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重要的理由可以认为乙醛在酒精中毒中不起重要作用,酗酒成瘾的主要因素是乙醇本身,而并非是它的代谢产物。没有在胃壁和肝脏氧化代谢的酒精很快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对组织功能的影响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有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与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有关,这类疾病的共同之处当然是酒精滥用,但酒精造成神经损伤的机制在不同的疾病中各不相同。
确已证实大量无节制地饮酒,对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有很大的损害作用,神经系统是酒精滥用致病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常见症状:运动变得缓慢而且不准确、唐突
1.神经系统酒精性疾病
(1)急性酒精中毒 单纯醉酒,复杂性醉酒,病理性醉酒。
(2)禁酒或戒断综合征 震颤,妄想,抽搐,谵妄性震颤。
(3)继发于酒精中毒的神经系统营养不良性疾病 ①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②多周围神经病。③视神经萎缩(烟-酒性综合征)。④糙皮病。
(4)与酒精中毒有关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 ①小脑变性。②Marchiafava-Bignami病。③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④酗酒性心肌病和肌病。⑤酗酒性痴呆。⑥脑萎缩。
(5)胎儿酒精综合征
(6)肝硬化和门脉综合分流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①肝性木僵和昏迷。②慢性肝脑变性。
2.酒精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
(1)酒精不同程度地影响各种运动功能,包括简单的站立,讲话,眼球运动和高度精密,复杂的运动技能,运动变得缓慢而且不准确,唐突,因此不能胜任技能性工作。
(2)酒精还通过干扰感知速度和持续性脑力活动而损害智能导致学习过程缓慢,效果差,易形成词和数字的过多联系,集中和持久注意力的能力降低,患者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而将问题简单化,最终酒精将损害判断和认知能力,甚至丧失所有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3)当血液乙醇浓度为30mg/dl时,可出现轻度的欣快;在50mg/dl时出现轻度共济失调;在100mg /dl时共济失调明显;在200mg/dl时出现意识混乱,智能活动水平降低;在300mg/dl时患者呈木僵昏迷状态;达到1000mg/dl时呈深麻醉状态,有致死的可能。
(4)对酒精的耐受:习惯性饮酒可使酒量增大,从而使酒精作用降低,这是慢性酗酒者大量饮酒而无明显醉酒迹象的原因。在短期酒精暴露后,神经系统能够调节适应酒精的存在;因此,如果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升高非常缓慢,即使浓度达到很高,也很少出现症状;反过来说,乙醇的血液峰值上升越快,中毒的程度越重。
检查项目:血、尿酒精浓度的测定等
1.血、尿酒精浓度的测定
有诊断及评估中毒程度的意义。
2.其他血液检查
包括血生化、肝功、肾功、出凝血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等。
3.心电图、脑电图、脑CT或MRI检查
有鉴别诊断及评估中毒程度的意义。
4.肌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应注意与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如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卒中、颅脑外伤等。戒断综合征的精神症状和癫痫发作,应与精神病、癫痫、窒息性气体中毒、低血糖征等相鉴别。慢性酒精中毒的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鉴别。
滥用酒精对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有很大的损害作用,现已证实酒精中毒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附壁血栓形成,心肌病、心肌梗死、高血压,以及血小板数增多、凝集功能增加和纤维蛋白自发性溶解时间延长等。大量嗜酒母亲的胎盘发现有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间接影响了胎儿,使胎儿发育不良或畸形。一次大量饮酒可出现急性神经精神症状,长期饮酒则产生慢性神经精神症状,甚至出现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
1、开展反对酗酒的宣传教育,创造替代条件,加强文娱体育活动。
2、饮酒时做到“饮酒而不醉”的良好习惯,切勿以酒当药,以解烦愁、寂寞、沮丧和工作压力等。
3、饮酒时不应打乱饮食规律,切不可“以酒当饭”,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4、一旦成瘾,应迅速戒酒,对戒断综合征应细心照料,重者必须入院治疗。可应用抗饮酒药物,如戒酒硫和痢特灵以中止饮酒,对酒产生厌恶感;也可在饮酒时应用阿扑吗啡皮下注射,造成厌恶性条件反射而戒酒。
5、在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戒酒及症状明显好转之后,应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并使他们取得社会性康复。
1.急性酒精中毒
治疗原则基本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毒的救治相同。包括催吐、洗胃、生命体征的维持及加强代谢等一般措施。轻度中毒无需特殊治疗,应注意保暖、侧卧,并避免驾驶机动车辆。严重者可用50%葡萄糖、胰岛素静脉注射,同时肌注维生素B1、B6和烟酸。近年来,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也被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治。一般肌内注射,也可溶解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可重复使用直至患者清醒为止(及时充分地使用该药,不仅可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而且可缩短昏迷时间)。但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此外,呼吸抑制者可给予呼吸兴奋剂,血压下降者可加速补液、应用升压药,脑水肿者应降颅压治疗。
2.戒断综合征
患者应安静休息,保证营养,给予B族维生素。酒精性震颤多为自限性,多数病例不需用药物治疗,若震颤持续较久或较重者,可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若有焦虑、失眠等脑部症状者,可给予安定剂以缓解戒断症状。戒酒性癫痫患者,可用苯妥英(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但巴比妥类药物应慎用,因可能有增加呼吸抑制的危险。有幻觉者可用氟哌啶醇。震颤谵妄为内科急症,需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严重谵妄患者可用氯丙嗪肌注或静脉滴注)。
3.慢性酒精中毒
治疗原则包括绝对戒酒,改善营养,补充大量B族维生素和给予神经、肌肉营养药等。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时,应早期大量使用维生素B1;重症患者可同时给予烟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眼征迅速消失,继之共济失调改善,但精神症状恢复缓慢。脑桥中央型髓鞘溶解症的治疗除给予大量B族维生素外,应注意维持电解质、尤其是钠平衡和足够的营养。酒精性痴呆患者,在改善营养和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1的同时,可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改善脑代谢药物、钙拮抗药等。酒精性脑萎缩患者,可给予B族维生素,脑代谢活化剂如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细胞色素C、三磷腺苷(ATP)、谷氨酸、γ-氨酪酸、吡硫醇(脑复新)、吡拉西坦(脑复康)等,以及高压氧治疗。其他慢性酒精中毒如酒精性弱视、酒精性小脑变性、胼胝体进行性变性、酒精性肌病等亦以改善营养、补充维生素B1及其他B族维生素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