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左上左下
右下右上

巴戟天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4-11-28 14:13:3224次阅读

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巴戟天

基本信息

  • 药品名称

    巴戟天 [bā jǐ tiān]

  •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 别名

    巴戟、巴吉天、巴戟肉

  • 性味归经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 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 药材简介

    巴戟天,中药名。为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巴戟天的根。具有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阳痿不举,宫冷不孕,小便频数,风湿腰膝疼痛,肾虚腰膝酸软。

  • 用法用量

    巴戟天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0克。
    巴戟天可入丸、散,也可浸酒、熬膏服用。
    巴戟天补肾多用盐水炮制后使用,祛风湿可以生用。
    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 注意事项

    1.巴戟天性温,故属外感热病、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风湿痹痛属热证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2.巴戟天有促进性成熟,增强性器官重量的作用,故婴幼儿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3.孕妇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本品不宜与强心苷合用,因其可导致心脏对强心苷敏感性增高,产生强心苷中毒;不宜与降压药利舍平、降压灵等合用。

应用

  • 应用

    1.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宫冷不孕。治阳痿,遗精,可与熟地、补骨脂、金樱子等配伍以固肾涩精壮阳;治女子不孕,男子不育,以巴戟天与淫羊藿、熟地、当归等配用以温肾暖宫,填精种子,如《景岳全书》之赞育丹;治肾虚小便频数不禁,可与益智仁、桑螵蛸、菟丝子同用以补肾固元缩尿;治肾阳不足,冲任虚寒所致的少腹冷痛,月经不调,则与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同用以温肾调经,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巴戟丸。

    2.用于肝肾不足的筋骨痿软,腰膝冷痛,配肉苁蓉、杜仲、萆薢同用,以增补肝肾,强筋骨之效,如《张氏医通》之金刚丸;治寒湿腰痛,步履不利,可与牛膝、羌活桂心等温经通络,祛寒止痛药同用,如《太平圣惠方》之巴戟丸。

 

  • 相关配伍

    巴戟天配菟丝子
    巴戟天长于补肾助阳、补益肾精、温暖子宫;菟丝子善于补肾阳、益肾阴,固摄精气、固缩小便。
    两药配伍,可以壮肾固精。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阳痿遗精、宫寒不孕、少腹寒冷疼痛、腰膝无力,治疗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者淋漓下血不断,带下过多等。

    巴戟天配熟地黄
    巴戟天长于温肾助阳;熟地黄善于补血滋阴。
    两药配伍使用,可以增强温肾助阳,补血滋阴的功效。适用于肾虚阳痿,早泄遗精等。

    巴戟天配杜仲
    巴戟天长于补肾阳而且祛风湿;杜仲善于补肝肾,强筋骨。
    两药配伍,可以增强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亏虚所导致的筋骨痿软无力,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等。

    巴戟天配山茱萸
    巴戟天善于补肾助阳益精;山茱萸长于补益肝肾,固涩肾精。
    两药配伍,增强补肾助阳,固精止遗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所导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等。

    巴戟天配橘核
    巴戟天长于温肾助阳起痿,橘核善于理气散结止痛。
    两药配伍,可以温肾助阳,理气散结。适用于寒疝,症见阴囊肿痛坚硬,牵引到腹部等。

    地黄饮子
    药物组成: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制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
    功能与主治: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适用于肾阳虚衰,痰浊上泛导致的喑痱证,症见舌头僵硬不能说话,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口干不欲饮水,脚冷脸红等。

    巴戟天散
    药物组成:巴戟天、茴香、核桃仁。
    功能与主治: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腹痛,症见膀胱气块进入腹部或者下坠,满闷疼痛。

    巴戟天丸
    药物组成:巴戟天、熟地黄、枸杞子、制附子、菊花、花椒。
    功能与主治:益真气,长肌肉,悦颜色,美食明目。适用于虚弱性疾病,症见腰膝酸软,面色晦暗,眩晕耳鸣,视物昏花。

    巴戟丸
    药物组成:巴戟天、肉苁蓉、牛膝、山茱萸、杜仲、续断、蛇床子、菟丝子、白茯苓、五味子、远志。
    功能与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适用于虚弱性疾病,肾气衰弱,症见尿液浑浊如白色浆液,阴囊湿痒;瘦弱,记忆力差,面色较差;男子阳痿等。

炮制

  • 现代炮制

    炮制方法
    1.巴戟天: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2.巴戟肉:取净巴戟天,置蒸制容器内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3.盐巴戟天:取净巴戟天,用盐水拌匀,待盐水被吸尽后,置蒸制容器内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每100kg净巴戟天,用食盐2kg。
    4.制巴戟天:取净甘草捣碎,加水(约1:5量)煎汤,去渣,取甘草汤加入净巴戟天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煮至药透汁尽,取出,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每100kg净巴戟天,用甘草6kg,煎汁约50kg。

    炮制作用:
    1.巴戟天:性味甘、辛,微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去风湿的功能。蒸软后除去木心,为去除非药用部位。巴戟肉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肾虚而兼风湿之证。
    2.盐巴戟天:引药归肾,温而不燥,补肾助阳作用缓和,多服久服无伤阴之弊。常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3.制巴戟天:增加甘温补益作用,偏于补肾阳,强筋骨,多用于肾气虚损,胸中短气,腰脚疼痛,筋骨痿软。

 

  • 古法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须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用布拭令干用。

    《玉楸药解》黄元御
    去梗,酒浸,蒸晒。

    《中药大辞典》
    巴戟天:拣去杂质,用热水泡透后,趁热抽去木心,切段,晒干。
    炙巴戟:取甘草,捣碎,置锅内加水煎汤,捞去甘草渣,加入拣净的巴戟天,煮至松软能抽出木心时(此时余汤不宜多),取出,趁热抽去木心,晒干。(每巴戟天100斤,用甘草6斤4两)
    盐巴戟:取拣净的巴戟天,用盐水拌匀,入笼蒸透,抽去木心,晒干。(每巴戟天100斤,用盐2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