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是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夏季养生应注重清热解暑、养阴润燥,同时兼顾健脾除湿、养心安神等方面。
养生要点:
• 心情舒畅:立夏后气温升高,心阳旺盛,人们易出现烦躁不安。此时宜调养精神,保持心境平和,可以通过读书、画画、写书法等方式凝神静气。
• 适当午睡:作息应调整为晚睡早起,但晚睡不宜超过晚上11点。适当午睡可弥补上午消耗的阳气,缓解疲劳,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如西瓜、绿豆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养生要点:
• 利水渗湿:多食用赤小豆、薏米等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食材,避免辛辣、油腻和甜食,以防加重体内湿气。
• 生津止渴:建议多吃银耳羹、百合等食物来补充津液,同时注意清热利湿,可以选择五指毛桃、冬瓜等食物。
• 清热解毒:适量吃一些苦味的蔬菜,如苦菜、苦瓜等,有助于泻火解暑、健脾开胃。
养生要点:
• 饮食清淡:芒种时节暑热偏盛,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杂粮促进消化,冷食瓜果要适可而止,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 及时补水:气温高,人体排汗多,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血容量减少导致的不适症状。
• 静息调心: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可以帮助心脏得到休息,缓解烦躁情绪。
养生要点:
• 饮食清淡:夏至时节,气血外浮,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薄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 居处清凉:穿着浅色、吸汗、透气的衣物,早晚通风换气,中午紧闭门窗,保持阴凉环境。
• 节气针灸: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可借助天地自然界的温热之气,祛散体内寒湿病邪之气,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
养生要点:
• 饮食调养:多吃西瓜、黄瓜、苦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适量饮用绿茶、菊花茶等,有助于清心除烦。
• 调畅情志:保持心态平和,通过冥想、瑜伽或听轻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安神定志。
• 适度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慢跑等和缓运动,避免中暑。
养生要点:
• 清热解暑:多吃西瓜、黄瓜、苦瓜、绿豆、荷叶等清热解毒的食物。
• 健脾利湿:适量食用薏米、芡实、山药等健脾利湿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暑天湿气重引起的食欲不振等症状。
• 保证充足的睡眠:夏季昼长夜短,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 多喝水:夏季人体排汗多,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可以选择喝些果汁或糖盐水,防止血钾过分降低。
• 注意饮食卫生: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
•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
• 适量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运动,避免中暑,同时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