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脱水

脱水

就诊科室:
中医综合科中西医结合科急诊科普通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症状

  常见症状:头晕、皮肤起皱、恶心、口渴

检查

  检查项目: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压检查、出凝血时间

鉴别

  临床上,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不难作出脱水的诊断,脱水的诊断做出后,根据血清钠浓度,可确定是哪种类型的脱水。

①轻度脱水:患儿有3~5%体重或相当于30~50ml/kg体液的减少。临床表现为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体检时见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和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口唇粘膜略干,尿量稍减少。 ②中度脱水:患儿有5~10%的体重减少或相当于体液丢50~lOOml/kg。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

③重度脱水:患儿有10%以上的体重减少或相当于体液丢失100~120ml/kg。临床表现为患儿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凹陷,眼闭不合,两眼凝视,哭时无泪;口唇粘膜极干燥。因血容量明显减少可出现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尿极少甚至无尿。

并发症

  低渗性脱水严重时可出现脑水肿,脑细胞水肿时可出现嗜睡或昏迷

(一) 酸中毒

β-羟丁酸、乙酰乙酸以及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增加,循环衰竭、肾脏排出酸性代谢产物减少导致酸中毒。酸中毒可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分解增加,钾从细胞内逸出;抑制组织氧利用和能量代谢。严重酸中毒使微循环功能恶化,降低心肌收缩力,导致低体温和低血压。当血pH降至7.2以下时,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低至7.1~7.0时,可抑制呼吸中枢和中枢神经功能、诱发心律失常。

(二)严重失水

严重高血糖、高血酮和各种酸性代谢产物引起渗透压性利尿,大量酮体从肺排出又带走大量水分,厌食、恶心、呕吐使水分人量减少,从而引起细胞外失水;血浆渗透压增加,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内失水。

(三)电解质平衡紊乱

渗透性利尿同时使钠、钾、氯、磷酸根等大量丢失,厌食、恶心、呕吐使电解质摄入减少,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胰岛素作用不足,物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钾离子(K+)从细胞内逸出导致细胞内失钾。由于血液浓缩、肾功能减退时钾滞留以及钾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因此血钾浓度可正常甚或增高,掩盖体内严重缺钾。随着治疗过程中补充血容量(稀释作用),尿量增加,钾排出增加,以及纠正酸中毒及应用胰岛素使钾转入细胞内,可发生严重低血钾,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发症。

  1.等渗性脱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时,禁单纯补液。

  2.低渗性脱水禁忌早期补充5%或10%的葡萄糖溶液。

  3.高渗性脱水出现严重高钠血症时,禁忌快速输入高渗糖水,以免加重脑水肿。

4. 注意心理平衡,避免精神、情绪过分激动。

5. 防止各种感染,保持体力,避免疲劳。

饮食

  1、脱水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多喝开水。宜钙质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奶酪、酸奶、豆制品;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多吃蔬菜、核果、种子、谷类等有益的食物。雪梨、荸荠、西瓜、冬瓜、绿豆、香菇、银耳等甘寒清淡的食物。新鲜瓜果汁:西瓜汁、梨汁等。

  2、脱水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要吃过于辣的食物,以后少吸烟,喝酒。少食油腻、煎炸食物。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