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拉沙热

拉沙热

就诊科室:
传染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拉沙热(lassa fever)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强烈的国际性传染病。因首例于1969年在尼日利亚东北地区的拉沙镇发现而得名。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拉沙病毒属沙粒病毒科广沙粒病毒一般和啮齿类宿主的慢性感染有关。拉沙病毒为多形性的两节段RNA病毒,有包膜,对脂溶剂和去垢剂敏感。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发热期持续存在严重病毒血症,中和抗体出现较晚以及同时存在病毒和特异性抗体,提示可能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严重损害。

  病理解剖表现为多器官充血、水肿。胸腔、腹腔、心包可有血性渗出。颈、面、肩、背部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及水肿。镜检发现心脏充血和间质性水肿。肺充血、水肿。脾充血,白髓萎缩,淋巴滤泡减少。肝脏从变性、脂肪浸润到严重的广泛性嗜酸性坏死。肾脏可呈局灶性肾小球坏死。

症状

  常见症状:斑丘疹、充血、蛋白尿、低血压、耳鸣、腹部压痛、腹痛、腹泻

  由于拉沙热缺乏特异性表现,故诊断困难。

  1.有发热、化脓性咽炎和蛋白尿的病人患拉沙热的可能性约80%。

  2.分离到拉沙病毒,抗拉沙病毒抗体4倍增高,IgM抗体阳性,IgG抗体滴度在1∶512以上等,其中的任何一条阳性可确诊。

检查

  检查项目:补体结合试验、凝血时间、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

  RT-PCR法可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并发症

可并发出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竭、颅内出血,部分患者可并发肝炎、脑炎、视网膜病变等。   1、脑炎   (1)全身毒血症状   发热、头痛、身痛、恶心、呕吐、乏力。少数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现。热程约7~10天。   (2)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第2病日后,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摇摇无依。脑神经及下肢受累少见。   2、视网膜病变   (1)视力显著减退、视物变形;   (2)视野有中心暗点;

3、颅内出血:可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力增高的表现,头颅CT或MRI检查即可明确。

饮食

拉沙热饮食保健高蛋白饮食饮食要求:应多采用动物蛋白,如瘦肉、肌肉、鱼类、乳类、新鲜蔬菜水果、马铃薯、山药、荸荠、藕粉、慈姑、番茄、胡萝卜等,饮食中注意含多量维生素成分和微量元素的食物。需要注意少吃或者避免食用;忌肥腻厚味食物,如猪肉特别是肥肉等高脂肪类的食物,辛辣食物。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