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苔藓(lichen nitidus)为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帽针头大小具有光泽的小丘疹,多数聚集,但不融合,好发于阴茎、腹股沟及下腹部等处。本病好发于中年男性,有报告发生于儿童者不在少数。组织学有特征性,预后良好。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明确。以往认为与结核有关。有学者根据某些光泽苔藓与扁平苔藓同时存在,部分扁平苔藓的散在性小丘疹与光泽苔藓的丘疹不易区分,认为光泽苔藓是扁平苔藓的一个变异。但根据两者的临床和皮肤免疫病理不同及组织学有各自的特点,它们仍应为独立的疾病。另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由变应原或感染引起的反应,也有人认为是独立的炎性肉芽肿,但均未确证。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清楚,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由变应原或感染引起的反应,也有人认为是独立的炎性肉芽肿。
常见症状:皮肤瘙痒、起包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检查项目:组织切片检查、血液检查
1.扁平苔藓 两者常合并发生,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鉴别点见表1。
2.结核性苔藓 主要发于躯干,为圆锥形小丘疹,多与毛囊一致,簇集成片,体内常可查见结核灶,组织病理象有结核样灶状浸润,但无毛细血管扩张,基底层无变化。
3.毛发苔藓 多发生于四肢伸侧,丘疹与毛囊一致,表面有角化鳞屑,其下常有卷曲毳毛。
(一)治疗
本病有自愈倾向,一般无需治疗。可酌情服用维生素A、D,或试用异烟肼,或注射铋剂,亦可促其早期消退。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霜,或间苯二酚(雷琐辛)软膏、5%水杨酸软膏有帮助。对少数孤立损害或时久不退者,可考虑电灼、冷冻。可服除湿丸及散结灵。
(二)预后
预后良好。病程由急性开始,经过徐缓,逐渐增多,可自行消退,但易复发。
1、三皮液:用黑豆皮150克、蚕豆皮150克、扁豆皮100克。加水2000—3000毫升,煎沸15—30分钟离火,待温后用软毛巾浸液湿敷患处,1日1—2次,每煎1次,可使用2天。
2、醋浸荸荠膏:鲜荸荠10个,陈醋75克。将荸荠削皮、切成薄片,浸入醋中,放在锅内慢火熬,待醋干后,将荸荠捣成糊状备用。上药后用纸盖好,再以绷带绑好,1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