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性心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
劳累型心绞痛的症状在发作时,心绞痛患者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冷或出汗。血压可略增高或降低,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还可有交替脉或心前区抬举性搏动等体征。
(1)冠状动脉供血减少。1985年Maseri提出心绞痛的阈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的因素参与。动态心电图亦显示,诱发心肌缺血的阈值上午明显低于下午,与冠状动脉生理性收缩规律相吻合,进一步证明心肌供血减少确可导致心绞痛阈值下降:
(2)心肌缺血的叠加和缺血后效应。这一观点是北京阜外医院提出的。如临床上常见到的饱餐后或大便后易诱发心绞痛,与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心肌缺血有关。动物实验也证明,心肌暂时性缺血再灌注后发生微血管功能可逆性损伤使微血管的扩张功能受损。因此,心肌缺血发作后的一段时间内(此段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缺血的程度)运动耐量降低,心绞痛阈值下降。
常见症状:心前区疼痛、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出汗
劳累型心绞痛的症状在发作时,心绞痛患者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冷或出汗。血压可略增高或降低,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还可有交替脉或心前区抬举性搏动等体征。
检查项目:心电图、冠状动脉内超声
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者则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无改变的病人可考虑作负荷试验。发作不典型者,诊断要依靠观察硝酸甘油的疗效和发作时心电图的改变;如仍不能确诊,可多次复查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如心电图出现阳性变化或负荷试验诱致心绞痛发作时亦可确诊。诊断有困难者可作放射性核素检查或考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考虑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者则必需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可显示管壁的病变,对诊断可能更有帮助(图1A、B)。冠状动脉血管镜检查也可考虑。
心律失常常见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闭塞,心肌缺血及血流再灌注后形成复极不一致的折返和心肌电不稳定。
心肌梗死
由于心绞痛发作时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心肌血流中断,会导致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绞痛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
作息规则,劳逸结合
过度的劳累容易导致心绞痛,防止过度脑力紧张和重体力劳动,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初发或发作突然变为频繁而加重者,应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短期休息和疗养。预防心绞痛。
避免在日常生活中过快或突然用力的动作,如追赶公交车或在大风或在雪地上快步或长时间行走。在任何情况下有心绞痛的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预防心绞痛。
治疗合并疾病
高血压、感染、贫血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便秘等疾病都能增加心脏负担而使心绞痛加重,应予积极治疗。纠正低血压、休克;各种心律失常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需尽量设法纠正;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脂,从病因上防止发生冠心病,预防心绞痛。
⑴硝酸甘油可用0.3~0.6mg片剂(喷雾剂或胶囊剂),置于舌下含化,使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分钟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对约92%的病人有效,其中76%在3分钟内见效。延迟见效或完全无效时提示病人并非患冠心病或患严重的冠心病,也可能所含的药物已失效或未溶解,如属后者可嘱病人轻轻嚼碎之继续含化。长期反复应用可由于产生耐药性而效力减低,停用10天以上,可恢复有效。
⑵二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可用5~10mg,舌下含化,2~5分钟见效,作用维持2~3小时。或用喷雾剂喷入口腔,每次1.25mg,1分钟见效。
⑶亚硝酸异戊酯为极易气化的液体,盛于小安瓿内,每安瓿0.2ml,用时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盖于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约10~15秒内开始,几分钟即消失。本药作用与硝酸甘油相同,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更明显,宜慎用。同类制剂还有亚硝酸辛酯.
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可考虑用镇静药。
饮食方面须限制富含动物脂肪与胆固醇的食物,如避免饮食过度油腻、少吃动物内脏等;避免一餐过饱;吸烟可引起及加重冠心病,导致心绞痛,应坚决戒烟;限酒;避免大喜、大悲、高度紧张、抑郁、焦虑、发怒等不良的精神情绪刺激,预防心绞痛。
由于心绞痛常为一个慢性而需长期注意的病,因此患者要适当地了解疾病的性质,正确对待,消除不必要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培养乐观情绪。同时注意气候变化的防护,注意保暖,避免到严寒、酷热、大风的环境中生活及活动,预防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