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扁桃体周脓肿
扁桃体周脓肿

扁桃体周脓肿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周围组织间隙的化脓性炎症,是急性扁桃体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扁桃体前上方,常为单侧性,双侧同时发生者甚少见,此病多见于青壮年,10岁以下及老年人极少。

病因

  该疾病大多数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上隐窝引流不畅或深部滤泡化脓,感染向深层发展,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隙。磨牙周围炎症,也可发展至扁桃体周围隙。初为炎性浸润,即扁桃体周围炎,继而形成脓肿。脓肿多位于扁桃体前上方,即舌腭弓上方与舌扁桃体之间,位于其后上方或后下方者少见。常发生于一侧。其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及厌氧性链球菌(恶臭味)。

症状

  常见症状:发热、咽痛、吞咽困难、口涎外溢、咽喉炎、口臭、舌苔厚腻

  1.大多数发生于急性扁桃体炎发病3~5天后,或急性扁桃体炎病情刚有好转之时,病人体温度升高,严重者高热、寒战,全身出现中毒症状。一侧咽痛较扁桃体炎时加剧,常放射至同侧耳部及牙齿,因咽痛剧烈及软腭肿胀,病人吞咽困难,口涎外溢,饮水向鼻腔反流,语言含糊不清。周围炎症波及翼内肌时,出现张口困难。脓肿甚大者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病人表情痛苦,头偏向患侧稍前倾。口臭多涎,舌苔厚腻,张口受限,颈淋巴结肿大、压痛。若为前上位脓肿,患侧舌腭弓上部及软腭充血、肿胀,明显隆起,扁桃体覆以脓性分泌物,被推向内下方,悬雍垂充血肿胀转向对侧;后上位脓肿时,患侧咽腭弓明显肿胀隆起,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下位脓肿者极少见,但可并发咽、喉水肿及颈动脉鞘炎,以扁桃体下极与舌根部之间肿胀隆起为著,而软腭及悬雍垂充血肿胀不明显。

检查

  检查项目:口腔内窥镜、血象、血液生化

  可见咽黏膜充血,患侧软腭充血肿胀显著,脓肿常见于扁桃体上极与舌腭弓之间。该处明显隆起,软腭及悬壅垂被推向对侧。若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及舌腭弓之间,则舌腭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且被推向内下方。若位于扁桃体与咽腭弓之间,则咽腭弓隆起,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患侧颈及下颌淋巴结肿大,根据症状及体征诊断不难。通常根据发病已4~5天,咽痛剧烈和局部隆起明显,在最隆起处试验性穿刺抽脓可明确诊断。

鉴别

  1.咽旁脓肿

  患侧的咽侧壁连同扁桃体被推移向内隆起,也可出现张口受限,但咽部炎症较轻,扁桃体本身无明显病变。颈侧放射性疼痛剧烈,常有炎性脓肿及明显触痛。

  2.智齿冠周炎

  多伴有下颌智齿阻生和牙周袋形成,龈瓣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炎性肿胀可蔓延至舌腭弓,但扁桃体及悬雍垂不受波及。

  3.扁桃体脓肿

  为扁桃体本身的脓肿,可在扁桃体内穿刺抽出脓腋,从扁桃体上隐窝中可见脓液流出。患侧扁桃体肿大,炎症向周围浸润,但无张口受限。

  4.脓性下颌炎

  是口底的急性炎症,形成弥漫性蜂窝组织炎,在口底及颏下有炎性肿块将舌抬高,压舌疼痛,伸舌困难,张口受限但非牙关紧闭,感染侵及到咽、喉部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软腭及舌腭弓充血隆起,多因牙源性感染引起。

并发症

  1.颈淋巴结炎 多发生于颈上深淋巴结,局部有压痛,化脓者少见。

  2.咽旁脓肿 如扁桃体周脓肿未见溃破出脓,出现张口困难减轻,下颌角部肿胀,全身症状加重,应考虑到脓肿已穿透咽上缩肌进入咽旁隙。

  3.喉水肿 有喉阻塞症状。

  4.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脓毒血栓由扁桃体静脉,经翼内静脉和面静脉至颈内静脉,引起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传布全身,可致肺梗死、转移性肝脓肿等。

  5.海绵窦栓塞 脓毒血栓由面静脉进入海绵窦而引起。

  6.病灶感染 如肾炎、纵隔炎、心内膜炎、腹膜炎、口底蜂窝织炎、甲状软骨膜炎以及吸入性肺炎等。

预防

  预防感冒,加强锻炼,增强全身抵抗力。积极治疗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及鼻窦炎等,以及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炎等疾病。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通过合理平衡的膳食和身体锻炼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减少主要慢性疾病的发病危险。

治疗

  1.脓肿未形成前的治疗

  同急性扁桃体炎,须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控制炎症扩散,制止脓肿形成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也可用加普鲁卡因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局部封闭,有消炎止痛作用。

  2.穿刺抽脓

  通过穿刺可以明确脓肿是否已形成脓肿的部位,同时也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在0.5%~1%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下,选择脓肿最隆起和最软化处,试控性进针,注意方位,不可刺入太深,以免误伤咽旁大血管。针进入脓腔时有空虚感,回抽时即有脓液抽出。尽量将脓液抽净,然后针头不动,换上空针,用抗生素液冲洗。

  3.切开引流

  在局麻下于脓肿穿刺部位切开引流。若无法确定切口部位,则从悬雍垂根部做一假想水平线;从舌腭弓游离缘下端做一假想垂直线,二条线交点稍外,即为适宜做切口之处。切口长1~1.5cm,切开黏膜及浅层组织(不可过深),用一血管钳向后外方顺肌纤维走向逐层分离软组织,直达脓腔排脓。术后不置引流条,每日扩张切口并冲洗脓腔1次,数日即可痊愈。

  4.脓肿期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一般情况下,扁桃体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才可施行手术。但对于扁桃体周围脓肿者,确诊后或切开排脓后数日,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便可施行患侧扁桃体切除术。此时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窝之间已为脓液所分离,所以,手术剥离扁桃体较易,出血少、疼痛轻。扁桃体切除后,其脓腔完全敞开排脓底,容易治愈。尽早除去病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亦可避免再次手术时的痛苦和因瘢痕形成造成剥离扁桃体的困难。

  5.治愈标准

  发热及疼痛消失,炎症消退。术后创口愈合,无并发症。

饮食

  1、忌海鲜发物、助火刺激性的饮食,宜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在创口愈合之后,最好忌食水族鱼腥物两周,否则后遗口臭。

  3、平时多喝水,多吃些清热的水果。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