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坏死性龈口炎由梭状杆菌和奋森螺旋体混合感染引起的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未及时治疗,重症病例可导致患者死亡。本病病原体为梭状杆菌和螺旋体,在病变部位涂片,可发现大量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常见症状:头痛、口炎、溃疡、周身不适、发烧、疼痛、流涎、充血、水肿、牙周袋形成
检查项目: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直接涂片检查、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涂片、B型超声波检查、胸部平片
重症可发生坏疽口炎,大量毒素入血可致患者死亡,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严重者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 1.坏疽性口炎又称口颊坏疽,祖国医学称为走马疳。本病容易与重症坏死性龈炎混淆,也有人认为是坏死性龈炎的严重型或恶性变。主要发生在有牙的儿童,多与全身衰弱或极度营养不良有关。文献曾报告在患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婴儿中,偶见此病。 2.当前主要认为牙周袋的形成: ①始于炎症过程使牙龈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破坏; ②牙龈胶原纤维的变性、消失,使结合上皮得以沿根面向根方增殖; ③上皮受炎症的刺激出现钉突,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侵入结合上皮,使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更为疏松,当入侵的白细胞达到结合上皮体积的60%以上时,影响上皮细胞的连接和营养,靠近冠方的结合上皮即从牙面剥离,使龈沟底移向根方而形成牙周袋。因而,牙周袋的形成和加深必然伴随着牙周附着丧失。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发病原因主要致病菌为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预防应注意合理喂养,增强体质,养成口腔卫生的好习惯,对于体弱儿、久病儿,特别在牙齿萌出期间,更要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更换新的牙刷、牙具。叩齿、早晚按摩牙龈等,以有效防止本病发生。
1、肉蛋奶的选择:猪肉、猪肝、蛋黄、鸡肉、鸭肉、牡蛎等,富含维生素B2,能促进溃疡愈合,维护粘膜的完整性。
2、蔬菜的选择:芹菜、豆荚、莴笋、菠菜、油菜、茼蒿、藕、富含粗纤维,性质寒凉,有保持大便通畅,引火下行的作
3、水果的选择:红果、草莓、柿子、橙子,富含维生素C,宜常食用。
饮食禁忌
1、忌吃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醋、姜、葱、八角等。
2、忌吃粗糙坚硬的食物如炸排骨、炸鸡腿、坚果之类。
3、忌吃口香糖、巧克力、烟酒、咖啡、烫的食物及辛辣烧烤,油炸品等。
4、忌吃研磨后的食物,如面包末、玉米或土豆片等,
5、忌吃过烫的食物。开水或滚烫的汤并不能杀灭溃疡面的细菌,反而会造成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