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虚不敛:脾胃素虚,或过食生冷,或虫积为患,损伤脾胃,以致脾气亏虚,经行则脾气益虚,因气虚失摄,而口中流涎。 (2)脾虚肝郁:脾气本虚,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以致肝脾不和,水湿留滞中焦,经行脾气益虚之时,上泛而流涎。 (3)脾胃热蒸:中焦素有蕴热,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经行时阳明经气旺盛,迫使湿热之邪上灼廉泉,津液外溢而流涎。
常见症状:肝气郁结、流涎
检查项目:疥螨检查、皮肤真菌镜检、皮肤斑贴实验、皮肤点刺试验、皮肤划痕试验、皮肤病的物理检查、尿常规、血常规
①白术15克,白糖适量。加水适量,上笼蒸20分钟后去渣服用(适用于脾虚者)。
②益智仁、黄芪各30克,生鸡1只。煮熟后服用。
③益智仁10克,党参12克,代茶饮(上方适用于脾肾不足者)。
④五味子10克,黄连6克,白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胃热者)。
(1)中成药
①逍遥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者)。
②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2次。
③香砂养胃丸,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脾虚失敛者)。
④藿香正气水,每服10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湿浊盛者)。
(2)简便验方
①益智仁,党参各12克,白术、五味子各10克,干姜6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虚者)。
②黄连、佩兰、黄芩各10克,大黄6克,藿香12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胃蕴热者)。
③五倍子12克,麦芽10克。水煎服(适用于各种证型患者)。
经行流涎中医辩证多属于脾虚和脾胃有热导致的。所以在饮食保健方面主要是用一些健脾补气的药物或食物进行调理。常用的如黄芪、山药、薏米、益智仁等。
饮食疗法
①白术15克,白糖适量。加水适量,上笼蒸20分钟后去渣服用(适用于脾虚者)。
②益智仁、黄芪各30克,生鸡1只。煮熟后服用。
③益智仁10克,党参12克,代茶饮(上方适用于脾肾不足者)。
④五味子10克,黄连6克,白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胃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