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性病科血液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小儿时期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小儿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小儿机体淋巴系统引起的传染病。AIDS为目前人类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病因

  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HIV属人类反转录病毒中慢病毒亚科,是一种典型的C型RNA病毒,内含一条单链核糖核酸(ssRNA)。

症状

  常见症状:生长缓慢、肝脾肿大、发烧、淋巴结肿大、步态不稳、麻痹、脑膜炎、败血症、智力减低、共济失调、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脾肿大

  小儿感染HIV后,约经过5年左右的潜伏期才出现症状,绝大多数宫内HIV感染的婴儿在出生时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正常。15%~25%围生期HIV感染的婴儿在生后数月发病,以后每年约以10%的比例增加。发病后1~5年内死亡,少数病儿可存活9年或更长。故小儿艾滋病的临床经过较成人艾滋病更为凶险。在确诊艾滋病之前,患儿常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包括轻度生长迟缓,肝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间歇发热,非特异性间歇性腹泻和慢性皮肤感染等,易与儿科其他疾病混淆而延误诊断。故应提高警惕,详细询问病史,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考虑HIV感染的可能。

检查

  检查项目:特异性抗体检测、免疫学检查、X线胸片、B超、CT、心电图

  1.病因学检查

  (1)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HI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现症患者的诊断。但由于早期感染血清抗体出现较迟,一般在感染后22~27天才能检出,因此抗体阴性不能排除HIV早期感染,应在2~4周后复查。应注意,18个月以下婴儿可存在来自母体的被动抗体。

  ①筛选试验:采用ELISA或免疫荧光试验检查血清HIV抗体,阳性者应做验证试验,以排除假阳性反应。

  ②验证试验: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查血清抗gp120、抗gp41和抗gp24。阳性可以确立HIV感染的诊断。

  (2)抗原检查:检查血清中p24抗原,其出现早于血清抗体,因此可用于早期诊断。

  (3)HIV核酸检查:用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IV RNA,其阳性结果常较p24抗原检测早3~5天,较抗体检测早1~3周,并可定量检测。所以是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和抗病毒药物疗效的理想指标。该方法很敏感,应注意避免标本间交叉污染所造成的假阳性。 用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检查组织或细胞内的HIV 核酸。但并非常规诊断方法。

  2.免疫学检查 可了解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对疾病的分期、预后及治疗甚为重要。

  (1)血细胞检查:包括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计数减少等。

  (2)淋巴细胞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正常CD4 T细胞/CD8 T细胞比值为1.5~2.0,AIDS时低于1.0。此外,CD4 T细胞绝对计数有助于疾病的分期和判断疗效。

  (3)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HIV感染者低下或阴性。

  (4)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复合物及自身抗体等。

  3.免疫状况分类 各年龄小儿CD4 T淋巴细胞正常值存在差异,在判别T淋巴细胞受抑制时应注意年龄特点。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以周围血中CD4 T淋巴细胞绝对值或CD4 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率示来表示病人的免疫状况,做以下分类(表2)。

  常规做X线胸片、B超、CT、心电图等检查。

鉴别

  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相鉴别,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等可助诊断。

并发症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主要指AIDS脑病,小儿AIDS患者发生率较高。在围生期HIV感染儿中发生率约为23%,其发作常伴免疫缺陷的恶化。最严重的临床经过为亚急性脑病,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周至数月死亡。其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脑萎缩。

  2.其他并发症状 消化系统常见消耗综合征。有资料表明,约0.5%的小儿AIDS发生恶性肿瘤,常见肿瘤类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Kaposi肉瘤、B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肝母细胞瘤等。小儿AIDS的心血管并发症近年已引起重视。伴随CD4 T淋巴细胞减少,可见渐进性左室功能障碍。机会感染(隐球菌病和曲菌病)和恶性肿瘤(Kaposi肉瘤)均可引起儿童和成人AIDS的心脏疾患。临床上可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传导紊乱和猝死等。亦可出现肾炎和肾病表现。HIV感染儿童的血液系统异常,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尚有生长迟缓,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腹泻和慢性皮肤感染, 可发生严重败血症、机会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脑膜炎、泌尿系感染、蜂窝组织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各脏器阿米巴病、结核菌感染、EB病毒感染、利斯特菌感染等。

预防

  能预防HIV感染的疫苗称预防性疫苗,而能阻止感染后进展成AIDS的疫苗称治疗性疫苗。至今尚无有明确应用前景的HIV疫苗可供广泛使用。疫苗研制中的主要困难在于对HIV致病机制和宿主对HIV的免疫应答了解仍不够。另一重要障碍是HIV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在HIV感染者中,HIV-1的突变率为每年0.1%~1%。这就意味着,每个HIV(+)者体内不是只有一株病毒,而是有一群HIV变异株。每一变种的致病性、生长速度和传播特性均各异。HIV的遗传变异将影响其致病机制。 一个好的预防性疫苗应是很小的剂量就能诱导出长期稳定的、全身和黏膜的保护性免疫,并对世界上流行的抗原性不同的HIV株均有保护作用。它必须有效、安全、稳定、易保存,使用简便和价廉。

治疗

  HIV感染与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复杂,迄今尚无特效疗法,疫苗仍处在研制阶段,故临床治疗甚为困难。目前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提高免疫功能治疗、抗感染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等。

  1.抗病毒治疗

  (1)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为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未成熟儿1.5mg/kg,每12小时1次,疗程2周;以后2mg/kg,每 6小时1次。新生儿2mg/kg口服,1.5mg/k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儿童90~180mg/m2口服,每6~8小时1次(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合用时可为180mg/m2,每12小时1次);或120mg/m2间隔性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或每小时20mg/m2持续静脉滴注。青春期患儿的剂量为200mg,3次/d,或300mg,2次/d。

  齐多夫定(AZT)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包括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常有头痛。不常见的副作用为肌病、肌炎和肝毒性。肾功能减退者,应减少剂量;严重而持久的粒细胞减少症和贫血时,应暂时停药,待骨髓功能恢复再重新开始给药。也可减少齐多夫定(AZT)剂量和合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

  (2)奈韦拉平(Nevirapine):为非核苷酸转录酶抑制剂。新生儿 5mg/kg,1次/d,14天后改为120mg/m2,每12小时1次,使用14天后以200mg/m2,12小时1次维持。儿童120~200mg /m2,12小时1次(开始剂量为120mg/m2,逐渐增加到足量)。青春期200mg,每12小时1次(开始剂量为100mg,12小时1次,共14 天,以后逐渐增加到足量)。

  奈韦拉平(NVP)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可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大疱性渗出性红斑,应即刻停药。其他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腹泻和恶心。偶尔发生肝炎和肝功能损害。奈韦拉平(NVP)诱导肝脏细胞色素P450 3A(CYP3A),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反应,应予以重视。这些药物包括利福平和利福布汀,口服避孕药、安眠药、口服抗凝剂、地高辛、苯妥英钠和茶碱。

  (3)利托那韦(Ritonavir) 为蛋白酶抑制剂:儿童剂量开始为250mg/m2,每12小时1次,逐渐增加到350~400mg/m2,每12小时1次。青春期开始为300mg,2次 /d,逐渐增加到600mg,2次/d。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厌食和腹痛。偶有口周感觉异常和肝酶增高,以及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高、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等。该药的代谢主要受肝脏细胞色素p450 A3(CYP3A)的影响,不能与抗组胺类,阿普唑仑、咪达唑仑和三唑仑等安眠药,钙离子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麦角碱衍生物、苯丙胺、西沙必利、华法林、利福平类和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合用。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开始剂量宜小,在5天内逐渐增加到足量。

  抗病毒治疗的指征:

  ①有HIV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临床表现期A、B或C。

  ②CD4 T淋巴细胞绝对数或百分率下降,达到中度或严重免疫抑制。

  ③年龄在1岁以内的患儿,无论其临床免疫学和病毒负荷状况。

  ④年龄大于1岁患儿无临床症状者,应严密观察未开始治疗的病例其临床、免疫学和病毒负荷状况,一旦发现以下情况即开始治疗:HIV RVA复制物数量极高或进行性增高;CD4 T淋巴细胞绝对数或百分率很快下降,达到中度免疫抑制,出现临床症状。

  2.免疫学治疗

  (1)阿地白介素(IL-2):300万~1800万U/d、静脉或皮下注射,5天为一疗程;休息至少8周后开始下一疗程。应监测血浆病毒负荷,控制在50复制物/µl以下。

  (2)IL-12:IL-12是另一个有治疗价值的细胞因子,体外实验表明IL-12能增强免疫细胞杀伤被HIV感染细胞的能力。

  3.支持治疗 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可减少AIDS患儿合并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预防弓形体感染无效,也不能延长患儿的生命。每月定期使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的指征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抗体反应低下和适当的抗微生物不能控制的反复感染。

  4.抗感染治疗 AIDS患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极易病原微生物感染及机会感染。应根据临床病原的种类,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及必要的预防治疗。如针对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细菌感染疾病,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针对结核病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时间应适当延长,不得少于12个月。有结核接触史或PPD皮肤试验强阳性的HIV感染儿童,应用异烟肼预防性治疗9~12个月。卡氏肺囊虫肺炎是AIDS常见的机会感染,如果CD4 T细胞计数1~5岁

饮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宜多吃苹果、黑莓、蓝莓、椰子、越橘、接骨木果、葡萄、葡萄柚、柠檬、酸橙、波萝、石榴等水果。

  2、高能量、高蛋白饮食。有益的高蛋白质食物有:鱼虾类,如海水鱼、虾、墨鱼、贝、蟹等;家禽类,如鸡肉、鸽肉、兔肉;牛奶及乳制品,如优质奶酪;蛋类,如鸡蛋、鸭蛋;豆类,如豆腐、豆浆或其他豆制品;其他肉类。高蛋白质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如果身体不适,请与医生和营养师取得联系,以便对饮食作适当调整。

  3、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富含胡萝卜素(如菠菜、芥蓝、番薯、南瓜、胡萝卜)、维生素C(如青椒、橘子、绿菜花、菠菜)、维生素E(如榛子、松子、开心果、大杏仁)及含锌(如牡蛎、贝类、谷类)的食物。

  4、少量多餐、定时进餐。一次进食量过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损伤脾胃,对病情不利;进食过少又会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营养更加匮乏。所以,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应少食多餐,一般以一日五、六餐为宜。

  5、食物多样化 每一顿饭,尽量多吃几种食物,要学会计划一个包含五类食物的饮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应尽量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少吃甜食。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