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气管前间隙感染
气管前间隙感染

气管前间隙感染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呼吸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之间,向下可达上纵隔。临床感染少见,主要继发于喉咽、食管的损伤和甲状腺炎症。初起因喉头轻度水肿而声嘶,程度加重时则可有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等。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辅助局部物理治疗有助于炎症控制。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病因

  1.外伤 包括异物、鱼肉骨和内腔镜检查时器械损伤等所致喉咽部或颈段食管前壁穿破。

  2.甲状腺炎症的直接蔓延 较少见,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可发生甲状腺脓肿和气管前脓肿。但在抗生素广泛应用以后,由甲状腺炎症所引起者已属罕见。

 

症状

  常见症状:喉头水肿、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乏力、肺部感染、水肿、咽喉部充血、疼痛

  喉咽部及喉部炎症水肿所引起的症状,当视其部位及程度不同而异。最初,患者因轻度喉头水肿而出现声嘶、发声不清或呈喉音(这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炎症水肿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重,则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颈部检查可发现患侧颈上部前方舌骨区及其附近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压痛或出现炎性肿块。如为器械损伤所引起,常可发现颈前有积气征象。如出现凹陷性水肿,应警惕有脓肿形成,但很少出现波动感。

  患者可有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

  1.病史 有喉咽部外伤史或甲状腺炎病史。

  2.临床表现 喉咽部充血、肿胀、疼痛和触痛,声嘶。有全身中毒症状。

  3.喉镜检查符合气管前间隙感染表现。

检查

  检查项目:血常规

  1.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示白细胞计数增高。

  2.其他辅助检查

  喉镜检查,可见患侧喉咽、喉部充血、水肿,可累及会厌、杓状软骨区等部位,最后累及室带喉室和声带。

鉴别

  可结合喉镜和颈部检查进行鉴别。可发现患侧颈上部前方舌骨区及其附近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压痛或出现炎性肿块。如为器械损伤所引起,常可发现颈前有积气征象。如出现凹陷性水肿,应警惕有脓肿形成,但很少出现波动感。

并发症

  纵隔感染在临床上是一种不十分确切的诊断少数病例由急性纵隔感染治疗后转变而来。原发性纵隔感染因真菌、组织浆细胞病嗾线菌病、结核等病因所造成。纵隔淋巴结核曾被认为是一种特定病因,临床上出现淋巴结肿大,在急性炎症消退之后,淋巴结纤维化,收缩而转为慢性感染状态。所谓原发性纵隔纤维组织感染,常指原因不明之非特异性、弥漫致密性结缔组织纤维化之过程,亦名特发纤维性纵隔感染(idiopathic fibrosingmediastinitis)。它可侵犯整个纵隔或纵隔某一部分。纵隔纤维组织引起气管狭窄是淋巴管感染的证据之一。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天。(一)寒战、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二)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保(三)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

治疗

  1.基本原则 注射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理疗及对症治疗。

  2.切开引流 如有明显呼吸困难,或颈部一侧出现炎性肿块或凹陷性水肿,应及时进行引流手术。脓肿局限肿胀明显者,可在局麻下直接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如感染广泛或未局限,则需行Dean手术:自患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开始,向内侧在水肿、压痛最明显处作一横形切口(或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一斜形切口),依次切开颈部各层组织,分出颈总动脉鞘,连同胸锁乳突肌一并牵向侧方。寻找喉、气管、食管并牵向内侧,经穿刺证实脓肿后,用血管钳开放脓腔,排脓后,沿脏器轴向放置引流。 对因器械损伤,破口较大而有明显漏气者,应予禁食及行胃造口手术供给营养。

饮食

  宜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冬瓜等,这些食物清痰、去火又通便。多吃益肺化痰的食物如猪、牛、羊肺脏及枇杷、橘子、梨、百合、大枣、莲子、杏仁、核桃等。

  病重期宜少量多餐,给予营养充分、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水果汁等。

  忌海腥油腻食物如海虾、蟹、带鱼、黄鱼及肥肉等,容易多痰且会引发哮喘。

  辣椒、胡椒、蒜、葱、韭菜等辛辣之物,均能刺激呼吸道使症状加重。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