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当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ease)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天性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碘是甲状腺素的必需成分。甲状腺利用碘和酪氨酸合成甲状腺激素,故当碘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由于机体缺碘的程度和时期不同,机体出现障碍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常见症状:甲状腺肿大、智力减低、智力发育迟缓、表情淡漠、便秘、斜视、水肿、咳嗽
检查项目:必需微量元素检测、甲状腺显像、甲状腺、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脑电图检查、颅脑CT检查
2.激素水平 包括T3、FT3、T4、FT4、TSH的水平。其中T4、FT4下降,TSH升高是碘缺乏的表现。
1.甲状腺扫描 解剖上可接近正常,或呈代偿性肿大,或小于同龄者,常表现为麻点状不均匀。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大于5%,则提示碘营养不良,但甲状腺肿可能是过去碘缺乏所造成,碘缺乏予以纠正以后,甲状腺肿可能需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消退,而尿碘则在正常水平。
2.X光检查
(1)骨龄落后:表现为骨龄落后,成骨中心及骨骺不能按时出现。
(2)颅骨:脑回压迹增多,颅底短小,蝶鞍偶见增大。
3.脑电图 频率偏低,节奏不整,大多有阵发性双侧同步Q波,可无a波。
4.脑CT 有脑萎缩。
(1)补充含碘高的食物:海产品中碘的含量较高,如海带、紫菜、干贝等。
(2)食盐中加碘:加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的重要措施,进入用户的食盐中按比例1∶5万(含量不得低于20mg/kg)加碘,可有效地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1∶2万(含量为50mg/kg)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食盐中已经加碘,明显减少了碘缺乏病的发生率。
2.停药或换药 药物因素导致的甲状腺肿,应停药或换另一种药物代替。
(一)治疗
1.去除病因 首先去除病因,由于膳食因素引起,应先调整饮食,如为药物引起,要停药或换另一种药物代替。
2.饮食疗法 每天碘的推荐摄入量3岁以内为50µg,7~10岁的儿童为90µg,11~17岁为120~150µg,成人150µg;孕妇和乳母为200µg。适当补充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干贝等。食盐中加碘。
3.药物治疗 可通过碘化油的口服或注射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碘化油是一种长效、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防治药物,目前常用的是巴黎Guerter实验室的产品,名为Lipodol UF的产品用于肌注,Oridol的产品用于口服。但在剂量方面,仍存在分歧。需根据缺碘的程度和具体条件以补充,一般来说,推荐剂量是1ml,每6个月需重复一次口服剂量。如补碘后,甲状腺肿大仍不能控制,可采用甲状腺制剂治疗,以补充内源性甲状腺激素不足,可使甲状腺减小。
4.手术治疗 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但甲状腺肿大严重,引起压迫症状,且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二)预后
妊娠期补碘可以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