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

混合性厌氧菌感染

就诊科室:
传染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数以百计的非产芽胞的正常厌氧菌群存在于皮肤、口腔、肠道和阴道,若这种共生关系遭到破坏(例如外科手术或其他创伤、血液供应差或组织坏死),其中的某些菌种可引起伴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感染,经这些途径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流扩散至远处。因为需氧和厌氧菌常可发现于同一感染部位,因此感染可能是混合性的,除非用适当的办法进行分离和培养,厌氧菌可能被忽视。然而厌氧菌可能是胸膜腔和肺、腹腔内、妇科、中枢神经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疾病及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

病因

  主要致病的革兰氏阳性厌氧球菌是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这些球菌是口腔、上呼吸道和大肠中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主要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有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和梭状拟杆菌。脆弱拟杆菌族是正常大肠内菌群的一部分,包括从腹腔内感染最常分离得到的厌氧致病菌。

  某些厌氧菌具有独特的毒力因子,脆弱拟杆菌可能因为有这种毒力因子。尽管在正常菌群中这种细菌相当罕见,但常能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该菌的多糖体包膜似乎能促使脓肿形成。腹腔内脓毒症实验性模型显示单独脆弱拟杆菌能引起脓肿,而其他拟杆菌需有兼性菌的协同作用才能引起脓肿形成。梭状拟杆菌的强力内毒素是另一种毒力因子,由该菌引起的伴有严重咽炎的脓毒性休克与此毒力因子有关。

症状

  常见症状:发热、寒战、局部积脓、脓肿、腹痛、腹泻、发热

  下述各点可作为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线索:带有厌氧菌菌群的粘膜表面邻近的感染、缺血、肿瘤、穿透性外伤、异物、内脏穿孔、累及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扩散性坏疽、脓液或感染组织有粪臭、脓肿形成、组织中有气体、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对无抗厌氧菌作用的抗生素治疗无效。

检查

  检查项目:革兰氏染色、组织活检、细菌培养

  若感染部位的脓液革兰氏染色显示出混合的多形性菌群,则可考虑厌氧菌感染.由于革兰氏染色很难发现拟杆菌,故必须仔细观察特征性的变化不一的丝状杆菌.若感染部位取材作革兰染色显示为混合菌群,而明显坏死的组织培养仅见α-溶血性链球菌或单一的需氧菌如大肠杆菌,或甚至无细菌生长,则应考虑到可能是标本的运送或培养的细菌学技术不当之故.

鉴别

  本病主要是各种类型厌氧菌感染之间的鉴别,包括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放线菌病等。临床还需注意与气性坏疽及肉毒中毒症相鉴别,厌氧菌感染通常均有一个特定的厌氧环境,如伤口较深、清创不彻底以及有异物残留等因素导致。其次应与需氧菌相鉴别,通过细菌培养可资鉴别。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