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老年人甲状腺癌
老年人甲状腺癌

老年人甲状腺癌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放疗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甲状腺癌的预后比较好,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在青壮年,老年患甲状腺癌少见,且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病因

  甲状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据统计资料表明:甲状腺癌可能与放射线有一定关系,与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异变有关,极少数与家族的遗传性有关如甲状腺髓腺癌。甲状腺癌绝大部分是来自滤泡上皮,少数来自滤泡旁细胞,极少数来自甲状腺的间质。

症状

  常见症状:颈部单个或多个质硬大小不一无痛性肿块、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颈部甲状腺无痛性肿块,单个或多个质硬大小不一近期生长迅速伴有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活动差,或在颈侧旁能及肿大的淋巴结,青壮年女性、老年男性患者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此病。

检查

  检查项目:浅表器官彩超、甲功、细胞学检查、CT、MRI、ECT、血象

  细胞学检查:简便、准确率高。

  1.超声检查 B超高频探头检查,是安全方便、应用广泛的检查方法。

  2.CT和MRI 不但能查甲状腺肿瘤的大小,还能了解浸润周围组织的情况、肿块与喉结、食管、气管的关系、淋巴结有无转移。图像清楚、准确率高。

  3.放射性核素E(ECT)检查 此项检查已成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通常用131Ⅰ和99mTc(高锝)。其凉结节和冷结节可疑为甲状腺癌。

  由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复杂,生物学特性各异,有时甲状腺癌也难确诊,在手术中应做冷冻快速切片检查方能确诊。

鉴别

  颈部甲状腺的肿块,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仅10%左右病人是甲状腺癌,多为青壮年妇女。主要应鉴别的良性甲状腺疾患如下:

  1.甲状腺肿 缺碘性甲状腺肿大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质软、全身乏力、水肿等。

  2.甲状腺囊肿 常为单个质软囊性小肿块,随吞咽活动良好,无其他伴随症状。

  3.甲状腺功能亢进 多见于35岁左右妇女,伴有亢进症状,多食、消瘦、突眼,出汗多,腺搏心率快,血压升高,月经不调,甲状腺弥漫性增大,无孤立性结节。

  4.亚急性甲状腺炎 多因一次变态性反应或感染性疾病后发生,甲状腺增大较均匀,无伴随症状。

  5.甲状腺瘤 多为单个的,大小不一,界限清楚,随吞咽活动好,肿瘤光滑,质韧,无浸润症状。但是,若甲状腺肿块在近期增大迅速时,应提高警惕,是否有恶变趋向,早期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肺转移和骨转移等。

预防

  目前对甲状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像对其他癌发病一样,故尚不能很好预防其发病。但应避免或少接触放射线损伤,正常补碘,改善环境污染,少食致甲状腺肿大物质。有家族遗传倾向者在未来应进行基因治疗,早期诊断甲状腺癌,早期彻底治疗,以防恶化与转移,尽量防止病毒感染,及时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

由于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不同,生物学特性不同,预后有很大的差异。目前诸家对甲腺癌的治疗比较统一,具体方法如下:

  1.对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主张做甲状腺全叶切除,能做颈部患侧清扫时,尽量做清扫术,保留甲状旁腺。对于髓样癌也应当做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2.对于未分化癌患者,不应手术,采用放射治疗和化疗为宜。

  3.对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手术中颈部清扫未做或不满意时,也可考虑术后放疗。

  4.由于甲状腺全叶切除后,甲状腺失去功能,造成TSH升高者,应采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饮食

  老年人甲状腺癌饮食保健应注意总热量要够,营养要平衡,食物结构要合理。

  病人每日从食物摄入的总热量一般尽可能争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为癌症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高,合成代谢功能减低,营养处于入不敷出的负氮平衡状态,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摄入蛋白质应达到1.5克体重以上,而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

  根据病人的需要,各营养素要相对应的适量,齐全,除充足优质的蛋白质摄入外,一般应以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这些可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获得。

没有更多了~