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小儿动力性肠梗阻
小儿动力性肠梗阻

小儿动力性肠梗阻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动力性肠梗阻系因肠管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肠管蠕动功能紊乱而产生的肠梗阻,也称之为麻痹性肠梗阻或假性肠梗阻,小儿发病率较成人高。因机械性肠梗阻与动力性肠梗阻处理原则上有很大区别,故须掌握小儿动力性肠梗阻的基本特点,以得到早期正确的处理。

症状

  常见症状:脐周剧烈疼痛、阵发性或者持续性、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

检查

  检查项目:腹部平片、钡剂灌肠

并发症

  (1) 肠膨胀:肠梗阻发生后,肠腔内因大量气体不能排出而积聚,导致肠膨胀。气体的来源主要(约70%)是病人消化道进入的空气。肠膨胀引起肠腔内压增高,肠壁变薄,肠壁血循环受到严重障碍。此外,肠腔膨胀时腹压增高,横膈上升,腹式呼吸减弱,可影响患儿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2) 体液、电解质丧失和酸碱平衡紊乱:肠梗阻时由于频繁呕吐,体液和电解质严重丧失。

治疗

  (一)治疗若为继发性应针对原发病给以治疗。一般均采用非手术疗法如禁食、胃肠减压、针刺足三里、合谷、灸中脘、关元穴,肾囊封闭可以预防严重腹胀。肯定无机械性肠梗阻时,可应用大量新斯的明(0.045~0.060mg/kg)促进肠蠕动。肛管排气,小量2%肥皂水或小量3%盐水灌肠等刺激结肠活动,也有助于减轻腹胀。静脉营养对各类动力性肠梗阻病儿非常重要。如怀疑腹腔内有外科情况,或经非手术疗法腹胀仍不改善,并且结肠已完全空瘪时,则应考虑剖腹探查。根据患儿情况及手术当时所见,给以腹腔引流、肠系膜封闭或肠减压、肠造瘘术。营养支持的目的是使患儿能够正常发育,减少并发症,尽可能的缓解症状。假性肠梗阻的患儿胃肠道运动可以随营养状况的好转而改善,随着营养不良的发展而恶化。某些患儿需部分或全部胃肠外营养。

(二)预后一般正常腹部手术后的肠麻痹,经过禁食、减压等正确处理,多能于短时间内恢复。中毒性肠麻痹常为原发病临终期表现的一部分,故预后不良。对原发性假性肠梗阻,自生后即出现症状者,由于营养难以维持,多不能长大成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