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颌骨骨髓炎
颌骨骨髓炎

颌骨骨髓炎

就诊科室:
口腔科耳鼻咽喉头颈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因颌骨受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累及范围常包括骨膜、骨皮质以及骨髓组织,常见的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幼儿骨髓炎以及放射性骨髓炎。颌骨骨髓炎可分为化脓性、特异性、放射性等几种。临床上以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为多见。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牙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

病因

  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牙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血源性颌骨骨髓炎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小儿。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多见,我国由于医药条件的改善,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发病率已大为下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与下颌骨皮层骨骨质致密、周围有肥厚肌肉及致密筋膜附着,髓腔脓液积聚不易穿破引流等因素有关。

症状

  常见症状:消瘦、下唇麻木、脸部疼痛、牙痛、放射性疼痛、面部浮肿、牙龈肿胀、牙齿松动和脱落、张口困难、睁眼困难、死骨、牙龈溢脓

  1.急性颌骨骨髓炎

  发病急剧,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迅速延及邻牙,导致整个患侧疼痛并放散至颞部。面部相应部位肿胀,牙龈及前庭沟红肿,患区多个牙齿松动。常有脓液自牙周溢出。下颌骨骨髓炎,因咀嚼肌受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下牙槽神经受累时,可有患侧下唇麻木。上颌骨骨髓炎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感染来源常为血源性。其局部表现为眶下部明显红肿,并常延至眼周致眼睑肿胀。后期可在内眦、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脓。

  2.慢性颌骨骨髓炎

  急性颌骨骨髓炎如未能彻底治疗,可转为慢性。常见的原因是单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脓液自行穿破,引流不畅。慢性颌骨骨髓炎期间,急性症状大部消退,全身症状已不明显,疼痛显著减轻。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肿胀、发硬。瘘管经常溢脓,甚至排出小块死骨。病变区多个牙松动,龈袋溢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引流不畅时,可急性发作。

检查

  检查项目:白细胞数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局部检查,可行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大。已形成脓肿时,从脓肿中心穿刺可抽出脓液。

鉴别

  慢性期的X线诊断在上颌骨应注意与上颌窦癌,在下颌骨应与中心性癌相鉴别,骨质增生型的边缘性骨髓炎应与骨肉瘤及骨化性纤维瘤等相鉴别,必要时应作活体组织检查。

并发症

  后期可在内眦、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脓。如拖延日久,可致消瘦、贫血、身体衰弱。

预防

  为预防放射性颌骨坏死及骨髓炎的发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根据肿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放射种类,剂量及放射野,放疗前要消除口腔内外的一切感染灶,进行全口洁治;

  拔除无法治愈的病牙;治疗仍能保留的龋齿,牙周炎等病牙;拆除口腔内原有的金属假牙;

  活动假牙须在放疗终止后一段时期再行配戴,以防造成粘膜损伤,放射治疗中,对非照射区应用屏障物予以隔离;

  口腔内发生溃疡时,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放射治疗后,一旦发生牙源性炎症,必须进行手术或拔牙时,应尽量减少手术损伤;

  手术前,后均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治疗

  及时治疗冠周炎、尖周炎等牙源性感染,对预防发生颌骨骨髓炎有积极意义。如已形成骨髓炎,在急性期应予彻底治疗以免转为慢性。

  急性颌骨骨髓炎的全身治疗与颌周蜂窝织炎相同,主要为增强机体抵抗力、药物控制感染(甲硝唑、螺旋霉素)。局部治疗重点在于及时切开引流,拔除病源牙。

  慢性颌骨骨髓炎时应努力改善机体状况,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拔除病源牙,彻底清除病灶、刮治或摘除死骨。

饮食

  颌骨骨髓炎的食疗

  1、芫花15克,鸡蛋3枚,同煮至蛋熟,去汤食蛋。每日1次,空腹服食,小儿用量酌减。

  2、冬瓜500克,淡菜25克,香菇50克。冬瓜去子切块,同淡菜、香菇一起烧汤。

  3、黄瓜500克。黄瓜切片盐腌15分钟,挤去水分,入适量糖、醋拌食。

  4、童子鸡1只,三七15克。童子鸡除毛去杂物,三七片放入鸡腹内,加料酒、盐、姜等调料后隔水炖煮,待鸡肉酥烂时即可饮汤食鸡肉。

  5、冬瓜500克,西红柿200克。冬瓜去皮切块,西红柿切片,两者同煮汤,加适量盐、味精调味。

  颌骨骨髓炎患者饮食宜忌

  宜

  1、饮食上宜清淡。

  2、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3、多吃碱性食物,如强碱性食品:茶、白菜、柿子、黄瓜、胡萝卜、菠菜、卷心菜、生菜、芋头、海带、柑橘类、无花果、西瓜、葡萄、葡萄干、板栗、咖啡、葡萄酒等等。弱碱性食品:豆腐、豌豆、大豆、绿豆、竹笋、马铃薯、香菇、蘑菇、油菜、南瓜、豆腐、芹菜、番薯、莲藕、洋葱、茄、南瓜、萝卜、牛奶、苹果、梨、香蕉、樱桃等等。

  忌

  1、忌食荤油肥腻的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

  2、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3、忌烟酒。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