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尾蚴病是由牛带绦虫的幼虫-牛囊尾蚴寄生于牛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本病世界性流行,特别是在有吃生牛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流行。
是因为猪肉绦虫的幼虫寄居于皮下组织内所引起。
(二)发病机制
人食用未煮熟的囊虫寄生的猪肉或被虫卵污染的生水或食物、蔬菜,在胃肠道内孵化成为六钩蚴,经淋巴或血行播散全身,发育成囊虫,形成本病。包囊发生于皮下组织时主要表现为结节,发生于四肢深部组织和肌肉者,可引起该患肢呈象皮样肿大。
常见症状:豌豆至粟子呈圆形或卵圆形状结节、囊肿
检查项目:嗜酸性粒细胞数、补体结合试验、沉淀反应、活组织检查
1.不需要在短期内反复用杀虫药物,常见到有患者两个量程间隔只有10~14天,由于虫体死亡后病灶不会马上消失,疗效如何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
2.该病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3.到餐馆就餐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地方。
4.有绦虫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因为猪带绦虫病不但关乎自己的健康,还会导致其它人被感染。
(一)治疗
包囊数目少者可行手术摘除,摘除时,包囊应完整不使破裂,或于包囊内注酒精或盐酸依米丁(土根碱)。吡喹酮20mg/㎏,每天3次,共2~3天。
(二)预后
发生于四肢深部组织和肌肉者,可引起该患肢呈象皮样肿大。还可侵犯四肢屈侧、颈部、乳房及阴部。眼、脑及心、肝、肺等内脏均可被累及。
1、积极普查猪带绦虫病患者,对患者进行驱虫。
2、搞好城乡肉品卫生检验工作,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处理有病猪肉,严禁未经检验的猪肉供应市场或自行处理。
3、管好厕所,管好猪,防止猪吃病人粪便。做到人有厕所猪有圈,不使用连茅圈。
4、改变饮食习惯,人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
5、凡屠宰猪、羊、牛的场地,不许狗进入。猪场不要养狗。对家狗要定期驱虫,对患病狗,应尽快宰杀,消灭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