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包虫病

包虫病

就诊科室:
传染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iosis),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本病的临床表现视包虫囊部位、大小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长期以来,包虫病被认为是一种人兽(畜)共患寄生虫病,称之为动物源性疾病,惟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称之地方性寄生虫病;在流行区带有职业性损害的特点,被列为某些人群的职业病;从全球范围讲,包虫病为少数民族或宗教部落所特有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

  本病是—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疾病,我国包虫病高发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高山草甸地区及气候寒冷、干旱少雨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以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古、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北部等地较为严重。

  家犬和狐狸等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犬因食入病畜内脏而感染。病犬排出的虫卵,污染牧场、水源等自然环境及羊毛等畜产品。人由于与家犬接触,或食入被虫卵污 染的水、蔬菜或其他食物而感染,另外,许多人在放牧、剪毛、挤奶、皮毛加工等过程中接触虫卵后误食感染。人类普遍易感。

症状

  常见症状:肝区痛、胸痛、头痛、休克、呕吐、腹部肿块、呼吸急促、腹水、黄疸、乏力、咳嗽、咯血

  包虫病可在人体内数年至数十年不等。临床表现视其寄生部位、囊肿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而异。因寄生虫的虫种不同,临床上可表现为囊型包虫病(单房型包虫病)、泡型包虫病(多房型包虫病)、混合型包虫病,多房型包虫病多是由伏氏棘球绦虫或少节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病,国外见于中、南美洲,国内尚未发现。

  1.肝包虫病

  囊肝包炎极度肿大时右上腹出现肿块,患者有饱胀牵涉感并可有压迫症状。囊肿大多位于右叶,且多位于表面,位于左叶者仅占1/4。囊肿位于右叶中心部时肝脏呈弥漫性肿大,向上发展压迫胸腔可引起反应性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向下向前发展则向腹腔膨出。大多数患者体检时发现肝脏极度肿大,局部有表面平滑囊肿感。少数病例叩击囊肿后可听到震颤。肝功能大多正常,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肝B型超声波、肝同位素扫描、肝CT检查均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由细粒棘球蚴所致的通常称为单房型包虫病;由多属棘球蚴所致的称为多房型包虫病,简称泡球蚴病。包虫增殖方式呈浸润性,酷似恶性肿瘤。肝泡球蚴尚可通过淋巴或血路转移,继发肺、脑泡型包虫病,故有恶性包虫病之称。肝质地变硬,表面不平。

  2.肺包虫病

  肺组织较为松弛,故包虫囊生长较快,常有干咳、咯血等症状。约有2/3患者病变位于右肺,且以下叶居多。在无并发症的病例胸部X线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晰而光滑的肿块(有继发感染时边缘模糊)。囊肿随呼吸而变形,罕见钙化,大小不一,最大者可占一侧肺野。囊肿穿破,囊液完全排出,在X线上呈空洞型;囊肿破入胸腔时可发生严重液气胸。约半数患者的囊肿破入支气管,随着囊液咳出而自愈,偶可因囊液大量溢出而引起窒息。

  3.脑包虫病

  发病率低(1%~2%),多见于儿童,以顶叶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与颅内压增高症状。包囊多为单个,多数位于皮层下,病变广泛者,可累及侧脑室,并可压迫、侵蚀颅骨,出现颅骨隆凸。脑血管造影、脑CT、脑核磁共振均有助于诊断。

  4.骨骼包虫病

  较为罕见,国外报告约占全身包虫病的1%~2%,国内报告远低于国外,仅占0.2%左右。以骨盆和脊椎发生率最高,其次可以四肢长骨、颅骨、肩胛骨、肋骨等。细粒棘球蚴侵入长骨后,感染通常从骨端开始,疏松海绵骨首先受侵。由于骨皮质坚硬、骨髓腔狭小呈管状,限制包虫的发展,故病程进展缓慢,晚期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骨髓炎或肢体功能障碍。X线可有助于诊断。

  5.其他

  心包、肾、脾、肌肉、胰腺等包虫病均比较少见,其症状似良性肿瘤。人感染包虫病后,常因少量抗原的吸收而致敏,如囊肿穿破或手术时,囊液溢出可致皮疹、发热、气急、腹痛、腹泻、昏厥、谵妄、昏迷等过敏反应,重者可死于过敏性休克。

检查

  检查项目:胸部平片、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嗜酸性粒细胞数、CT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包虫病补体结合试验

  1.血清试验

  血清免疫学试验用以检测病人血清抗体,试验方法多种,但以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吸附最为常用,阳性率约90%左右,亦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肺囊型包虫病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率低于肝囊型包虫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为80%,约5%呈假阳性反应(本病与吸虫病和囊虫病之间有交叉免疫现象)。其它尚有乳胶凝集、免疫荧光试验,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2.血象

  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半数病例,一般不超过10%,偶可达70%。

  3.影像诊断

  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和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等。上述检查虽均为诊断包虫病的重要手段,但在判断结果时,应相互结合并进行全面分析才有助于诊断。如胸片有助于肺包虫病的定位。肝包虫病者在肝CT上显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囊肿内或囊壁可出现钙化,低密度影边缘部分显示大小不等的车轮状圆形囊肿影,提示囊内存在着多个子囊。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手术前包虫囊肿的定位以及手术后的动态观察。

  4.皮内试验

  以囊液抗原0.1ml注射前臂内侧,15~20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即刻反应),2 小时后始消退,约12~24小时可出现红肿和硬结(延迟反应)。当患者血液内有足量抗体存在时,延迟反应常不出现。有少数患者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均呈阳性。在穿刺、手术或感染后即刻反应仍为阳性,但延迟反应被抑制。皮内试验阳性率在80%~90%之间,但可出现假阳性。其他寄生虫病,特别是带绦虫病等,有较高的非特异性反应。

鉴别

本病应与肝脏非寄生虫性良性囊肿、巨型肾积水、肺脓肿、肺结核球、脑瘤、肝脓肿、肠系膜囊肿、骨肿瘤等鉴别。

并发症

  1、囊肿穿破:肝包虫囊可因外伤或穿刺而破裂。破入腹腔时可误诊为急腹症,有剧烈腹痛伴休克,继而出现过敏症状,因此,肝穿刺在肝包虫病患者应视为严格的禁忌症。包虫囊腔内压力甚高,穿刺后不仅发生囊液外漏、过敏性休克,且可使原头蚴种植于腹腔内而产生继发性包虫囊。囊肿破入肝内胆管,破碎囊皮引起胆管阻塞,每导致胆绞痛与黄疸。

  2、感染:约1/5~1/4肝包虫囊有继发感染,感染多来自胆道。肺包虫囊并发感染者亦颇常见。感染可促使包虫死亡,但亦明显加重病情。

预防

1、加强流行区犬的处理和管制 牛为预防人体包虫感染的关键性一环。在包虫流行区野犬应一律灭绝,家犬严加限制,对必用的牧羊犬、猎犬或警犬等必须挂牌登记。定期驱绦虫和药物监测应列为常规制度,据新西兰报告重度流行区规定每隔6周投药驱绦一次。轻度流行区改为3个月投药一次。

  2、严格肉食卫生检查 肉联厂或屠宰场要认真执行肉食的卫生检疫,病畜肝、肺等脏器感染包虫,必须妥善进行无活化处理,采用集中焚烧、挖坑深埋、药液毒等法,切忌喂狗。

  3、大力开展卫生宣教 宣教方式可多样化,内容要简单通俗易懂、讲求实效。并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治疗

  1.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应争取在出现压迫症状或并发症前进行手术。术时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出(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将内囊摘除。内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常可完整取出。肺、脑、骨等部位的包虫病亦应行摘除手术。在手术摘除包虫内囊之前,向包虫囊内注入10%福尔马林液以助杀死原头蚴,由于本品对肺部组织具有刺激性和偶有的中毒副作用,故尤其不适用于破裂性肺或肝包虫囊肿。国外有人采用西曲溴胺杀原头蚴,并认为是毒性低、效果好的理想杀原头蚴剂,用于人体包虫囊摘除术前,分2次注入囊内适量的0.1%西曲溴铵,每次历时5分钟,一组10年期间通过 378例的手术时应用和手术后观察报告表明,无1例包虫复发,而未用西曲溴铵,术后包虫复发率为10%。

  2.药物治疗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国内外重点研究的抗包虫药物,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按照 WHO意见,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均为抗包虫的首选药物,阿苯达唑问世后,在治疗包虫病方面有取代甲苯咪唑的趋势,阿苯达唑吸收较好,其血清浓度比甲苯咪唑高100倍,包虫囊液中浓度比甲苯咪唑高60倍。在治疗囊型包虫病时,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可视病情连续数个疗程,其疗程优于甲苯咪唑,尤以肺包虫病为佳。对于泡型包虫病,国内有人建议长期应用较大剂量的阿苯达唑治疗,疗程17~66个月(平均为36个月)不等,经长期的随访,发现CT扫描示明显进步,大部分病例原病变区域全部钙化而获痊愈,有效率达91.7%。一般病人对长期治疗均能耐受,未见严重的毒副作用,但治疗过程中宜随访肝、肾功能与骨髓。孕妇忌用。

  3.手术方法

  (1)内囊完整摘除法 开胸分离粘连后,因囊肿多在近周边处,肺表面有时可见到覆盖的纤维蛋白层。摘除前在肺周围用纱布填满覆盖,仅露出准备作切口取囊部位,并准备好有强吸力的吸引器,便于囊腔意外破裂时及时吸出其内容物,避免污染胸腔。然后小心切开囊肿外包绕的肺纤维层,刀稍倾斜,免垂直接切入内囊。因内囊压力较高,外囊切开一小口后,即可见白色内囊壁从切口膨出,延长切口,麻醉师从气管插管用力打气,借助肺压把内囊腔推出。一般因内外囊间无粘连,可以把囊腔完整取下。内囊取出后,外囊上有细支气管口漏气,先用纱布堵上,然后缝合修补,其残腔壁较多的可切除或内翻,然后缝合,完全消灭残腔。

  (2)内囊穿刺摘除术 在囊肿部位周围用纱布涂擦或用双氧水冲洗以杀灭原头蚴。过去常用甲醛涂抹,有进入支气管漏口发生严重支气管痉挛的可能,现已不用。残腔中有支气管漏气要一一缝合,再从周围至底部全层(较大的可分数次)缝合,消灭残腔。

  (3)肺切除 用于囊肿已破裂,肺组织有严重感染,并发支气扩张、肺纤维化、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或肺癌不能除外的患者。手术中如有可能最好先游离出支气管钳夹,避免术间挤压肺组织时,囊腔破向支气管,引起病变播散或窒息死亡。

  (4)特殊类型包虫病的处理 如同时有肝及肺囊肿可以一次手术。双侧有病变的先处理病变较大或有并发症的一侧,肺囊肿有支气管胸膜瘘的,先闭式引流,待感染控制,体力恢复后再行肺切除。

饮食

  1、银杏蒸鸭白果200克。白鸭1只。白果去壳,开水煮熟后去皮、蕊,再用开水焯后混入杀好去骨的鸭肉中。加清汤,笼蒸2小时至鸭肉熟烂后食用。

  2、五味子炖肉五味子50克,鸭肉或猪瘦肉适量。五味子与肉一起蒸食或炖食,并酌情加渗入渗出调料。肉、药、汤俱服。

  3、莲子鸡莲子参15克,鸡或鸭、猪肉适量。莲子参与肉共炖熟,适当加入调料即可。经常服用。

  4、冬瓜皮蚕豆汤冬瓜皮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