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脊髓内脓肿
脊髓内脓肿

脊髓内脓肿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神经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脊髓内脓肿是少见的腔隙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成因与脑脓肿相似,感染性渗出导致产酶的多核细胞为主的炎症,引起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被纤维母细胞产生的囊所包围。脊髓内脓肿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不当致残率高,应引起注意。

病因

  脊髓内脓肿的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真菌(如放线菌)等。曾发现绦虫裂头蚴导致脊髓内脓肿者。部分病例找不到致病菌。感染原因和途径包括:

  1.远处感染灶的血源性播散

  可经动脉或静脉进入脊髓。临床上常见继发于肺部、心脏(亚急性心内膜炎)、泌尿生殖系统、人工流产并发感染以及体表皮肤化脓性感染等。脓肿可发生于任何脊髓节段,但以胸髓背侧好发。

  2.邻近感染灶的蔓延

  在解剖上脊髓的蛛网膜下腔经脊神经与纵隔、腹腔、腹膜后间隙的淋巴管相通,因此感染可经淋巴管进入脊髓,伴或不伴脑膜炎。半数病人来源于腰骶部感染和尾部藏毛窦感染。脓肿大多发生在原发感染灶相邻近的脊髓。

  3.创伤后感染

  多见开放性脊髓外伤、腰穿等。

  4.隐源性感染

  指感染来源不明。

  5.其他来源

  少部分脊髓内脓肿是由于患者感染了HIV。

症状

  常见症状:排尿困难及尿潴留、肌肉萎缩、感觉障碍、肌性肌无力、下肢的感觉,肌力,神经异常、脊髓受压

  因脓肿的部位、大小、单发或多发以及病程的长短不同而不同。虽然一些病人主诉背痛、颈痛或手痛,但大多数仅表现出脊髓功能障碍的进行性加重,如长束征、尿潴留、受累脊髓平面以下的肌力减退和不同类型的感觉缺失。根据疾病进展的快慢,腱反射可以减弱或增高,Babinski征可以存在或不存在。许多病人即使是那些急性发病者也可能从不发热。

检查

  检查项目: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脊椎平片、脊柱MRI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但有时很轻微。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均升高。脑脊液培养几乎总是阴性。

  脊柱平片一般是阴性的,但如果平片显示有椎间盘炎、脊髓炎或椎旁感染,必须怀疑感染会扩散至脊髓。

  过去脊髓造影常能看到与髓内病变一致的脊髓增宽现象,经常有椎管完全梗阻。近来,MRI已取代脊髓造影而作为首选的检查。MRI显示脊髓增粗伴水肿,T2加权图像为髓内高信号,T1加权图像为髓内呈等或低信号的病灶。T1加权增强后可见髓内病灶有强化。

鉴别

  颈椎病

  脊髓肿瘤的临床表现与颈椎病十分相似,并由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高发病率,使脊髓肿瘤常被忽视。对此,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脊髓肿瘤早期多表现为根性痛及逐渐出现的脊髓受压症状。具有部位固定,疼痛剧烈,持续存在,因咳嗽用力加重等特点。同时或稍后,伴有脊髓长传导束的刺激或受压征。故而对这类患者应常规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

  髓外肿瘤

  常见临床病理类型为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神经根痛较常见,且具有定位诊断的价值。感觉改变以下肢远端感觉改变明显,且由下往上发展,无感觉分离现象。锥体束征出现较早且显著,下运动神经元症状不明显,脊髓半切综合征明显多见。椎管梗阻出现较早或明显,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放出脑脊液后由于髓外肿瘤下移而症状加重。脊突叩痛多见,尤以硬膜外肿瘤明显,脊柱骨质改变较多见。

  脊髓空洞症

  发病徐缓。常见于20~30岁成人的下颈段和上胸段。一侧或双侧的多数节段有感觉分离现象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若空洞向下延伸,侵及侧角细胞则常伴有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Horner's syndrome)及上肢皮肤营养障碍。早期无椎管梗阻现象,晚期可引椎管梗阻。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与髓内肿瘤相鉴别。

并发症

  1、水、电解质紊乱:呼吸肌瘫痪患者长期使用人工呼吸机时易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高热、出汗、呕吐、腹泻、不能进食及血气改变皆可引起严重生化紊乱。补液过多可引起水肿和低钠血症。

  2、心肌炎: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引起心电图T波、ST段和P-R间期改变,见于10%~20%病例。

  3、高血压:可由下列因素引起:①缺氧;②由于下视丘受累导致持续性高血压,进而引起视网膜病、惊厥和神志改变。

  4、肺水肿与休克:发病机制未明,常见于死亡病例的末期。

  5、消化道穿孔与出血:曾观察到胃和十二指肠的急性扩张、盲肠穿孔、十二指肠、胃和食管的急性溃疡、整个胃肠道的多发性糜烂伴有大出血和肠麻痹等。

  6、肺不张与肺炎:常见于严重延髓性麻痹(第Ⅸ和第Ⅹ脑神经受累)或球脊髓麻痹导致呼吸肌瘫痪或吞咽肌瘫痪,可因气管切开而加重。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往往耐药,化学预防亦无效。

  7、泌尿道感染:常与留置导尿管有关,化疗与潮式引流通常无效。由于长期卧床与钙的动员常导致肾结石并发感染。多饮水,限制含钙食物,酸化小便,使用水杨酸制剂及早期活动可减低结石发生率。

  8、关节病:在瘫痪病例的恢复期,可发生类似于风湿性关节炎的综合征,表现为大关节的红、肿、疼痛和压痛。

预防

  1、预防脊髓邻近组织感染累及脊髓。

  2、严格执行诊疗操作常规,预防由神经外科手术及诊疗操作所致的医源性感染。

  3、要预防感染,感染所致的脊髓炎,可以是原发的,亦可为继发的。原发性者最为多见,病原体多为病毒,化脓性细菌引起者。继发性者起病于麻疹、猩红热﹑白喉流行性感冒﹑丹毒﹑水痘﹑肺炎﹑心内膜炎﹑淋病和百日咳等急性传染性疾病或泌尿系统慢性感染性疾病的病程中以及疫苗接种后。

  4、要预防毒素,包括外源毒素或内源毒素。较为常见的能引起脊髓炎的外源毒素如一氧化碳﹑二硫化碳中毒,麻醉药和蛛网膜下腔注射的药物等。

  5、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之物,少食膏粱厚味。

  6、起居:起居有规律,忌过度性生活,衣着不宜过紧,避免受凉。

治疗

  对于髓内脓肿来说,能挽救生命及保证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及时的手术引流加上适当抗生素的使用。一旦疑及该病,即应紧急手术切除椎板,切开硬膜,用细针穿刺脓肿抽出脓液,并酌情切开背侧脊髓,以达到充分的引流和减压,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野。硬脊膜缝合或不缝合,需分层缝合肌层和皮肤。脊髓内脓肿可多房性或可能复发,因而多达25%病人需要再次引流。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同脑脓肿,并可应用皮质类固醇、甘露醇等减轻脊髓水肿。

饮食

  1、脊髓内脓肿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的食物。手术后要注意吃些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汤、鸡蛋羹等。以后再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营养要丰富均衡。

  2、保健方面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着凉感冒,预防感染。可以配合针灸、按摩等加强功能训练。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