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胸膜疾病

胸膜疾病

就诊科室:
胸外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胸膜疾病是对胸膜发生疾病的概括, 胸膜是一层菲薄半透明的膜样结构覆盖在胸壁内面及肺和纵隔的表面,其中覆盖于肺及膈表面的胸膜称脏层胸膜,而被覆胸膜和纵隔脏器的一层称壁层胸膜,此两层胸膜在肺门处相延续,围成一个潜在的空腔,称为胸膜腔 。   胸膜疾病包括原发于胸膜的疾病,主要指胸膜间皮瘤,也包括胸膜腔内的异常情。如脓胸、 血胸、胸腔积液等。  

病因

  1、胸壁病变

  胸壁变所引起的胸痛是各类胸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如胸壁的外伤,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等引起的局部皮肤,肌肉,骨骼及神经病变。常见的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组炎,带状疱疹,痛性肥胖症,肌炎及皮肌炎,流行性肌痛,颈椎痛,肋软骨炎,骨肿瘤,肋间神经炎,神经根痛等。其中共同特征:1.疼痛的部位固定于病变处,且局部有明显压痛。2.深呼吸、咳嗽、举臂、弯腰等动作使胸廓活动疼痛加剧。

  2、肺及胸膜病变

  肺和脏层胸膜对疼痛觉不敏感,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梗死等,由于病变累及壁层而发生胸痛。肺癌侵及支气管壁及壁层胸膜都可产生胸痛。自发性气胸时由于粘连撕裂产生突然剧痛。干性胸膜炎由于炎症波及脏层和壁层胸膜发生摩擦而致胸痛。大量胸腔积认与张力性气胸可由于壁层胸膜受压发生胸痛。其共同特点为:1.多伴咳嗽或咳痰。2.常因咳嗽、深呼吸而胸痛加重,其他胸壁活动并不引起疼痛,3.胸壁局部无压痛。常伴有原发疾病之症征,X线检查可发现病变。

症状

  常见症状:疼痛、水肿、发热、呼吸困难

检查

  检查项目:CT扫描、X线、血液化验、呕吐物化验

鉴别

  (一)干性胸膜炎以胸痛为主,要与肋间神经痛,心绞痛,大叶性肺炎及带状疮疹早期的胸痛及支气管肺癌胸膜转移等相鉴别。胸痛可放射到腹部要与急腹症区别。

  (二)湿性胸膜炎:先鉴别是渗出液或漏出液,结核胸液为渗出性。胸液检查:

  1、物理性状:多为草黄色、透明或稍混浊、易凝固,少数为血性。

  2、比重>1.018。

  3、细胞数>0.3×109/L,淋巴细胞占优势,可达80%。

  4、蛋白定量>30g/L。

  5、胸液蛋白/血清蛋白>0.5。

  6、LDH>200μ/L。

  7、胸液LDH/血清CDH>0。

  8、ADA>50μ/L。

 (三)渗出性胸液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感染性疾病所致胸水: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胸腔积液。

  2、肿瘤性:如支所气管肺癌、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及胸膜间皮瘤等。

  3、结缔组织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胸膜炎等。

  4、其它原因致胸液、如美格氏综合症、乳摩胸、布卡氏综合征等。

并发症

  结核性胸膜炎:当肺部结核炎症累及胸膜时引起的胸膜炎症称为结核性胸膜炎。在某些情况下胸膜炎是通过血行感染而致病的,也有部分是与机体的变态反应有关。常有积液少量至中等量,由于结核性胸膜炎渗液中的蛋白质较高,易引起胸膜粘连及肥厚。

治疗

  ①抗生素治疗

  A.抗结核药物治疗:适用于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异烟肼每日300毫克、或利福平每日坝毫克、或乙胺丁醇每日0.75--1克,一次顿服,连续服药3个月。链霉素每日0.75--1克,肌注,1--2月,与口服药交替使用,总计疗程6--9月。

  B.非结核性胸膜炎:应针对原发病(如感染、肿瘤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C.化脓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脓胸伴感染者:青霉素C每日160--320万单位,分4次肌注,并可于胸腔内再加注807单位。

  ②缓解疼痛:口服阿司匹林0.6克或消炎痛50毫克,1日3次,或可待因15--30毫克,1日3次。

  ③胸腔穿刺抽液: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积液,有明显呼吸困难,或积液久治仍不吸收者。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每周2-3次。

  ④激素治疗: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消除全身毒性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连,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用强的松15--30毫克,分3次口服,待全身症状改善,积液明显吸收减少时,可逐渐减量,一般用药4--6周。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