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颈椎骨折伴脱位的损伤
颈椎骨折伴脱位的损伤

颈椎骨折伴脱位的损伤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指椎体骨折与椎节脱位同时发生者,这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颈5~6及颈6~7三个颈椎节段,为颈椎损伤中的严重型。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屈曲、后伸、垂直压缩暴力均可致伤。

  (二)发病机制

  1.屈曲压缩暴力:即在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同时,后方小关节也出现脱位。当轴向屈曲与压缩相结合的载荷暴力作用于颈椎时,可导致颈椎多处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

  (1)椎体垂直劈裂(正位X线骨折):可能为轴向载荷作用于双侧Luschka关节所引起的骨折。

  (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主要因屈曲暴力所致,此时椎体向后移位。

  (3)椎体压缩及前移:即骨折的椎体在下位椎体之上向后移位。

  (4)椎体压缩及向后移位:此时双侧椎弓根或椎板骨折;单侧骨折者不及3%~5%。

  以上四种骨折是颈椎损伤中最不稳定的。其中,椎体向后移位者表明三柱损伤,有椎间盘、椎间韧带及前、后纵韧带的断裂。后部结构外观上似正常,但并不可靠。这种损伤可导致颈椎明显不稳,几乎无例外地发生完全性脊髓损伤。这种屈曲-压缩损伤多因跳水或潜泳所致。

  2.后伸压缩暴力 与前者相反,是后伸状态下的压缩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多节段双侧椎板骨折,而且常常为连续的多节椎板骨折,引起“创伤

  性椎板切除”。由于其向后位移,因而极少出现脊髓损伤。此时,如有前柱断裂及椎间分离(多见于老年人,常见于坠落伤后的颈6~7损伤)。

  3.垂直性暴力 在引起椎体爆裂骨折的同时,由于椎体高度的迅速丢失,小关节出现半脱位或交锁征。

  4.垂直+屈曲暴力 随着椎体楔形变的加剧,后方小关节亦随之变位,并可由半脱位发展到全脱位。

  本组病例的伤情多较严重,其病理解剖亦较为复杂,且每个病例均有差异,需逐例分析、观察。

症状

  常见症状:颈部疼痛、活动障碍、颈肌痉挛、颈部广泛压痛、局部症状严重、脊髓损伤除少数幸运者之外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瘫痪体征、而且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比例较高、

  1.颈椎损伤的一般症状多较严重。

  2.脊髓损伤 除个别椎管矢状径较宽的“幸运性损伤”外,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瘫痪征,且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比例较高。

  3.并发症 多因伤情严重,常因呼吸肌麻痹等而引起呼吸困难,并继发坠积性肺炎;也易发生褥疮等,应注意检查。

  1.外伤史 多系强烈外伤所致。

  2.临床表现 如前所述,其症状多较复杂、危重,应全面检查。

  3.影像学检查 骨折及脱位的判定主要依据X线平片及CT扫描;但对软组织损伤情况及脊髓状态的判定,仍以MR图像为清晰,应设法及早进行检查。

检查

  检查项目:CT、X线

  颈椎CT检查在颈椎退行性疾病及颈椎损伤等方面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高分辨的CT能清楚显示脊椎的形态、结构、椎间盘病变、韧带钙化及黄韧带肥厚,也能清楚显示颈神经根及脊髓的形态、结构。

  颈部活动度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伸颈试验出现下肢麻痛及脊柱牵涉性疼痛不适为阳性,多属颈椎病骨关节退变及黄韧带退变所致,骨关节方面属小关节的上关节突增生、滑移不稳,伸颈时还伴有头晕、耳鸣、颈背疼痛。黄韧带退变,可致增厚,弹性减低,伸颈时向椎管突入,压迫、刺激脊髓,发生下肢等症状。

  屈颈试验出现颈肩、手麻、一疼痛、头晕、耳鸣,为阳性。

  力米特氏征(Lhermitte)屈颈低头,出现沿肩背向下放射至腰腿麻木或疼痛为阳性。

  脊髓型颈椎病多见,头颈左、右旋转出现眩晕,多为上颈段病损,以寰枢异常或病损多见。

预防

  1.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侧卧时双腿之间置软枕防止互相挤压,保持床铺整洁,干燥,臀部置气圈保护皮肤,骨突出及受压部位用乙醇按摩促进血循环;早期每2h,晚期每4h翻身一次,防止褥疮。

  2.留置导尿,早期持续开放导尿管,5~7d后每4~6h开放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时宜间歇2~4h后再插入新导尿管,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经导尿管冲洗膀胱1~2/h,定期送尿常规检查或尿培养,如有尿路感染应给适当抗生素治疗,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尽早拔除导尿管。

  3.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服缓泻剂或灌肠1/2d,大便硬结者如以上处理无效,应用器械或手指掏出粪块。

  4.高位截瘫者应注意防止肺部并发症,对痰多咳不出,呼吸道不易保持通畅者,应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因患者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夏季应防暑,冬季应保暖。

  5.双下肢经常作被动运动及肌肉按摩,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促使早日在床上坐起和离床活动。

  6.离床时可使用轮椅,截瘫车或在拐杖及支架保护下练习行走。

  7.对手术后患者,按手术方式,部位不同作相应处理,行牵引者,按有关牵引常规护理。

治疗

  (一)治疗

  除一般非手术疗法及脱水疗法外,尚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的通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颈5椎节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更应注意,宜及早行气管切开。

  2.恢复椎管形态及椎节稳定 通过非手术或手术方法首先恢复椎管的列线,如此方可消除对脊髓的压迫。与此同时还应设法保证受损椎节的稳定,以防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除用牵引疗法使颈椎制动外,还可酌情采取前路或后路手术疗法。

  3.切除椎管内致压物 凡经CT或MRI等检查已明确位于椎管内有致压物时,均应设法及早切除,并同时行内固定术。一般多选择颈前路手术。对个别病情严重者,也需同时予以颈后路固定术。对全身情况不佳者则可暂缓施术。

  4.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在减压的基础上,尽快地消除脊髓水肿及创伤反应,给予神经营养剂及改善血循环的药物。对脊髓完全性损伤者,应着眼于手部功能的恢复与重建,包括根性减压(伤者必须有腕部功能保存)及肌腱转移性手术等。

  5.后期病例 对不全性瘫痪者,主要是切除妨碍脊髓功能进一步恢复的致压物及功能重建;而对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则以椎节稳定、预防并发症及康复为主。

  (二)预后

  此型骨折脱位为下颈椎损伤中最严重者,因其脊髓损伤的发生率高,且较严重,因此预后差;但对不伴有脊髓损伤的“幸运性损伤”者例外。

饮食

  早期应该吃一些活血化瘀、行气消散的食物,比如蔬菜、豆制品、鱼汤、蛋类等。

  中期可以吃一些帮助和营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续筋的食物,如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等。

  后期可多吃一些补益肝肾、补气养血、舒筋活络的食物,可以帮助骨痂生成,比如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等。

  2、颈椎骨折伴脱位的损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盲目补充钙质。

  忌不易消化食物。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