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老年人高钠血症
老年人高钠血症

老年人高钠血症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血清钠水平>145mmol/L,并伴血浆渗透压升高者,称为高钠血症。老年高钠血症,常见于高龄住院患者,主要因失水,少数因注射过多高渗NaCl等引起。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是摄水减少、失水增加,水丢失超过钠丢失,如因隐性失水的高热和呼吸深快,渗透性水样腹泻的胃肠疾病,未经控制的糖尿病所致的渗透性利尿。年老体弱、反应迟钝、口渴感减弱等,在老年人常见;中枢性尿崩症,或因慢性肾病、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等所致的获得性外周性尿崩症,在老年人亦可见;因钠输入过多者少见,常因治疗不当所致。

  (二)发病机制

  血钠过高导致血液高渗状态,使细胞内脱水,特别是脑细胞脱水,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症状

  常见症状:脱水、衰弱、头痛、抽搐、水钠的蓄积、液体平衡失调、多尿、高血压、晕厥

  轻度高钠血症可表现为非特异的衰弱、头痛、易激惹或嗜睡等症状,严重高钠血症(血钠>150mmol/L)则可出现震颤、抽搐、惊厥,或迟钝、木僵、昏迷。其临床体征主要为容量缺失和脱水,如体重减轻、皮肤弹性差、黏膜干燥和体位性低血压。此外,尚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如明显多尿(尿崩症)、高热(感染)等,若高钠系注射高渗盐水所致者,则有高血压、呼吸困难和咳嗽等心衰表现。

  血清钠水平>145mmol/L,伴血浆渗透压过高者即可确诊。测定尿渗透压有助于鉴别其病因:尿渗透压800mOsm/kg者多为不显性失水、原发性饮水过少或钠盐输注过多,介于二者之间者可为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并血容量减少,或肾性尿崩症以及渗透性利尿。进一步根据病史和禁水加压试验或测定血抗利尿激素(ADH)水平等明确病因。

检查

  检查项目:血常规、心电图、血清钠、血浆渗透压(POP)、红细胞比容、血尿素氮(BUN)

(1)血清钠浓度:升高,大于145mmol/L。多伴随高氯血症,且两者上升的程度一般一致。

(3)血液量:正常或升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及血细胞比容基本正常或轻度下降。

(4)红细胞形态:红细胞体积缩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2.常用尿液化验指标

(2)尿氯浓度:与尿钠浓度的变化一致

(3)尿渗透压和尿相对密度:与尿钠浓度的变化一致,多数患者由于氯化钠排出增多,水分吸收增多,渗透压和相对密度皆明显升高;在内分泌紊乱者,尿渗透压和相对密度较低。其他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在部分患者中可发现红细胞及蛋白质增多。

鉴别

  1.尿崩症 又称垂体性尿崩症,是垂体后叶分泌ADH缺乏,其发病原因不明。临床特征为烦渴、多饮、多尿(日尿量可达5~10L)、尿相对密度低(1.001~1.005)、尿渗透压低(50~200mmol/L)。临床上又分为特发性尿崩症和继发性尿崩症,后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的肿瘤,脑部创伤、手术、炎症引起,当病变累及下丘脑口渴中枢而丧失口渴感时,往往因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而致严重脱水,甚至死亡。当怀疑尿崩症时应做禁饮加压素试验及血浆ADH测定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应做头颅CT和X线检查以排除垂体肿瘤。

  2.肾性尿崩症 为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尿崩症相似。患者多为男孩,出生后数月发病。此病注射加压素后尿量不减,尿比重亦不增加,血浆ADH浓度明显升高,可与垂体性尿崩症相鉴别

  3.间质性肾炎及肾浓缩功能严重障碍 引起的病因众多,除肾盂肾炎外,药物(锂盐、地美环素等)、低钾、高钙、尿路梗阻、痛风等都可引起本病。表现高钠血症,多尿,脱水。根据病史,肾功能检查及血清电解质测定可鉴别诊断。

  4.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多见于老年患者,发病前有轻度糖尿病甚至不知有糖尿病,常因感染,应用利尿剂或糖皮质激素等诱发。临床表现除有高钠血症、脱水外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不清,嗜睡、偏瘫、失语、抽搐等,易与脑血管意外相混淆。本症应与渗透性利尿剂所致的高钠血症鉴别。

  5.特发性高钠血症 病因不明,临床少见。其诊断标准为:①持续性高钠血症;②无明显脱水和口渴感;③禁饮时尿液变为高渗,说明机体仍有分泌ADH的能力;④肾小管对ADH仍有反应,应用加压素时可致水潴留。有人认为本病为ADH释放“阈值升高”征症候群。

  此外,还应与原发性醛固酮症、皮质醇增多症等内分泌性疾患相鉴别。

并发症

并发高血压、心力衰竭或肺水肿、惊厥、昏迷等。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高血压的危害性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的情况。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之外,同时还根据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同时合并的其他疾病进行危险分层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该病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预防

  补液时,还应注意补钾和尿量,对于有心脏疾病者,应特别谨慎以防心力衰竭。

2.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

3.适当控制钠和水的摄入,使血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

治疗

  (一)治疗

  1.病因治疗 病因明确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制止水分继续丢失。

  2.补充水分 能口服补充者,尽量口服补充;静脉补充常需低张液体。单纯性脱水者,可用5%葡萄糖水,必要时加小量胰岛素;合并失盐者,可补3/4总补液量的5%葡萄糖水和1/4的生理盐水;合并低血压者,宜先补充生理盐水,以改善组织灌注。血钠降低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脑水肿,通常血钠下降每小时不应快于2mmol/L,以在48h将血钠降到接近正常水平为宜。

  (二)预后

  取决于原发病因,如糖尿病高渗昏迷病死率高。

饮食

  老年人高钠血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适当控制钠和水的摄入,使血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  高钠血症食疗   米汤   制作方法:先煮沸一升开水,然后倒入一碗米,再煮沸5~10分钟,直至水变为稀糊状。将煮好的米汤倒入容器内,加入一汤匙的糖。待凉至室温时即可。   高钠血症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应多喝水;   2、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的吃些,苹果,桃子。   高钠血症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不宜吃过咸的食品。   2、不要吃过于辣的食物,以后少吸烟,喝酒。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