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又名演员油彩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 in players),系指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工作者因使用油彩化妆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一)发病原因
油彩由颜料、基油、填充剂及香精4部分组成。这些成分中任何一种由于质量因素均可致本病。油彩的颜料中立索尔大红、银朱R、耐晒黄G均是致敏作用较泼尼偶氮类染料,后两者又是兼有光感作用和致敏作用的硝基偶氮类有机颜料。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颜料中的杂质及某些无机颜料(如氧化铁红)中的铅、香精、基油等也是致病物质。
除油彩本身外,打底油、眉笔、唇膏、定妆粉、卸妆油、粘胡胶(含松香、稀氨溶液)及鼻油灰(造型用)、卸妆用的肥皂、纸张的质量及卸妆方法、室外演出的风吹日晒、大气湿度等刺激对皮肤发生反应有一定影响。采用卤钨灯、氙灯,镝灯等新光源作舞台照明,其中的紫外线并未滤尽,而油彩中的某些颜料、香精多系具光感作用的有机物,在强灯光尤其是长波紫外线(UVA)作用下,常可导致光感性皮炎或色素沉着。自身过敏体质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
部分是由于颜料或其中杂质成分原发性刺激作用结果,另一部分病例则是由于有机颜料的致敏作用所引起,或两种作用同时存在。
常见症状:皮炎、丘疹、瘙痒、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痤疮样皮疹
多见于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等使用油彩化妆的文艺工作者。
皮损好发于颜面。依据皮损形态临床分四种类型:
1.瘙痒型 多见,应用油彩化妆后接触部位仅出现瘙痒,灼痛。但无皮疹出现。于卸妆后减轻或消失。
2.皮炎型 应用油彩化妆数十分钟后,化妆局部出现刺痒或蚁行感,稍后出现红斑、肿胀,边界不清,以眼周明显;重者可有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瘙痒难忍,伴灼痛。多见于青年演员。轻症者,停止接触油彩经1周左右自行消退,反复发生者,愈后部分出现色素沉着。
3.痤疮型 于前额、两颊及下颌部多发。皮损形态与寻常痤疮相似。与油彩中油基的化学刺激有关,停止接触油彩经1周左右逐渐消退。多发生在青年演员中。
4.色素沉着型 多见于皮炎反复发作、从艺较久的演员。好发于眼周、额、颊及耳前部皮肤。可见到限局性青褐、红褐、灰褐色色素沉着斑,消退缓慢。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的特征性即可诊断。可疑致病的油彩成分分别作皮肤斑贴试验可有助于寻找引起皮炎的原因。
检查项目:皮肤斑贴实验、皮肤试验、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皮肤真菌镜检、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
提高油彩质量,选用质量高、安全性好、低刺激性的油彩,是减少和防止油彩皮炎发生的根本措施。正确掌握油彩的使用方法,安全上妆、卸妆,避免各种不适当和不良刺激。加强个人保护,对反复发作和敏感体质者,上妆前涂一层适当的皮肤防护剂。
油彩皮炎饮食保健
患者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浓酒,浓茶。并且应该适量摄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产生热量帮助人们抵御寒气,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提高油彩质量,选用质量高、安全性好、低刺激性的油彩,是减少和防止油彩皮炎发生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