙)、白术、桃仁(去皮尖炒)、干黄精各一两,共捣箩为细散,每于食前水饮下三方寸匕,日二服,或以蜜丸如赤小豆大,每服30丸,温水下,可轻身延年、却老还童。
②地仙丸方:甘菊三两、枸杞二两、巴戟天(去心)二两、肉苁蓉(酒浸一宿洗净切片焙干)四两,共捣箩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盐汤或酒下30丸。春秋甘菊、枸杞加一倍,冬夏巴戟天、肉苁蓉加一倍。连续服用可益寿、驻颜、润发。
③小地黄煎丸方:生地黄十斤洗漉出一宿后捣绞取汁,鹿角胶一斤,紫苏子(炒)二升,酥一斤半,生姜半斤绞取汁,蜜二升,酒四升,先以文火煎地黄汁一二沸,即以酒研紫苏子滤取汁投之,又煎二十沸下胶,候胶消尽,下酥、蜜、姜汁等同煎稠如饧,收入干净瓷器,每服取一匙,暖酒调化饮之,平补,能益颜色、乌髭发。
药养方法包括内服、外搽、熏洗、佩带、穿用、淋浴等多种形式。使用目的亦有补虚、强壮、益智、驻颜、延寿、轻身、辟谷等多种。
内服法
方剂最多,内容最广,几乎可以适应各种需要,不论丸、散、膏、丹、酒、汤等均有,如黄精丸方、枸杞散方、凝灵膏方、秘元丹方、黄精酒方、野云浆方等。
外搽法
多以一味或数味药物,经炮制、研磨、煎煮等处理,涂搽于身体的特定部位,用于驻颜、保健、固齿、乌须发、润肌肤等。如乌发的揩牙乌髭方:以大瓜蒌一枚,于蒂畔切开,入杏仁填实为度,盐泥固济,木炭火煅存性,去泥,细研,早晨及临卧揩齿,良久用温盐汤漱口,不必漱尽。又如揩牙固齿的黑圣散方:草乌头三两烧赤,放地上用碗合定,良久取出,用研好的蓬砂半两共研细,每用一钱七,沸汤点,先刷牙,后用药少许,揩牙齿动摆处,日三五次。
熏洗法
将药如法炮制后,熏洗局部或全身,用于驻颜、保健等。如治头风、头痒、多白屑的菊花汤方:菊花、独活(去芦头)、茵芋、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蜀椒(去目并合口)、皂荚、杜蘅、莽草、桂(去粗皮)各半两,共为末,每周一两,煮汤沐头。
佩带法
用于祛病、防虫等,如在疫瘴流行区配雄黄、麝香以祛疫,妊妇配雄黄以宜求男等。
穿用法
将药物缝到衣、被、枕、兜、肚等内里,借日常的穿用求得保健、防病、延年等效果。如菊花枕清头,绿豆枕避暑等。又如神枕方:以当归、川芎、白芷、辛夷、乌头、附子等32味,纳枕中(古代木枕),毒者安下、香者安上,枕上钻细孔以通药气,外裹纱三重。
沐浴法
多用于健体、壮阳,有浴足、浴体、浴阴器等各类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