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
病变多位于一些特定解剖部位,骨-纤维管,或无弹性的肌肉纤维缘、腱弓等神经通道关键卡压点,该处受压神经难以回避、缓冲。其病因可归纳成三大类:
1.管内压迫
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
2.管外压迫
骨疣、骨与关键损伤、韧带损伤。
3.全身疾患
类风湿性关节炎、黏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naud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
常见症状:身痛、肌肉萎缩、无力、运动不协调、休息痛
1.疼痛和感觉异常
可按神经支配皮节发生感觉缺失或异常。
2.休息痛
疼痛夜间加重又称休息痛。
3.放射痛
疼痛可向近侧远侧同时放射,需与双重卡压鉴别。
4.运动
肌肉萎缩、无力、运动不协调。
5.交感神经受累征
表现为温度、颜色、发汗及营养障碍。
6.Vallex现象
卡压点的局限性压痛、放射。卡压点远近侧均有压痛称Vallex现象。
7.Tinel征
为卡压点的轻叩痛并有发麻感。
检查项目: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本病由于发生部位较多,且各个部位的检查方法不一,无法一一列举,从各种普遍的检查上来说,采用神经根病EMG检查,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无传导速度减慢。周围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而X线平片则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性神经阻滞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可于怀疑发生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部位,选取主要的神经,注射1%的利多卡因2ml,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有助于诊断。
1、旋前圆肌综合征:旋前圆肌直接压迫正中神经所致,造成正中神经主干受累。其症状主要为拇指对掌功能受限,桡侧3 个半手指的感觉障碍以及肘前和旋前圆肌近端部压痛。而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则无感觉障碍。
2、腕管综合征:腕管内部结构导致正中神经受压,其主要表现为手部桡侧3 个半手指掌侧皮肤感觉障碍;拇指对掌功能障碍,鱼际肌萎缩,腕部正中神经Tinel 征阳性,屈腕征阳性。因此,较容易与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相鉴别。
3、颈椎病:主要为神经根型受压,可出现上肢放散疼痛、酸胀不适、肌肉萎缩、手指活动欠灵活、精细动作困难。颈椎病依神经根受累部分可出现相应的支配区感觉障碍,肌力减弱及肌肉萎缩,而且腱反射亦有改变。对怀疑有颈椎病者,X 线片平片、MRI 均有阳性发现,可以和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相鉴别。
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当压迫严重且持久时,可造成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从而进一步造成损害,因此本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与现代生活和工作条件密切相关的病症,完全可以预防,而且预防的方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僵持、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工作一段时间,就活动活动肢体,做一些放松的动作,比如做一些外旋外展的活动等。
本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非手术治疗
采用局部制动,注射皮质类固醇和服用NSAID减轻卡压病变的炎性反应,缓解症状。但本病为缓慢进行性疾病,很少自愈。
2.手术治疗
对于本病的患者,较常进行的是手术治疗,一般经手术切开骨-纤维通道,使神经得以减压松解。此时应注意避免手术粗暴,进一步损伤神经。
1.常吃下列食品
蘑菇:由于蘑菇的茶色部分含有黑色素,对植物神经系统可以起作用,使植物神经稳定和安定下来。
小麦:小麦中含油泛酸(VB),能够制造乙醇,乙醇能够传导神经刺激植物神经系统。泛酸可以预防植物神经失调症。
裙带菜:裙带菜可以预防由于钙摄取不足所引起的急躁、激动等症状。
胡罗卜:食用胡罗卜可以使副肾皮质激素的成份旺盛,可以抑制外界对精神产生的刺激,并且改善神经失调的症状。
2.饮食方:将大豆、黑豆、海带用火炒至茶色,研粉、每天用开水冲调粉末,代茶饮用。对于女性更年期引起的植物神经失调症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