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就诊科室:
传染科眼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是一种最严重的化脓性角膜炎,症状剧烈,发展迅速,可于24~48小时内破坏整个角膜,数日内即可失明,必须及时抢救治疗,并作好消毒隔离,严防交叉感染。

病因

  由Gram阴性需氧杆菌即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绿脓杆菌常存在于土壤及水中,也可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上呼吸道及正常结膜囊内,还可依附于异物上,以及被污染的眼药水内,特别是荧光素液或消毒不彻底的器械上,也可存在于化妆品中,甚至可在保存的蒸馏水中繁殖。据统计在夏末秋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绿脓杆菌最适宜的繁殖温度30~37℃有关。绿脓杆菌虽然毒性很强,但侵入力弱,只有在角膜受到损伤(如手术、各种角膜外伤、角膜异物伤)或角膜抵抗力降低(如营养不良、角膜暴露、麻痹等)时才容易造成感染发病。

症状

  常见症状:眼部红肿、疼痛、流泪、视力障碍、脓样分泌物

  起病突然,发展迅速,潜伏期短,感染即可发病。角膜刺激症状剧烈,分泌物多,视力下降。球结膜高度水肿,明显充血。角膜基质可迅速遭到破坏和穿孔。感染早期,在角膜中央有小面积灰黄色的浸润、隆起,周围及深部基质有弥漫性水肿,继而很快形成圆、半环形或环形的半透明油质状的灰白色坏死区;坏死组织富有粘性,可迅速脱落形成溃疡。溃疡周围有环形浸润包绕,从而割断了病变区与角膜缘血管网的联系;加上嗜中性白细胞的侵入和由于绿脓杆菌在角膜内产生的胶原酶对胶原纤维的破坏,可使角膜基质进一步加速坏死。新的研究资料提出,绿脓杆菌破坏角膜的蛋白酶是蛋白糖苷溶解酶。它的降解可使胶原纤维离散,从而使角膜液化,可在1-2天内造成整个角膜坏死和穿孔。最终因眼内炎甚至全眼球炎而失明。

检查

  检查项目:眼部特殊检查、血象、角膜刮片检查、细菌培养、血液生化

饮食

  1.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食疗方:

  1.银花复明汤:银花、蒲公英各30克,炙桑皮、黄芩、龙胆草、黄连、蔓荆子、大黄、玄明粉各9克,花粉、生地、知母各12克,枳壳6克,木通、甘草各3克。

  2.杞菊决明子茶:杞子10克,菊花10克,炒决明子10克。

  3.拌黄花菜:将新鲜黄花菜15克洗净,入沸水中约煮5分钟,捞出沥水切段,酌加食盐、味精、芝麻油拌匀即成。

  4.青鱼胆汁饮:取青鱼胆汁10滴,放入黄酒50毫升中混匀即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