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邹瑞蔚医生,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允许患者在手术中无痛并且意识丧失,它通过特定的麻醉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无意识状态,为外科医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全身麻醉通常用于小儿手术、腔镜手术、耳鼻喉科手术等,在这些手术中全身麻醉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全麻有三种主要方式:静脉全麻、吸入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
静脉全麻就像是给身体打了一针“魔法药水”药物通过血液跑到大脑去施展“魔法”,吸入全麻呢就是让我们吸进一些神奇的麻醉气体,这些气体在肺里被吸收然后也跑到大脑去“工作”。静吸复合全麻则是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全身麻醉药物的主要作用对象是我们的大脑皮层,它是我们产生意识、感觉和思维的重要区域,当它被药物抑制时患者就会失去意识和痛觉,使我们医生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麻醉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例如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就可以通过抑制接受信号的“邮局”来使其不能正常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其次,麻醉药物还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小信使”的传递,当“小信使”们被抑制时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就会受阻,从而导致大脑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络失去作用。因此这种抑制作用会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也不会有任何意识。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全身麻醉药物还包括一种肌肉松弛药,它可以导致肌肉松弛,这是因为麻醉药物还可以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以去除“信使”或断开“邮局”之间连接的方式来阻止信号的传递,从而使肌肉无法收缩。这种肌肉松弛的状态有助于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各种操作而不会因为患者的肌肉紧张而增加手术难度,手术一结束,麻醉医生就会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让我们慢慢的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过来,醒来后可能会觉得嗓子有点不舒服,这是因为气管插管时刺激了我们的咽喉部黏膜,但是别担心,这是暂时的。一般手术第二天之后就会慢慢好转的,全身麻醉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所有药物都有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了解这些风险和危害有助于患者和医生在手术前做出明智的决策,比如有的病人会在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或者在术中出现血压波动、心率不齐等生理变化,极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认知障碍或记忆力问题等神经系统的影响,甚至有个别人会发生过敏反应或术后高热等严重并发症,但是别担心!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和危害,手术前我们要和麻醉医生充分沟通,告诉他们我们的病史和任何顾虑,麻醉医生会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并在手术过程中全程监护我们的状态。手术后我们要遵循医嘱,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任何异常症状都要及时联系医生。好了,今天关于全身麻醉的小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了解这个医疗手段,手术时更加安心、无痛,记得哦,手术前后要和医生充分沟通,确保自己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