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前纵韧带骨化症
前纵韧带骨化症

前纵韧带骨化症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临床上前纵韧带骨化者远比椎节后纵韧带骨化者为多,在年龄50岁以上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约80%可显示这一特征,其中发生在腰椎者约占半数,而胸椎椎节的发病率最低。但真正出现症状(大多以颈部不适为主,个别可有食管受压征,而发生于胸、腰椎者,少有引起症状的病例)的,仅占0.1%~0.3%,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数是由于椎体间关节的退行性变所致。

  (二)发病机制

  除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前纵韧带骨化症外,绝大多数病例是由于椎体间关节的退行性变所致;此外,颈椎及腰椎的超限运动或外伤为其继发因素。由于椎节的退变,从脱水、松动开始,渐而引起前纵韧带的松弛,渐而出现韧带-骨膜下出血及髓核前移(或突出)。在形成椎节前方骨刺的同时,局部的韧带亦随之钙化,并渐而骨化。此病理过程常持续多年,最后引起椎节活动度的减少,甚至椎节完全骨化而呈融合状。此种现象亦可视为人类机体自我防御保护性反应的一种形式,以减缓病变椎节病理过程的继续发展。

症状

  常见症状:颈部酸胀不适、头部转动不灵活、吞咽障碍、咽喉部异物感

  1.主诉 发病早期主要呈现椎节局部窦椎神经反射所引起的颈部不适,活动欠灵活及有局部痛感(均较轻)。伴有椎节前缘巨大骨刺者,在颈段可引起吞咽障碍及咽喉部的异物感,并形成食管压迫型颈椎病;而在腰段,症状则较轻微,或无症状。

  2.体征 单纯前纵韧带骨化者少有阳性体征所见。范围广泛者,颈椎及腰椎活动度可有轻至中度受限,主要影响伸、屈功能。

  3.其他 除少数病例可伴有其他部位骨化或钙化外,一般多无阳性所见。

  依据临床表现,尤其依据X线片、CT、MRI检查,方能确定诊断。

检查

  检查项目:X线检查、核磁共振

  影像学检查为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包括:

  1.X线平片 主要表现为侧位X线片上显示前纵韧带有钙化(骨化)阴影,可呈单节(孤立型)或多节(散在型或弥漫型)状。伴有骨刺形成者,影像尤为清晰(图1)。其以颈4~5、颈5~6为多发,其次为颈3~4及颈6~7段;腰段则以下腰段及腰骶段多见。此与颈、腰段退变的好发部位相一致。钙(骨)化的韧带多呈条片状,亦可呈隆起状突向前方。

  2.体层摄影及CT检查 对本病的判定意义最大,尤其是早期病例。

  3.MRI检查 单纯性者一般勿需MRI检查;但波及周围软组织时,则需以此判定受累情况。

鉴别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所见,一般多与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以及特发性、弥漫性骨质肥大症和腰椎不稳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伴发。因此,应对诸相关疾患加以鉴别。

可根据x线鉴别:

颈椎 X 线片:颈椎病X片常表现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在颈椎的过伸过屈位片上还可以观察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颈椎椎管狭窄症 :X线平片检查:常规X线平片,主要是侧位片上可清晰地显示颈椎椎管矢状径。凡在标准投照距离180cm摄出的平片上矢状径小于12mm时,即具有诊断价值;12~14mm时有诊断参考意义;而在10mm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此外亦可依据椎体与椎管的矢状径比值进行判断,小于1∶0.75即属异常,小于1∶0.6时具有诊断意义,比值在1∶0.5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

后纵韧带骨化症以及特发性X线表现及骨化类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片主要特征为椎体后缘异常的高密度条状阴影。

弥漫性骨质肥大症:主要的X线特征为前纵韧带广泛骨化及韧带附着处的椎体前面、侧面骨质增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X线平片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腰椎不稳症:X线检查对于腰椎不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以动力性摄片更具价值可早于MRI检查发现椎节不稳常规摄片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前纵韧带骨化症X线平片 主要表现为侧位X线片上显示前纵韧带有钙化(骨化)阴影,可呈单节(孤立型)或多节(散在型或弥漫型)状。伴有骨刺形成者,影像尤为清晰。其以颈4~5、颈5~6为多发,其次为颈3~4及颈6~7段;腰段则以下腰段及腰骶段多见。此与颈、腰段退变的好发部位相一致。钙(骨)化的韧带多呈条片状,亦可呈隆起状突向前方。

并发症

  在颈椎可并发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又称吞咽困难型颈椎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变继发前纵韧带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及骨刺形成所致。此种骨刺体积大小不一,以中、小者为多,矢状径多小与5mm,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正是因为其少见,因而易被误诊或漏诊。

治疗

  (一)治疗

  1.一般病例 勿需特别处理,嘱其注意保护颈部或腰部即可,同时应嘱其避免外伤及过度劳累。对有局部疼痛等一般症状者,可予以对症处理。

  2.合并其他疾患者 以处理影响机体功能的病变为主,对骨化的前纵韧带一般亦勿需做特殊处理。对已对食管形成刺激或压迫者,可将骨化的前纵韧带手术切除。对同时伴有腰椎不稳症或腰椎间盘突(脱)出症者,可一并治疗(包括手术治疗)。

  (二)预后

  一般情况下,本病勿需特殊处理。对食管形成刺激或压迫者,可手术将骨化的前纵韧带切除。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