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肠系膜淋巴结构,经血行传播至乳房所引起的结核,临床较少见。大都是继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血源性播散的结果,或是由于邻近的结核病灶(肋骨、胸骨、胸膜或腋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逆行播散或直接蔓延而引起。
常见症状:乳房一处呈单一或数个结节状肿块、低热、盗汗、血沉快
1.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病程缓慢。
2.初期局限于乳房一处呈单一或数个结节状肿块,不痛,边界不清可与皮肤粘连,肿块液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一个或数个窦道或溃疡,分泌物稀薄伴豆渣样物。溃疡皮肤边缘呈潜行性,分泌物涂片染色偶可找到抗酸菌。
3.患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
4.可伴有低热、盗汗、血沉快。
常见于20~40岁的妇女,病程缓慢。初期时乳房内有一个或数个结节,无疼痛或触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常有皮肤粘连,同侧腋淋厂结可以肿大。临床无发热。脓块软化后形成冷脓疡;可向皮肤穿出形成瘘管或窦道,排出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少数病人的肿块经纤维化而变成硬块,使乳房外形改变和乳头内陷,与乳腺癌不易鉴别。
检查项目:X线检查、B超、乳腺导管造影、电脑红外线扫描、病理学活检
乳腺检查一般都包括
①X线检查:可以检查肺上是否有结核灶。
②B超:可以明确是否有乳房结核以及部位、结核灶的大小。
③乳腺导管造影:可以与其他的肿瘤性疾病相鉴别。
④电脑红外线扫描。
⑤乳腺冷光源透照。
⑥乳房热图检查。
⑦乳腺细胞学检查:可以和恶性肿瘤性疾病相鉴别。
⑧乳腺病理学检查:病理学若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即可确诊。
应与乳腺癌相鉴别:
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癌的远处转移,至肺时,可出现胸痛、气促、胸水等;椎骨转移时,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肝转移时,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可并发身体其他器官的结核,如肺结核、骨结核、肠结核、脑结核等。
1.乳腺癌 Miller(1971)和Ward(1978)报道乳房结核大约有5%与癌并存,Smith和Mason报道18例乳房结核与癌并存。因此诊治本病,还不能忽视有乳腺癌存在的可能。 2.霍奇金病 Graemrcook(1988)报道乳房结核并发霍奇金病1例,实属罕见。 3.贫血 乳房结核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时,增加了全身代谢的消耗,严重者可发生贫血。
1、注意膳食合理、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结核病的发生。
2、积极治疗原发结核病灶。
3、多食大蒜、百合、银耳等食物有助疾病康复。
4、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不吸烟、酗酒,不食酸辣炙?之刺激性食物。
5、患者必须坚持用药,按医嘱完成疗程。
1.增加营养、注意休息。
2.全身抗结核治疗:使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异烟肼联合治疗,全身治疗需要在手术前、手术后进行。
3.病变局限一处者可做病灶切除;范围大者可做单纯乳房切除,患侧淋巴结肿大者可一并切除。
4.有原发灶患者在手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
1, 乳房结核食疗方(仅供参考)
偏方
【配方】青橘叶、青橘皮、橘核各15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上3味洗净,然后以黄酒加水煎汤。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乳房结核患者吃什么好?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1).供给充足的高蛋白质和足够的热能,以补充消耗。
脂肪摄入不宜过高,荤素搭配适当,不要过于油腻,以免影响消化。消化膳食应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