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又称低钠综合征、低盐综合征(low salt syndrome)等。是一种较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平衡紊乱,主要是因体内钠不足或体内水分过多,造成缺钠性或稀释性低钠。同时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产生稀释性低钠血症有关。
本病征是指体内总钠量降低所致的病理状态,人体总的可交换钠为40~45mmol/kg。低盐综合征多伴有低钠血症,但也有血清钠不低者。反之,低钠综合征虽多数伴有体内总钠量减少,但亦有正常或增加者。临床上测定的是血清钠而不是体内总钠量。低盐综合征是指体内总钠量减少,严格来说并不等同于低钠综合征。
(一)发病原因
胃肠道疾患引起为最常见且容易识别,其他由于脑、肾、肺疾患引起者则辨认较难。胃肠道疾患常由输液不当引起,呼吸道疾患如肺炎及支气管哮喘均可产生ADH分泌异常,颅脑疾患如脑炎、肿瘤等可以引起脑性低钠血症。肾疾患常由于长期忌盐,钠入量偏少,一旦发生感染、吐泻、进食量少等,很容易发生本病征。低钠血症的分类及形成原因。
(二)发病机制
低钠血症指血清钠浓度<130mmol/L,一般是由于原发性钠缺乏导致机体内钠的消耗或机体内水过多或者两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原发性钠缺乏与肾脏不能较好调节钠的代谢有关。肾性钠丢失即是由于钠调节过程中肾脏存在内在缺陷所致。早产儿由于肾脏对钠重吸收的功能还不成熟,钠易于从尿液丢失。即使在血清钠浓度较低时,由先天性尿道异常、阻塞、发育不良、发育异常或其他一些肾脏先天性疾病如髓质海绵样肾所导致的肾性失盐综合征,也会造成尿液中明显的钠盐丢失。肾上腺功能不足所致的盐皮质激素缺乏在有肾上腺增生的儿童来说是最为常见的。肾性的钠盐丢失还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并长期使用利尿药的儿童,而且随糖尿病出现的渗透性利尿也可造成肾性钠盐丢失。
钠在肾外组织中的丢失,常常与鼻胃消化液丢失而未得到及时补偿或胃肠炎所致的胃肠道液体的丢失有关。这种类型的胃肠炎,常常是呕吐与腹泻,能够引起肠道内水的丢失和更为明显的钠丢失。由钠的丢失多于水的丢失所致的低钠血症,在低溶质饮料摄入后还会得到进一步加重。
在由于营养素钠摄入减少所致的低钠血症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水中毒综合征。这种类型的水中毒往往见于一些不顾正常膳食浓度配方而摄入大量含钠量极低液体的小婴儿。这些婴儿会出现较重的低钠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癫痫发作。
在导致原发性水过多的各种异常原因中,抗利尿激素不恰当分泌综合征(SIADH)最为常见。这个综合征可能有许多原因,但共同的特征是在没有生理性刺激的情况下,抗利尿激素也进行分泌。这种增加了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能够导致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稀释细胞外液,最终导致低钠血症。对儿童来说,在那些与抗利尿激素不恰当分泌综合征有关的各种异常情况中,急性脑膜炎的并发症是最为常见的原因。
由水过多所致的低钠血症还包括外源性水过多的因素,如静脉内使用稀释的或含钠较少的液体来治疗脱水。在产生低钠血症同时还有体内钠与水异常潴留的情况通常是那些能够引起水肿形成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和肝硬化等。在这些病理情况下,水从血浆到间质的移动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渴感并释放抗利尿激素,导致水与钠的潴留。而当水的潴留超过钠的潴留时,低钠血症便会发生。心衰也能激活水与钠的潴留机制,但血浆胶体渗透压却保持正常。
常见症状:休克、皮肤花纹、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肌张力降低、烦躁不安、头痛、颅内高压、精神萎靡、嗜睡、呼吸衰竭
钠为细胞外液主要的阳离子,其主要生理功能为维持细胞外液容量、渗透压及碱储备方面起重要作用,保持神经、肌肉正常应激性。故缺少钠时产生下列症状。
1.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表现循环不良、休克,如面色苍白发灰、皮肤花纹、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少尿等,曾有报道因患肾病综合征,长期忌盐再加上合并感染,引起低钠血症而死亡。
2.释放ADH增加 使水分在体内潴留,或补低张液过多,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减低→细胞内水肿→脑细胞水肿→颅内高血压;如精神萎靡或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两眼凝视,重则惊厥、昏迷,严重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3.神经、肌肉应激性低下 表现为四肢肌张力低下、膝反射减退、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等。
根据本病征的病理生理及其临床表现以循环不良或(脑)细胞水肿为主的特点,将本病征分成四类;单纯性水中毒系稀释性低钠血症所致;单纯性低钠;低渗性脱水及低钠性水中毒均为缺钠性低钠血症所致。稀释性者无周围循环不良。缺钠性者细胞外液均减少,故有周围循环不良。但循环不良及脑水肿程度各有侧重。
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清钠<130mmol/L可确诊。
检查项目:血清钠、血浆渗透压(POP)、血液检查、胸部CT检查、胸部平片、心电图、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
1.血液检查 血清钠<130mmol/L。
2.其他 视原发病因而异,与腹泻病有关者,大便检查有相应改变;有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有肾病综合征者,血胆固醇高,血浆蛋白低和有大量蛋白尿;脑炎者脑脊液检查有相应发现。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胸部X线片、脑CT、心电图等检查。
低盐综合征:根据本病征的病理生理及其临床表现以循环不良或(脑)细胞水肿为主的特点,将本病征分成四类;单纯性水中毒系稀释性低钠血症所致;单纯性低钠;低渗性脱水及低钠性水中毒均为缺钠性低钠血症所致。稀释性者无周围循环不良。缺钠性者细胞外液均减少,故有周围循环不良。但循环不良及脑水肿程度各有侧重。
重则惊厥、昏迷,严重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惊厥是急诊症状,必须立即紧急处理。惊厥发作时,患儿应取侧半卧位,松解衣领,指压人中,轻扶肢体,避免关节损伤和摔倒。可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惊厥停止后,喉头分泌物多时,用吸痰器吸出痰液,并立即短时间给氧。惊厥后出现呼吸困难或暂停时,应做人工呼吸。
本病征经过适当处理部分病例,在短期内即消失,症状严重病例如不及时纠正,亦可引起死亡(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或遗留不可恢复的神经系统病变,提高医疗技术,防止医源性低钠血症,如腹泻病的合理补液、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合理饮食等;对于感染性疾病患儿,尤其是重症病例,注意监测血液电解质,加强综合治疗措施。
(一)治疗
1.低渗补高张液 原则上低渗补高张液,由于大部分病例同时并存低氯,故主张用3%氯化钠液静脉滴注,12ml/kg可提高10mmol/L,低渗性脱水可用2/3张至等张液纠正。
2.单纯性水中毒者 主要限制水分,必要时加利尿剂,利尿剂最好在循环情况改善时使用。
3.有神经系统症状者 给脱水剂20%甘露醇降压,以及止惊药物等。
4.病因治疗 有感染者,选择针对病原菌作用强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由于长期限制钠盐饮食者,应予以调整饮食;脑肿瘤患者应手术治疗等等。
(二)预后
本病征经过适当处理,部分病例在短期内即消失症状,严重病例如不及时纠正,亦可引起死亡(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或遗留不可恢复的神经系统病变。
低钠血症食疗方
一、肾病引起的低钠血症的食疗:
1、参元汤:人参(或西洋参)益气健脾,桂圆肉养血安神;以人参6克加桂圆肉10枚,共煮内服,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贫血、心悸怔忡者,有养血安神之功效。
2、参枣汤:人参(或西洋参)益气健脾,红枣功能健脾和胃,以人参6克加红枣6枚,共煮内服。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贫血者,有提高血红蛋白作用。
3、小米、大枣、赤小豆、山药(鲜)各适量,加水共煮成粥,熬时加适量食碱;经常服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贫血服用,有健脾利水、和胃养血的功效。
4、桑椹蜜膏:桑椹有养血补肾作用,蜂蜜可润燥养血,以鲜桑椹100克(或干品50克),浓煎,加蜂蜜250克收膏,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阴不足、失眠烦躁者。
5、五汁饮:鲜藕清热凉血、鲜梨清心润肺化痰,鲜生地清热凉血,生甘蔗助脾健胃,以上诸品各500克,切碎,以消毒纱布拧汁,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有鼻出血者,分2~3次服完。
二、肝硬化引起的低钠血症的食疗:
1、灵芝山药生鱼汤:生鱼250克,灵芝12克,淮山药30克,生姜3片。
把生鱼活杀,去鳞、鳃及内脏,切段洗净。灵芝、淮山药、生姜洗净。把全部用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温火煮1-2小时,调味即可。饮汤食肉。
2、猪苓鲫鱼汤:鲫鱼500克,猪苓30克,冬瓜皮30克,生姜4片。
把鲫鱼活杀,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猪苓、冬瓜皮、生姜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温火2小时,调味即可。饮汤食用。
三、心力衰竭引起的低钠血症的食疗:
1、椰子汁:成熟的椰子1个,白糖适量。将椰子剥去外皮,在上面钻孔,倒出椰汁,洞入白糖适量,搅匀即可,一次饮完,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水肿患者饮用。
2、桑皮粥:桑白皮9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先将桑白皮入砂锅加冰糖煎去药汁,去渣用药汁煮粳米如粥,快成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可。早、晚两次服用。此粥味甜质润,无论成人或小儿肺热咳喘、水肿胀满均可食用,也可用于痰热壅肺的心衰咳喘、水肿症状。
低钠血症患者宜食用:
(1) 适度吃一些禽肉、瘦肉、鱼肉。如熏腌猪肉,午餐肉,带 鱼,牛 肉。
(2) 钠在普通食物中来源主要还有;大红肠,谷糠,玉米片,泡黄瓜,火腿,青橄榄,午餐肉,燕麦,马铃薯片,香肠,海藻,虾,酱油,番茄酱,菠 菜,冬瓜茄子 ,豆腐干等。
(3) 对于那些慢性失钠性低钠血症,应注意补钠量要达到常规计算量的2倍,补钠速度不宜过快,同时补充适量的镁等矿质元素,如;绿叶蔬菜、粗粮、坚果等食物。
(4) 如果老年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有如下情况时,可不必过分限制钠盐的摄入,即:长期食欲不振、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血钠浓度监测偏低等。在这些情况下,患者每日摄盐量可以达到4~5克,同时多吃一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菠菜、山药、毛豆、苋菜、大葱等。
低钠血症患者忌食用:
(1)忌生忌冷,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